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眼中的许世友:为何由他指挥对越作战?

南疆历史奇谈 2024-01-11 14:42:23

越南方面的资料记载:1979年2月11日,邓结束对美国和日本的访问返回北京的第三天,召开了扩大的政治局会议。会议上,邓阐明了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的基本要求,然后向广西和云南两个战役方向的指挥员传达了将于2月17日发动进攻的命令。

这是国际观察员们期待已久的一天。有消息称,制定进攻的时间表可能与天气因素密切相关:从4月份开始,越南将会进入雨季,连日的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对于大兵团机动与作战,以及实施后勤补给都是极为不利的。除了气候方面的考虑之外,中国方面还必须尽快行动,以便在苏联军队作出强烈反应之前结束战争。

邓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仔细评估了对越南发动进攻可能产生的影响。他们限制了战争的范规模、时间和空间,并将其命名为“自卫反击战”,以尽量打消或者减轻国内外的疑虑。然而,一旦战争开始,邓虽然密切关注着战役进程,却很少直接给前线指挥员发电报,作出具体的命令和指示(这与毛的领导风格恰好相反)。

邓将“南方前线”分为东线(广西方向)和西线(云南方向),并交给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分别指挥。邓之所以选择许世友和杨得志,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位将军久经沙场,是军队中的名将;更令邓对这两位将军感到放心的是,他们是自己坚定的支持者。当邓此前试探将军们对进攻越南的态度时(“给越南一个教训”),许世友和杨得志立即表示支持,并表示愿意领兵出征。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一个贫农家庭。因为家里很穷,许世友8岁时就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当杂役,并学习少林功夫。当他离开少林寺时,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许仕友,后来又改为许世友。在少林寺的8年时间里,许世友经过勤学苦练,掌握了许多功夫绝技,这对于他在今后的战斗中有很大帮助,曾经多次参加敢死队,冲锋在前。

在加入共产党和参加黄麻起义(1927年11月)之前,许世友曾经在北洋军阀吴佩孚的部队里当兵,后来也当过北伐军的连长。由于他与张国焘关系密切,1937年4月在延安陷入了牢狱之灾。因为许世友是张国焘的老部下,由于无法忍受当时延安对张国焘路线的批判,许世友与王建安、詹才芳等人密谋,打算离开延安回四川,找自己曾经的部属刘子才(在四川指挥约10000人)。

但此事的曝光(王建安的报告让毛非常气愤)和随之而来“许世友革命集团”案,让许世友的妻子雷明珍决定和他离婚。在承认错误之后,许世友实际上不仅没有坐牢,反而还成为了毛的亲信。抗日战争期间,许世友是八路军第129师第386副旅长,然后是胶东军区旅长、参谋长和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49年10月1日),许世友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司令员。

1953年,许世友指挥第三兵团在朝鲜作战。1954年,许世友回国,被任命为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随后担任副总参谋长(1954年10月)。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73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负责南部沿海地区的防务。作为一位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将军,许世友的性格特点也很突出,颇有“江湖好汉”的味道。

在对越战争中,他负责从高平省到广宁省的东线作战。与此同时,杨得志从负责从河宣省到莱州省的西线作战。(许多资料和学者认为,战前将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与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对调,是邓反常用兵的一个体现,以为临战换将历来是兵家大忌。)

除了担任中央军委常委外,许世友还是连续三届(第1、2、3)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和委员,连续三届政治局委员(第9、10、11)。1982年,许世友当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3月,上海华东医院诊断华世友患有肝癌;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在南京军区医院去世。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