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火烧圆明园时,曾国藩与左宗棠反应,为何截然不同?

书匠说史 2023-12-01 16:41:51

前言

历史的沉重印迹竟如此易被世人遗忘?在告别了圆明园的一刹那,我们却不见自己。

当英法联军肆虐于北京,烧毁我清王朝百年基业之际,当时清廷首脑们又在何方?一方痛哭失措,一方闭门不出;一方高呼要打要杀,一方却在城内畏缩不敢应战。

两位权倾朝野的重臣,一个主张开战报仇雪耻,一个则劝阻试图以战止战。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引领着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却同样让这场人间浩劫的恶果尽显。

一 瞬间回首,历史已逝去百年滚滚

1860年,鸦片战争拖延良久,英法联军最终攻占北京城。10月6日,咸丰皇帝匆匆出逃至热河避难,留下八旗守军在北京守卫空城。

10月18日,联军占领紫禁城。本应无人的宫殿却被掠空,无数国宝流离失所。英法公使率军来到离紫禁城不远的圆明园,对这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更是兽性大发。

他们纵火焚毁40多个景点,拆毁近200座建筑。无数珍贵文物在烈火中湮灭。三天连续的抢掠与破坏使得圆明园化为灰烬。这场灾难也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创伤。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东南沿海被迫向西方列强开放。在内忧外患的交织下,圆明园的陨落无疑雪上加霜。

面对这一局面,当权者们目睹着江山如此支离破碎,又将何去何从?

二 “还需送客吗?” 立场不同,野心却潜伏其中

英法联军占领中国内地,焚毁圆明园,在清廷中央引起巨大震动。丧失尊严的亡国之辱盖过一切,上下一片哗然。权臣首脑严东生与其他百官们居高临下,相视而望,却无一人敢真正发声。

在清廷官场中,曾国藩,一个出身于大家族的官员,算得上是较为温和务实的声音。尽管在官场三十年,他仍然只是一个知府,看似野心不大。然而,谁能想到,这个专注于巩固自身权力的秀才内心居然有一双比谁都更加冷酷的眼睛。

局势变得愈发不明朗,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大清,曾国藩成为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大臣。一番建议,却足以颠覆朝局长久以来的格局。

“臣认为当下之急务,在于安抚国人心志,联合海内外之力,积极准备与英法周旋。不可轻举妄动,引发新的灾难。”

曾国藩的言辞犹如一声震撼人心的雷声,将众人的注意力从被烧毁的圆明园拉回。会场上一片哗然。朝中众臣深知这番言辞的意义,即与英法和谈,放弃以武力复仇。

这种软弱无能的言论,实质上是向英法低头认输。有人甚至质问曾国藩:“那英法还要我们送客吗?”

曾国藩却毫不动摇,面带微笑地继续陈述他的观点。他分析了清廷当前的困境:内忧外患交迫,国库空虚至极。不仅要面对英法的侵略,还要应对日益加剧的太平天国运动。再次挑起与英法的战争只会招致更大的灾难。

他认为,与其妄图恢复旧山河,不如割地求和,保全现有的疆土。况且,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也为朝廷铲除了太平天国的隐患。这一切只是因果报应,甚至可以说是因祸得福。

这些看似有理有据的论证赢得了不少百官的认同。或许是这十几年的平淡岁月让他们早已忘却了大清的使命和责任。或许他们渴望停战,渴望和平。然而只有曾国藩自己清楚,这番言辞背后不过是他对权力渴望的一种表现。

三 “退一步海,进一步山” 毅战需耐心的智慧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声音来自左宗棠将军,他虽身为四品京官,却因在压制太平天国运动中建立卓越战功而逐渐崭露头角。这次圆明园事件为他提供了站在历史风口的最佳时机。

面对曾国藩的主战立场,左宗棠坚决地指责道:“以和为贵的说辞,无异于丧失国格!听任外敌入侵,束手就擒,任人欺凌。这岂非让中华民族遭受莫大耻辱?”

左宗棠认为,英法之所以敢如此嚣张,是因为我们内部腐败,缺乏对外团结的实力。因此,他主张强化国防,加强军备,坚决对抗英法。只有拥有强大实力,胜人一筹,我们才能在谈判中争取公正,重新夺回主动权。

除了军事方面,左宗棠还深刻分析了清王朝政治制度的滞后。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增强对内统治和对外实力。这才是根本之道。

左宗棠的主战观点立即获得了八旗文武百官的支持。他们激情澎湃,纷纷举手赞成。最终,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左宗棠成功地压倒了曾国藩的声音,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胜利。

面对激烈的质疑,曾国藩并未示弱。他继续分析道,清廷目前的军力已不如从前,面对西方先进武器的进攻必将早晚失败。“退一步海,进一步山。”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然而,在所有人都认为曾国藩已溃败之时,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他表示可以考虑坚决对抗英法,只是要以积蓄实力为重,逐渐寻求报复,不能急功近利。

这一转变让所有人大跌眼镜。难道先前的分析不是曾国藩真正的想法吗?看来这只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权臣,为了巩固地位可以不择手段。

最终,整个辩论以左宗棠的观点为准,决定采取武力对抗英法,为民族争取尊严。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历史中,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让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四 再次合十,无果雪耻亡清信念崩溃

时至今日,距英法联军侵华已过百年。然而,那场浩劫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无法抹去。当年的余波也引发了更为激烈的战火和灾难。

1861年春,代表左宗棠主战观点的亲王妃慈禧太后发布戊戌讨伐檄文,正式向英法宣战。然而,即便清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表现英勇,也最终溃败而归。最终,不得不与英法签订了更加苛刻的条约。

此后十多年,在慈禧太后主政时期,清廷统治者们逐渐认识到仅凭武力难以对抗西方列强。因此,他们开始效仿左宗棠的建议,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推行洋务运动和新政。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大清走向衰败的进程无法阻挡。

回首两位当年的唇枪舌战,不啻为一场悲剧。左宗棠主张的武力雪耻固然坚持了民族正义,却也加速了国家衰退的步伐。而曾国藩提倡的暂时忍让,历史证明也无法为民族赢得平反和尊严。

当炮火纷飞,浓烟弥漫,我们的圆明园已不再昔日的辉煌。当磨刀与和亲都无法收获满意果实,我们又该何去何从?顷刻间天地变幻,悔知听谁之言?

结语

再次合十,悔过和眼泪,都难以抹去那场悲惨的噩梦。当英法军队逼近北京城下,正是我们内外交困、难以扭转的时刻。面对强权的侵略,我们的信念和勇气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消散。或许这才是百年国耻的真正痛楚之处。

如今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首,当年的荒唐与无奈已成为不可逆的注解。面对过去,我们更应当审视现在。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举措,这才是真正为民族争光的道路。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