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消息传来,举国同悲,他的离去是我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为祖国核潜艇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1958年,我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黄旭华毅然投身其中。当时,国内相关领域一片空白,国外技术严密封锁,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带领团队用“土办法”攻克了无数难关。没有参考资料,就靠收集到的零零碎碎的国外资料分析计算,甚至借助美国核潜艇的儿童模型玩具验证设计思路;没有先进的计算设备,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首艘核潜艇的几万个数据;为确保核潜艇重心稳定,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边角余料也不例外。
为了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这30年里,他与家人几乎断绝了联系,父亲去世他没能回家奔丧,甚至这几十年黄旭华在做什么,家里人都不清楚。面对家人的不解,黄旭华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背后,是黄旭华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与巨大牺牲。1988年,64岁的黄旭华还亲自参与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加深潜试验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