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王奕劻和袁世凯精心谋划,李莲英亲自上阵协助,充分拿捏人性和利益,终究是扳倒了“清流派”的代表人物——瞿鸿机,军机处得以重组,取而代之的军机大臣,要么是慈禧太后信任和倚重的老臣,要么是类似醇王载沣这般至亲,反正军政大权仍旧稳稳掌控于慈禧太后的手中。
只是,岁月不饶人,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九五之尊,慈禧太后老了,光绪皇帝又多病,选择储君的问题不得不纳入慈禧太后的考虑范围。
放眼整个朝廷,张之洞仍是慈禧太后最为信任的人,她决定问问张之洞的建议。
注意,只是建议,不是意见!
对话刚开始,慈禧太后便为这场对话确定了基础:
慈禧:今儿个咱们君臣说的话,不过就这么说说,你不要忌讳。
张之洞: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所谓忌讳,就是非臣子所能言的内容,择立皇储就是其中之一!
但既然慈禧太后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张之洞就不能再有矫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是最好的态度!
面对张之洞,慈禧太后到底有着基础信任,直接就是开门见山:
穆宗死的早,没有儿子,我过继了一个,还是个不孝的,不孝敬也就算了吧,却也是个没有儿子的,皇上身子不好,总有大限的一天,你怎么说呀!
同治皇帝驾崩,慈禧太后为了保留“垂帘听政”的权利,并无按照“子承父业”的方式选择嗣皇帝,而是通过“兄终弟及”的办法,选择了同治皇帝的堂弟载湉,入继咸丰皇帝为嗣,承继咸丰皇帝的大统,是为光绪皇帝。
现在,慈禧太后给出了问题,万一光绪皇帝驾崩,皇位又该如何传承?
若有皇子,直接传位就行,关键是光绪皇帝没有皇子!
张之洞给出了这样的意见:
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太后,请容老臣直言,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啊!
啥意思?
册立一个年长的皇帝!
仍然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选择光绪皇帝的近支堂弟继承大统,不能再立小皇帝,小皇帝带来的历史教训已经足够沉重了!
当然,还有一层意思,张之洞并未明言,那就是慈禧太后对朝政大权的继续掌握!
再立“载”字辈的皇帝,慈禧太后就还是太后,就还能继续“垂帘听政”!
只是,这一次,情况大有不同。
以前,慈禧太后年轻,就想抓着权力不放;现在,慈禧太后老了,权力已经不再重要。更何况,光绪皇帝的皇后,也就是未来的太后,乃系自己的亲侄女——叶赫那拉·静芬,就算自己不再听政,就算自己即将崩逝,大清王朝的最高权力仍会掌握在叶赫那拉氏的手中!
所以,慈禧太后给出了这样一句回应:
倒是岁数大的当皇上好一些,可我亲儿子的大统,由谁来继啊。
再立“载”字辈的皇帝,还是继承了咸丰皇帝的大统,同治皇帝仍然处在一个“绝嗣”的状态!
如此状态,慈禧太后当然不乐意!
他希望有人能入继同治皇帝,承袭同治皇帝的大统;当然,还能肩挑光绪皇帝,同时实现两位皇帝的大统承袭问题!
也就是说,慈禧太后已经准备选择“溥”字的嗣皇帝,而且准备了最为合理的理由!
再看张之洞,饶是朝廷需要,饶是国家必须,那也抵不过慈禧太后的态度;更何况,慈禧太后的想法,任谁都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所以,张之洞就只能赶紧谢罪:
老臣没想到这一层,罪该万死。
然后,慈禧太后问向了李莲英:
慈禧:小李子。
李莲英:喳。
慈禧:我走了多少步了?
李莲英:老佛爷,正好是五百步。
慈禧:过去一直走九百九十九步的。
李莲英:那是太后累了。
慈禧:累了,我是累了。
累了,确实累了,真到了最后的时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正式开启了“耗时间”的无奈模式!
慈禧太后担心自己先于光绪皇帝崩逝,如果如此,光绪皇帝重掌权力,定然会全盘否定慈禧太后的各项决定和后续安排,甚至连慈禧太后的身后事都不得安宁!
当然,除了慈禧太后担心,袁世凯同样担心!
因为他需要依仗慈禧太后才能站稳脚跟,因为光绪皇帝早就将他视为了死敌!
五十寿辰,慈禧太后派李莲英送来贺礼,袁世凯就第一次表现出了自己的担忧。
李莲英:太后懿旨,欣闻袁世凯五十寿辰,不胜欢喜,我和皇上略备薄礼,为尔赐福,钦此,我嘛,也备了份薄礼,不成敬意,请袁大人笑纳。
袁世凯:李公公,世凯真是受宠若惊啊!
此时的袁世凯已经跻身权力中枢,已经成为军机大臣;再加上慈禧太后的特殊恩待,李莲英自然要高看一眼;更何况,经过“丁末政潮”过程中的配合,两人之间的矛盾早就消弭于厚厚的银票之间,李莲英更是要表现出该有的人情世故,送上贺礼,表示亲近!
再看袁世凯,到底深谙人情世故,太后的赏赐可以暂时搁置,光绪的恩赐甚至可以不顾,但李莲英的“薄礼”就必须给予“受宠若惊”的谦虚回应。
迎入内堂,袁世凯和李莲英的经典对话,正式开始:
袁世凯:就是太后和皇上给微臣的这份厚礼,这里头真有皇上的意思?
李莲英:你说呢?
袁世凯:世凯觉得,皇上似乎。
李莲英:对嘛,这都是太后老佛爷她老人家对你的恩典,这懿旨上,加上了皇上的意思,这一层意思你不会不明白吧?
袁世凯:明白,明白。
袁世凯,真就不明白这道懿旨的意思?
当然不是!但凡慈禧太后的懿旨带上光绪皇帝的名号,那就只是借着皇帝的名义,行太后不便行之事,给予臣子只能皇帝才能给予之恩宠!
说白了,加上光绪皇帝就是为了好听,就是想让臣子觉得更有面子,仅此而已!
就因为“戊戌变法”过程中的出卖,光绪皇帝早就将袁世凯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怎么可能还会送礼贺寿!
但袁世凯之所以这样问,当然有着自己的目的,他就是要明确自己和光绪皇帝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以便为接下来的对话奠定基础!
袁世凯:太后她老人家的身体好起来了吧?
李莲英:好是好多了,但是还经常召御医进宫。
袁世凯:那太后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
李莲英:其实也没什么,你想啊,太后年纪大了,有点头疼脑热的,也在所难免。
为什么问及慈禧太后的身体?
因为她老了,即将不行,而失去慈禧太后的庇佑,袁世凯很可能会被立马打回原形,甚至即刻没了性命!
慈禧太后能不能撑过光绪皇帝,对于袁世凯而言,至关重要!
所以,别管慈禧太后有什么病,袁世凯都必须关心,而且还要暗示李莲英:你和我的命运等同,咱俩甚至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可对我来说,这却是天大的事情,对李公公,这也是天大的事情吧。
李莲英,更是需要慈禧太后的照拂,慈禧太后健在,李莲英就是绝对的二把手;没了慈禧太后,李莲英甚至连落毛的凤凰都不如!
当然,对话已经涉及到了慈禧太后的凤体安康,已经到了大逆不道的地步,李莲英当然不敢接话,只能想办法将话题甩出去,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咱是太后的奴才,太后的事情呢,甭管大小,那都是大事,慰廷啊,该走了。
轻松遮掩,然后赶紧离开,这个话题绝非臣子所能议论,再聊下去必定犯错!
只是,袁世凯的目的尚未达成,哪能让李莲英轻易离开,叫住李莲英,袁世凯给出了一个看似无聊的问题:
听说太后召见臣子,常常在颐和园边走边说,做臣子的,自然不能和太后并肩而行,可在这么种情况下,是太后走在前面,还是臣子走在前面。
开始铺垫了,开始向目标转移了,这个问题的重点就在于“走在前面”。
袁世凯当然知道问题的答案,李莲英甚至一时没弄懂袁世凯的意思:
慰廷啊,瞧你这话问的,那自然是太后走在前面啦,这做臣子的,要不理不散,走在侧面,稍微的靠后一点。
有了这个问题做掩饰,有了这个问题的铺垫,袁世凯就基本确定了这场对话的“话里有话”的基调,接下来就可以试探性给出追问了:
假如,李公公,我说的是假如,假如这个人不是大臣是皇上,那,谁会走在谁的前头呢?
袁世凯到底什么意思?
问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大限?
别误会,前面已经有了例子,就是礼制问题!
真就是礼制问题?
谁会走在谁的前头,这分明就是问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究竟谁能熬过谁!
很明显,李莲英听懂了袁世凯的“话里有话”,赶紧亮明了态度:
慰廷,你这话问得,有点离谱了吧。
不光离谱,还很过分;不光过分,还有着明确的作死打算!
只是,袁世凯到底什么目的呢?
且看袁世凯最后的坚持:
哎呀,李公公,这话我不问公公,又问哪个嘛,请公公直言相告,太后和皇上,谁走在前头。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仅从年龄上判断,慈禧太后必然会走在光绪皇帝的前头,就算光绪皇帝的身体不好,但也总能熬过行将就木的慈禧太后!
但更严重的问题是,既然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会先走,更知道慈禧太后崩逝以后,我们就都没了活路,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坐以待毙?
还是奋起反击?
奋起反击的话,袁世凯不便动手,更没有动手的机会,那么,谁才能完成这个坚决的任务呢?
李莲英给出了这样的回应:
告辞。
懂了是懂了,只是决心未下,但就李莲英只是“告辞”而不是厉声呵斥袁世凯的反应来看,他似乎懂得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