01
“黄河第一跨”成功首吊!
黄河奔流,砥砺奋进。在黄河入海口东营,迎来了“黄河第一跨”东营黄河公铁大桥的重要进展。
5月25日,随着E0-E1右幅下弦杆精准落位,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首段钢桁梁成功吊装,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安装架设阶段。
东营黄河公铁大桥,采用双塔五跨式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结构,全长2230.4米,主桥主跨600米,是万里黄河之上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桥梁,被誉为“黄河第一跨”。该桥采取“公路在上、铁路在下”的公铁联建模式,主桁采用N形桁式。中铁山桥负责40个节间的制造预拼、涂装、运输、安装等全部任务。
制造过程中,企业依托东营黄河大桥,投入全自动板材数字化下料板单元及主桁杆件数字化焊接等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设备,实施数字化车间建设,打造钢桁梁数字化制造新模式,全面提升钢桁梁制造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受运输条件及场地空间影响,桥面板组拼及桁梁杆件拼接板安装,需要在568#柱墩北侧总拼场进行,然后用运梁平车运至桥位。吊装前,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不断优化吊装方案,并对吊装架设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高质量完成了首节段钢桁梁吊装。
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是津潍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津潍高铁是国家干线高铁网“八纵八横”沿海通道和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全面结束东营、滨州两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对于加强山东与京津冀及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以及国家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02
新新高速重大节点工程赤木特大桥即将贯通
近日,新新高速新宁段控制性节点工程赤木特大桥施工段掀起大干快上建设热潮,项目部工作人员正奋力施工,力争使赤木特大桥在8月实现贯通。
赤木特大桥座落于新宁县清江桥乡赤木村,是新新高速新宁段控制性节点工程,桥址区以低山高丘陵地貌为主,地形起伏陡峭,海拔高程220-380m,相对高差160米,且位于水源保护区,环水保标准高,施工难度极大,是整个项目建设的卡控点、重难点和风险点。
赤木特大桥桥梁全长1168.08m,55m以上高墩柱32个,最大墩高85m,桩基施工克服喀斯特地貌岩溶强烈发育地区的施工难点,下构施工采用安全、稳定、高效的液压爬模系统服务高墩柱的施工。目前桥梁施工在有序进行,预计在8月份完成全桥贯通。
据悉,新新高速项目段起于娄底市新化县炉观镇青家山村卿家屋,止于邵阳市新宁县金石镇老人冲,高速公路主线路线全长192.3km,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速度100km/h。项目建成后,将实现G59呼北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打通国家高速公路网南北方向主干线,进一步丰富湖南地区交通网,成为助推湘西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目前新新高速新宁段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桥梁工程已从下部结构施工全面转换到上部结构施工,力争于2024年年底全线基本贯通并开始实施路面工程。 (来源:新宁发布)
03
十巫南高速新洲特大桥首桩浇筑完成
5月25日,世界级大跨径单塔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十巫南高速新洲特大桥首桩顺利浇筑完成。
十巫南高速起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止于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钟宝镇,跨两省三县七乡镇,路线全长84.928公里。
其中,第二合同段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潘口水库库区范围内,路线全长9.01公里,施工内容涵盖桥梁8座,隧道两座,路基1.1公里。其中新洲特大桥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级大跨径单塔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桥梁全长569米,主跨340米,主墩为群桩基础,由26根长度85米、直径2.8米的端承桩组成。
新洲特大桥处于汇湾河与泉河交汇口,跨越汇湾河,紧临潘口水库,施工过程中环水保要求高。由于当地地质主要为强风化、中风化泥质板岩结构,呈极破碎状态,极易发生塌孔,桩基成孔质量控制难度大。
为此,项目团队多次召开现场策划会,组织专家论证,最终决定采用1.5米、2.2米、2.8米等多种尺寸型号的旋挖钻头,加冲击钻分级钻进成孔,并采用智能超声成孔质量检测仪进行校核,确保桩基的成孔质量。桩基浇筑前,项目团队统筹混凝土等原材料采购及进场验收,对桩基清孔后各项控制指标进行检测,浇筑过程中合理安排混凝土供应,确保了各项工序的合理衔接,最终保证了首根桩基顺利浇筑完成。
十巫南高速公路是湖北省规划的“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中“纵八”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及所在通道的建设有利于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是推动鄂陕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省际出口通道布局,支撑十堰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具有较强意义。(来源:极目新闻)
04
四川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礼约特长隧道贯通
近日,四川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简称泸石高速)礼约特长隧道双幅贯通。
泸石高速全长96.511公里,概算总投资约174.08亿元,工期四年。该项目连接通往甘孜涉藏地区的雅康高速和通往凉山彝区的雅西高速,是中国藏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泸石高速桥隧比高达86.5%,隧道占比高达69%,项目平行近接多条区域性活动大断裂带,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8度)。礼约隧道位于石棉县礼约村,隧道左线长4920米,右线长4911米。该隧道建设面临围岩破碎多变、岩爆、涌水等诸多困难。
据介绍,礼约隧道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技术先导,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和现场掌子面的地质素描提前预判围岩情况,动态调整支护参数;同时,大力投入湿喷机械手、拱架台车、锚杆台车、新型智能二衬台车、半自动养护台车等四新设备,多措并举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
本月,泸石高速百草坪特长隧道、王岗坪特长隧道、礼约特长隧道相继贯通,打通了项目从王岗坪到干池沟的纵向联络通道,将极大改善后续施工条件和运输条件。泸石高速建成后,泸定至石棉的车程将从现在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来源:蜀道集团公司)
05
舟山六横大桥项目青龙门西引桥墩身预制首件顺利完成浇筑
近日,舟山六横大桥项目青龙门西引桥墩身预制首件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六横大桥墩身及节段梁预制场正式投产。
青龙门西引桥共有41个墩位。此次浇筑采用C45海工混凝土,共215立方米。项目部结合墩身工艺试验经验,选用最优脱模剂和最佳拼缝施工工艺,保障浇筑后的脱模效果;组织多次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点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采取在模板接缝处填充胶条等措施,避免墩身出现泛砂、色差、麻面等质量通病,确保首件墩身满足各项质量指标。
下一步,全体参建人员将坚决贯彻落实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抢抓施工黄金期,迅速推进预制墩身的流水化作业,形成多点开花的建设新局面,圆满完成年度产值目标。(来源:舟山新区交通)
06
50层楼高 同赛高速扎毛河特大桥主墩封顶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青海在建高速公路大桥最高墩——同赛高速扎毛河特大桥10号主墩顺利封顶,大桥全面进入主梁施工阶段。
同赛高速公路扎毛河特大桥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平均海拔3100米,大桥全长2.08公里,共计35跨,是典型的高墩大跨桥梁,沿线山高谷深、山体破碎。本次封顶的10号墩高151.7米,相当于50层楼高,需浇筑混凝土7878.2立方米,是青海省在建高速公路大桥最高墩,也是同赛高速公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安全风险高,施工技术难度大。
为确保百米高墩顺利封顶,该项目使用国内最先进的液压爬模技术进行浇筑,只需通过导轨与支架互爬的自动爬升技术即可推进,不需对模板进行反复拆卸、落地回升与再安装,不仅混凝土成型质量好、安全程度高,效率也可提升1.5倍。
同赛高速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络“三纵、四横、十联线”中“纵一”张掖至河南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项目全长204.524公里。该项目建成后,对加强青海省内各区县及与周边各省区的经济和社会联系,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改善和保障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