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没有兰州拉面:揭秘化隆人的热血发家史

花开半夏夜 2024-12-28 21:48:13

震惊,兰州拉面不是兰州人开的。

为什么全国到处都有兰州拉面,唯独兰州当地没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兰州拉面的崛起之路。

陈维精与马六七的传承

追溯兰州牛肉面的渊源,竟要从千里之外的河南说起。

清朝嘉庆年间,河南省怀庆府有位名叫陈维精之人,其家族底蕴深厚,祖上乃是大明洪武进士。陈维精乐善好施,且精通多种烹饪技艺,在当地素有 “怀庆食圣” 的美誉。

陈维精在京城国子监求学期间,见身边一位叫马六七的朋友生活困窘,便慷慨资助,并将家乡传统的牛肉汤面制作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马六七学成之后,将这牛肉面带到了兰州,由此,兰州牛肉面有了最初的雏形。历经后人的不断传承与改良,在百年的岁月流转中,兰州凭借这一碗面而声名远扬。

化隆崛起:困境中的转型与突破

尽管兰州牛肉面的名气响彻四方,但真正让其在全国范围内开枝散叶的并非兰州本地人,而是青海省化隆人。

在兰州,不少人对 “兰州拉面” 这个称谓颇为抵触,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对本土美食的冒犯。有人认为,是青海化隆人 “盗用” 了兰州面的名号,还损害了兰州牛肉面的声誉。

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何是青海人让兰州拉面走向世界?为何化隆人开的面馆不称 “化隆拉面” 而叫做 “兰州拉面” 呢?或许我们难以确切知晓其中缘由,但当我们打开中国地图,审视青海化隆的地理位置,并了解当地的经济状况后,或许便能窥探到背后可能隐藏的原因。

青海省化隆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

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仅为2.2摄氏度,境内冬季多风,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肆虐。

这般恶劣的气候环境,使得当地民众在丰收之时或许都难以饱腹,一旦遭遇灾害,更是只能忍饥挨饿。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极为恶劣,山峦起伏,土地贫瘠,民众只能依赖于天时,生活困苦不堪,县域经济落后,民众收入微薄。

有些乡镇甚至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 “老虎沟”,足见其地形的破碎与环境的艰难。

黑暗过往:制贩枪支的罪恶之路

但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们寻求出路。

穷则思变,化隆人曾一度走上了一条极为危险的道路 —— 制贩枪支。

在当时,枪支制造的利润极高,村民制造成本约100多块钱的枪支,转手就能卖到一两千,若在黑市炒作,售价甚至可达万儿八千。

化隆人制造的枪支精度颇高,杀伤力强,在黑市颇受追捧,被当时的黑社会帮派们亲昵地称为 “化隆造”。

自20世纪90年代起,化隆非法制贩枪支活动猖獗,当地形成了从枪支零部件输入到制贩枪支的完整产业链条,“化隆造” 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据说在2000年前后,连台湾的黑帮都在使用 “化隆造”,此地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 “黑枪三角区”。

化隆因制枪而声名远扬,自然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上级部门要求三年内必须摘除 “枪患” 这顶帽子。

但当地经济落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且又是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既要压制枪患高发的态势,摘除 “枪患大县” 的帽子,又要妥善维护好少数民族的关系,这对当地的公安人员而言,无疑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当时,甚至有村民在面对记者询问时坦言,因是文盲不懂法才参与制枪,而制枪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卖钱买化肥,这看似荒诞的回答背后,却是那个年代化隆贫困家庭无奈的真实写照。好在随着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制贩枪支的村民团伙逐渐被捣毁。

拉面传奇:政府助力助力拉面产业腾飞

随着制枪贩枪的枪声渐渐消散,时间来到改革开放初期。

1984年,一位名叫韩录的化隆县农民来到西藏拉萨,在帐篷里开设了化隆人的第一家拉面馆。

韩录凭借着拉面馆的经营,很快成为了当地闻名的万元户。

后来,他听闻在南方经商的回族人难以吃到清真餐食,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便与朋友马贵福一同奔赴厦门,在火车站附近开办了一家清真拉面馆,生意甚是红火。

但拉面作为一种西北美食,如何才能在全国打响知名度呢?

化隆本身知名度极低,而当时化隆唯一被外界知晓的竟是制枪之事,显然不能以 “化隆” 来命名拉面馆,否则定会将顾客吓跑。青海化隆与甘肃兰州相邻,两地风土人情、饮食习俗颇为相近,而兰州又是西北的重要城市,于是他们便将自己的拉面命名为 “兰州拉面”。

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和独特的口味,兰州拉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批化隆同乡见状,纷纷效仿,在全国各地开设兰州拉面馆。自此,兰州拉面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拉面致富的现象很快引起了化隆政府的重视,政府提出了 “拉面经济” 的概念,强调 “一碗化隆牛肉面拉动一个产业集群”。

政府给予村民诸多政策扶持,如经济培训、资金支持等,积极鼓励村民走出山村经营拉面馆。

若村民面临资金匮乏之境,政府将提供低息贷款;若不知拉面制作之法,政府会组织培训班;若出行不便,政府亦积极协调。

当时,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县长竟在该县劳务输出镇首页诚挚恳请,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对勤劳勇敢却贫困的化隆民众予以优惠照顾,且衷心致谢。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4月,省政府正式宣告化隆县脱贫摘帽,光荣地退出贫困县序列。

商业启示:美食背后的商业逻辑

从某种意义上说,兰州拉面成为了化隆人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的有力载体。

而在商业世界中,类似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比如重庆鸡公煲,其与重庆的关联实则不大;杭州小笼包,真正的发源地却是嵊州。

商业世界常常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规律:往往会奖赏最后一个能够大规模改进产品或商业模式的人,而非最初的创造者。

就如同拉面,无论是兰州人的牛肉面,还是化隆人的兰州拉面,对于消费者而言,究竟是谁创造的或许并不重要,兰州牛肉面的立法标准对消费者来说也并非关键所在。消费者所铭记的,永远是那个能够带来美味且价格亲民的美食,是那个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并持续满足其需求的品牌。

【文本来源@刘润的视频内容】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