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肠道肿瘤防治指南》,2023年版
《柳叶刀》: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与预防,2022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结直肠癌风险因素报告,2021年

门诊里,张大爷一脸苦恼。
他最近排便后总感觉肛门坠胀,还有点隐隐作痛,本以为是老毛病痔疮又犯了,结果医生一查,竟然发现是直肠癌早期!
你以为肛门只是个“出口”吗?它可能是身体健康的“预警灯”!肛门连着肠道,而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许多疾病的蛛丝马迹,都会从这里显现出来。
尤其是癌症,有时候并不“高调”,它不会一上来就让你痛不欲生,而是先用一些小信号来提醒你:“嘿,你该注意身体了!”

肛门不适究竟跟癌症有什么关系?哪些症状是普通小毛病,哪些可能是大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常被忽视的健康警讯。
一、肛门不适,真的是痔疮吗?别一刀切!“十人九痔”,但不是所有的肛门异常都是痔疮!很多人一听到肛门疼、瘙痒、便血,就立刻归结为痔疮,殊不知,直肠癌、肛管癌、甚至肠道息肉恶变,都可能有类似表现。
两者有啥区别?记住一句话——“时间+症状”!
痔疮:可能间歇性发作,排便时疼痛明显,尤其是便秘休息后会缓解。
癌症:早期可能没啥感觉,但症状会逐渐加重,比如便血越来越频繁、肛门坠胀感长期不消失,甚至排便习惯改变。
别自己乱判断,长期不适一定要去医院查个“肠镜”!别怕,这玩意儿虽然听着吓人,但能救命!

1.肛门持续瘙痒,越抓越痒
痒到不行,抓了又没用?别以为只是皮肤问题!
肛门瘙痒除了可能是湿疹、真菌感染,还可能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癌变可能会刺激肛周皮肤,导致分泌物增加,引发瘙痒。特别是如果瘙痒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其他症状(便血、排便不畅等),一定要警惕!
2.肛门坠胀感,老像“没拉干净”
正常排便应该是“干净利落”,可如果你总感觉“还没拉完”,甚至排便后肛门仍有强烈的不适感,那就要小心了!
这种感觉可能是直肠肿瘤在作怪。癌变组织可能会影响直肠蠕动,让你误以为“还没排干净”,但是肿瘤在占位!

3.大便出血,不是鲜红色,而是“暗红或黑色”
便血≠痔疮!
鲜红色便血,多见于痔疮、肛裂,通常便后滴血,但不混在粪便里。
暗红色或黑色便血,要高度警惕,可能是肠道深处出血,尤其是直肠癌、结肠癌!
特别是如果你发现便血持续,且无明显疼痛,千万别拖,赶紧去医院做检查!
4.大便变细,甚至像“铅笔条”
正常的大便应该是“香蕉形”,粗细均匀。
但如果你发现大便越来越细,甚至像铅笔一样,那就要警惕直肠癌了!因为肿瘤可能会压迫肠道,使大便通过的通道变窄,从而导致大便变细。

5.排便习惯变化:忽然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我以前大便一直很规律,最近怎么老是便秘,或者突然腹泻?”
如果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比如:
以前每天一次,现在两三天才排一次
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大便变得很臭,带有黏液
这些情况可能跟肠道肿瘤或息肉有关,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更应该提高警惕!

6.体重突然下降,食欲变差,莫名疲劳
你是不是最近突然消瘦了?明明没刻意减肥,体重却“嗖嗖”往下掉,而且还总是觉得累,吃饭也没胃口?
小心,这是癌症的“全身信号”!
癌细胞会消耗大量能量,同时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体重下降、乏力、贫血等症状。如果你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3-6个月内掉了5%以上的体重),一定要警惕!

1.别让“垃圾食品”霸占你的肠道
烧烤、腌制食品、红肉吃太多,小心肠道“受不了”!研究表明,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想要肠道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加工肉类!
2.别让“久坐”成为你的健康杀手
上班8小时坐着,回家葛优躺,久坐简直是“肠道杀手”!长时间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变慢,增加便秘和肠道炎症风险。每天至少30分钟运动,哪怕是快走,也能大大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3.50岁以上,定期做肠镜,别怕!
怕做肠镜?可它能救你一命!
研究表明,5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肠镜检查,可降低60%-90%的结直肠癌风险。如果家族有肠癌史,建议提前到40岁筛查!
结语:你的肛门,是健康的“晴雨表”!别再忽视肛门发出的警报了!它不只是个“出口”,更是身体健康的“信号灯”!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以上几种症状,千万别拖,及时就医检查。

健康的肠道,才是长寿的关键!你的肠道,今天“通畅”了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