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多人恋爱时浓情蜜意,结婚后才发现遇错了人。现代人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不禁让人质疑,婚姻的意义是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不婚”。但大多数人还是想结婚的。人人都渴望遇见完美伴侣,到底什么样的伴侣才算完美?相貌好,出身好,人品好,性格好,有能力,有智慧,有财富……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两个人各自削去一半自己的个性和缺点,然后凑合在一起才完整。”这世上哪有最完美的伴侣,却有很般配的夫妻。大学时有一位室友,喜欢上了一位“班花”,室友相貌英俊,除了胖一点,也就二百多斤。但室友很勇敢,大胆追求“班花”,同学们都觉得他想吃天鹅肉。“班花”一开始也抵触他,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就开玩笑说,如果你减肥一百斤,我再考虑考虑。一句玩笑话,他竟然认真了,一年时间他真得减了几十斤。前些年传来喜讯,室友和“班花”生了二胎……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也好,婚姻也罢,都没有固定标准。如果有,就是自己心里设定的防线,也给自己划了一个牢笼。

和谁结婚是心之所向。
大多数人都不只谈过一次恋爱,常有人说自己并没有和“最爱”的人结婚。有一位同事就是如此,她常叹息,“我没嫁给我真正喜欢的人”。问她为何,她说对方不喜欢她,她一气之下就嫁给了对方的好朋友。而她爱人,现在也不知道这个秘密。结婚后她后悔了,一直有离婚的想法……事实上,大多数人选择和谁结婚,还是遵从了内心的选择。有个发小长得很帅气,很多女生都喜欢他,他曾交往过一个很美丽的姑娘,但他最终选择和一个相貌平平的女生结了婚。原因是这个女生是富家千金,而发小家境不太好,结婚时,是岳父给买的婚房。当年很多人不看好这段感情,但现在看,发小和他的富家妻子依然幸福恩爱。记得有句话——不是你不够好,是你给的,不是我想要的。这段话于婚姻同样适用。作家三毛说过,婚姻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数钱这些小事上,是不容易长久的。由此看来,太理想化的人不适合结婚。或者说年轻时的我们多少都有点理想化,结婚后,被现实慢慢打磨,夫妻在挫折中难免有摩擦,是对曾经的理想产生了怀疑。不适合的夫妻,一旦遭遇一点打击挫折,首先就会怀疑对方,怀疑自己找错了对象;一旦遇到一点困难,首先就会把罪责归咎给对方。这本质上是一种逃避思维,也是一种非常自私的体现。如果两个人都很自私,这日子根本过不了几天。

现代人更加追求平等,尤其是婚姻里的平等。
有的人口口声声的“平等”,却并非平等,而是想在婚姻里占主导地位。比如一个女人说,我结婚后,不会做任何家务,不看孩子,不上班,不……十之八九的婚姻,都是不平等的。不幸福的婚姻,一个人一直想做婚姻乃至家里的王,因此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不答目的不罢休。另一个人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却为了家庭完整,出于责任心,或者现实因素而委曲求全,心里却很委屈。如果两个人脾气都很“倔”,谁都不肯让谁,谁都想控制对方,把对方拿捏的服服帖帖,那么这两种人,不适合结婚。幸福的婚姻,是“我愿意”。四川有一句方言叫“耙耳朵”,指的是“怕媳妇”。最可悲的婚姻,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其中一个人总想在外人面前表现的他(她)很强势,他是国王,她是女王。一些男人很怕媳妇,但大家都懂,不是怕,而是爱。幸福的婚姻,因为爱,所以怕,因为“我愿意”,所以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心疼,互相报团。愿你能遇见最合适的人,有时候幸福与否,真不是自己说了算。
我们那些事儿
作者 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