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更敢穿白色羽绒服

探元素 2025-02-08 15:37:01

普通人,付不起“易脏”的成本。

穷人的衣柜里几乎都是“黑灰蓝棕”,只有有钱人才敢于买“白粉黄”。

小时候买衣服总幻想自己会穿上白雪公主的纱裙,粉色小皮鞋,但是总是在那些“明亮”的服装店徘徊一阵,就被父母拉走了,“不能买这个,太不禁展(就是不禁脏的意思)”。

后来“禁脏”成了我买衣服的一个首要条件,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穿黑色半袖、黑色毛衫、黑色牛仔裤、黑色运动裤、黑色风衣、黑色羽绒服。

黑色可真方便,显瘦又禁脏。

工作之后,我们组有个女生总喜欢穿白色的衣服,有一年元旦团建吃火锅,她穿着白色的长羽绒服匆匆赶来,我看着外边街道上积雪被车辙碾成的泥巴,和桌子上咕噜咕噜冒着红油汤的铁锅,有些担忧的问她:“你怎么敢穿白色来?搞脏了怎么办?”

她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我说:“你那么紧张干什么?弄脏了就洗啊,总不能怕弄脏就永远不穿吧?”

是啊,脏了,洗就可以了,又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发现,金钱匮乏的人,“神经”真的非常脆弱敏感,经常容易担忧各种事情,因为他们承受不起,即使是小小的“麻烦”。

“白色羽绒服脏了,干洗就可以了。”这是有钱人的思维方式。

绝大部分人会觉得,那是因为对于有钱人来说,干洗一次羽绒服的费用,真的九牛一毛,实在算不得什么。而这笔钱却极有可能是一个贫穷家庭一天的伙食费。

因为有钱人的房子不冷,不需要穿着羽绒服吃饭、做事。

因为有钱人的家里有车,在下雪的路上,可以不用“走路”。

……

但实际上,普通人匮乏的远不止“金钱”本身,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白色羽绒服脏了,不止干洗一种方法。

你可以利用淀粉颗粒的多孔结构吸附油脂,将受潮玉米淀粉均匀撒在油渍处,静置15分钟,然后用牙刷轻刷;你还可以用3%双氧水与温水1:5混合……或者把羽绒服悬挂浴室,利用洗澡时的湿热蒸汽软化污渍,第二天用衣架拍打,让污渍脱离纤维。

你甚至可以改变一些生活习惯来保护自己喜爱的“白色羽绒服”,比如,在做家务的时候,穿一件破衣服;少吃容易迸溅污渍的食物;举止轻柔,避免剐蹭污秽……等等。

其关键在于,你有多少知识、技能、认知,甚至是自律力,来抵消自己“无法用金钱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有没有觉得,这很像很多人所说的:我没有钱来做某件事。

通过这件“白色羽绒服”,我认为你能得到的解法就是:找到那个不用花钱的方式。

顺便说一下,有钱人,也喜欢用“不花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其实普通人除了承担不了“易脏”成本以外,也承担不了“合适”的成本。

给刚满月孩子买1岁的衣服,给1岁的小孩买2岁的鞋子,给2岁的小孩买4岁的帽子,给4岁的小孩买6岁的羽绒服……

普通人家的小孩,在成年之前,就从未穿过“合适”的衣服、鞋子。

尤其是对于家里有多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大孩子始终买大一号的衣服穿;小孩子捡大孩子穿剩下的衣服穿。

因为没有钱,所以“合适”本身就是一种奢望,因为人在快速成长中,“合适”的时间很短,意味着消费的频次会变高。

负担不起“合适”的成本,其本质也是一种对未来的“焦虑”。

于是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会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可怕的是以他们的认知,并不能负担起自己“未来”的路,孩子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应该由“有视野、有认知”的成年人做协助指引,但是穷人家孩子的父母,并不具备这个能力,他们惯用的方式就是“给1岁的你买2岁的鞋”,于是他们再次发挥了这项“能力”,给原本有很多种可能性的你、给原本可以变化多端的你,一个“大概”的“未来”,可以覆盖你今后数十年,不用更换,别管合适不合适,总有合适的“那几年”,这个“未来”就是铁饭碗、教师编、公务员、事业编……

因为他们终其一生,都在担忧自己无法承担自己对未来的幻想,“合适”是一种奢侈品,别被饿死才是根本。

担忧,真的担忧,很多担忧。

这就是被“贫穷”浇灌出来的“花”,极度的匮乏,永远也活不出真正的自我。

别再忍受“不合适”了朋友。

你已经在穿“黑色羽绒服”了,难道还要一直穿“不合适”的那件吗?

0 阅读:33

探元素

简介:在探元素,开启你的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