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进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亦云讲小说 2024-04-26 00:08:38

薛蟠带母妹上京的目的有三: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

薛蟠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理由,他其实是为游览上国风光,他只是为了玩,而且他还要住自己家的房子里,不要受舅舅姨爹管束。无奈拗不过母亲,跟着住进了荣国府。

薛姨妈上京的目的,一是为了借哥姐家的势力,保护惹事生非的儿子。二是借哥哥王子腾和姐夫贾政管束拘谨住自己惹事生非的儿子。所以她不肯住自己的房子。

可惜薛姨妈的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贾府众纨绔子弟把薛蟠引诱的比当日更坏了十倍,而贾政根本懒得管,也管不过来。任薛蟠像没了笼头的马一样,今日会酒,明日观花,渐渐无所不至。

薛姨妈另外还有一个心事,这才是她此行的紧要事,那就是把宝钗嫁给宝玉,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一定要住在荣国府里,这事王家应该也是支持的。

薛姨妈曾将和尚的话“宝钗的金锁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告诉姐姐王夫人。无奈的是,王夫人也没敢一口应承。一则王夫人对于宝贝儿子的婚事是很慎重的。二则王夫人眼见贾母属意在黛玉,所以为难。但是她们姊妹是达成了默契共识,“徐徐图之”,反正孩子们还小。

于是薛家就先在舆论上造势,薛家进京不久,“金玉良姻”就在贾府上上下下传遍了。连不识字的小丫鬟莺儿都熟知主子金锁上的八字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一有机会就宣扬通灵宝玉和我们小姐的金锁是一对儿的。宝钗吃的“冷香丸”是和尚给的海上方,宝钗戴的金锁是和尚让打的,吉利话也是和尚给的,诸多流言,喧嚣尘上。这些宣传除了薛家上下人等的卖力吆喝,王夫人的配房周瑞家的也出力不少。

这些舆论让黛玉堵心,更让宝玉愤恨,宝玉在梦中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的?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玉黛玉从小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自从宝钗来后,黛玉就和宝玉常常拌嘴吵架,说些“我不过是草木之人,没什么可以配得上的”赌气话,宝玉急得摔玉砸玉,不止一次。

舆论过后,王夫人和薛姨妈还取得了宫里元妃的支持,元妃没有直接指婚,也是通过端午节赏节礼先试探一下。这番操作让宝玉疑惑不解,让敏感的黛玉又多哭了几回。

那么贾母是什么态度呢?端午节,元妃赏的节礼有指婚意味,贾母采取的是装聋做哑,她让宝玉进宫谢恩,宝玉见了大姐姐,可能会问“为什么林妹妹和我的不一样,偏偏宝姐姐和我一样?”反正后来元春就不大管这事了。清虚观里,张道士曾向贾母给宝玉说媒,那个小姐年岁条件都和宝钗类似,不排除是王夫人和薛姨妈授意张道士来试探贾母的,贾母拒绝张道士时是这样说的,“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再定罢。”为何在道士面前偏提和尚,还不是为了怼薛姨妈,谁让你家动不动拿和尚说事,和尚对我说的偏不一样呢,我家宝玉要等的老大老大啦!你家不怕等成老姑娘就等吧!贾母是属意自己外孙女的。

因为贾母对“金玉良姻”的坚决抵制,双方僵持不下,拖了好几年,黛玉身体不好,贾母岁数又大了,最后薛姨妈的心事达成了吗?通过《红楼梦》曲子《终身误》判断,黛死钗嫁,宝钗最后还是嫁了宝玉。“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0 阅读:0

亦云讲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