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照顾父母12年,发现养老真相:付出越多越落下埋怨还说你不孝

华贵禅心 2025-03-31 13:28:44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照顾失能的父母,不管谁照顾,都是一场耐力和绝望的追逐。

多子女家庭,谁对父母付出越多,谁落下埋怨最多,甚至还说你不孝顺。

深以为然!在我看来,老人是家里的树根,把树根滋养好,也是子女积攒福报。

记得《人世间》有一段,周父生了重病,住在岳母家的大哥回来。

进门第一句话就是质问弟弟周秉坤:你怎么照顾爸的。

好在电视剧里的周父是个明事理的父亲,立刻对大儿子说:

“你怎么跟秉坤说话的?我还在世呢,我要是没了,不定怎么冤枉秉坤呢?”

这个场景在现实生活里,儿女多的家庭一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尤其是老人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守在老人身边照顾的那个子女。

费力费时地全天候照顾老人,那些偶尔回来看望一眼的,就会这样说话。

时间长了,老人对不在身边的子女哭诉几句,必然会造成兄弟姐妹间相互埋怨。

我叫刘玉梅,今年62岁,退休多年,每月有5200退休金。

50岁退休那年,父母喊话,让我回家陪他们一起养老。

我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儿,退休了,到了老年,还能守在父母身边。

我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离婚后,一直单身,不愿再次走进婚姻。

不论父母和哥姐如何劝说,我只想一个人安静地生活。

早九晚五,挣钱养活自己,有一套60平的步梯房,如此足矣。

一晃二十年过去,我终于熬到退休,父母喊话,真心认为是福气。

回到父母身边,最初的母慈女孝,到父亲卧床,独自照顾五年。

父亲过世,母亲身体有恙,依然还是我独自伺候。

哥姐偶尔回来看望,给母亲发个红包,买几件零食,就成为最有孝心的孩子。

而我陪伴伺候母亲12年,送走父亲,陪伴母亲,却时常被母亲说是不孝女。

父母之所以喊话,让我回家陪伴他们,不过是觉得我没本事,只能依靠他们。

而我不明白养老真相,还满怀亲情,憧憬着继续做父母的乖女儿。

父亲生病卧床,因有社保,又有积蓄,花钱上没啥争议。

在照顾父亲漫漫五年时光里,我发现:谁守在身边,付出越多,越觉你不好。

每次被母亲埋怨,甚至说出特别伤人心的话后,我都想一走了之。

回到我自己的小窝,独自生活,这份看似幸福的亲情,真的要不起。

我刚回到父母家居住,哥姐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让我保管父母的退休金,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以后父母的房子就归我一个人。

父亲卧床了,哥姐就变了,查父母每月退休金的去向,还问我贪了多少钱?

本来不想再管母亲了,怎奈,母亲哭着闹着,说只要我陪着她。

在母亲的心里,我是最小的女儿,也是她最心疼的女儿。

而我既没老伴,又无子女,正好在家伺候老人。

至于母亲家的房子,父亲过世第二年,母亲就做主,让我和大姐签字放弃。

直接过户到大哥家儿子名下,母亲说,家里的一切都说儿孙继承。

我和大姐是女儿,只有赡养照顾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告诉我,不能惦记娘家的东西,也不能惦记她的养老钱。

最初,父母的存款都交给我去银行打理,父亲过世,母亲怕我占为己有。

当着哥姐的面,让我交出来,让我哥保管,我只拿着母亲的退休金卡。

大哥自从给母亲保管养老钱后,脾气和嗓门都大了。

每次回来看望母亲,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看哪里都不好。

我做什么都不对,饭菜太油腻,床上用品太硬了,应该买柔软的面料。

母亲也对大哥的话唯命是从,只要大哥说出来的话,她都觉得对。

有次把我气到了,我甩手不管,背包出去游玩了几天。

大哥一次次地打电话,母亲也一天天地电话哭诉想我了。

作为女儿心就是软,听不得大哥几句好话,也见不得母亲的眼泪。

我又再次回到母亲身边,陪伴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有时,我就在想,若我有姐姐的觉悟该多好啊。

大姐自从父亲过世,母亲把房子过户给孙子,从我这样要出存款给大哥。

几乎一年到头都不来母亲家,看似一个小时车程的距离,其实也很近了。

母亲偶尔想起姐姐,满嘴都是姐姐的各种好。偶尔姐姐开车回来,母亲开心的很。

只有我守在身边的不好,姐姐从不挑我的眼,时常说我也不容易。

有时,我就想换个角度看尽孝这件事,本是自己的事,相互攀比就失去原本的意义。

作为女儿,不论父母如何做,偏心也好,训斥也罢,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八十多岁的老人,满打满算还有几年时光,若现在还跟母亲计较,就是我的不对。

想明白这些,也就不再计较大哥对我的挑剔,那不过是他自己心虚罢了。

母亲的埋怨,甚至指责我不孝,也不过是母亲刷存在感,宣示自己的家长权威。

我不往心里去,既不跟大哥攀比孝心,也不跟母亲共情,做到自己的本分就好。

现在大哥再回来,说着这也不好,那也不对,我一句话都不回,随便说,尽情挑剔。

母亲看我不再跟大哥争辩,似乎也看明白问题,反而不随着大哥的话说我。

也会在大哥面前说我的各种好,偶尔还说大哥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就是人性,懂得明白,也就没啥可计较,攀比的。

一个养老真相,不过是子女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多地付出孝心。

把孝顺父母当成自己的一项任务,完成即可,不必追求完美。

因越是付出多的子女,越容易背负更多的自责,给别人埋怨你的机会。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0

华贵禅心

简介:退休阿姨聊中老年婚姻,感情,以及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