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读书会】《原则》达成一致意见并不是在每个时候都重要

南宫读书会 2024-11-21 07:38:50

第242期

Hi~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南宫读书会,上期我们说完了开会如何找到重点,这期我们来看一下做决策时要如何计算可信度。

4.5伟大的合作如同爵士乐演奏

演奏爵士乐时,没有乐谱,你必须即兴发挥。有时你需要暂停下来,让别人领奏;有时你却要独领风骚。

所有伟大有创意地合作都是相同的,要把你们的技能像不同的乐器一样组合在一起,要即兴创作乐章,同时你要自己服从团队的目标,这样才可以演奏出伟大的作品。

两人良好合作的效率是各自独立工作效率的三倍,因为两人能看到对方疏忽的地方。而且,他们可以借助对方的能力,并相互问责达到更高的标准。

3-5人的效率高于20人,3-5个精明强干且善于思考的人以开放的心态讨论,通常能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给团队增加成员的共生效果是逐步递增的,直到达到一个顶点,过了顶点之后将不再产生增效,反而带来效率递减。这是因为:

1、编辑效益随人数增多而减少,两三个人可以贡献大部分重要的观点,增加更多人不会有更多的好点子;

2、团队人数过多时,其互动效率低于小团队的互动效率。

同时,实际最好的结果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和他们带来的不同观点,以及团队管理的好坏。

4.6珍惜志同道合者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在所有事情上都与你看法一致,所以既然有人与你在最重要的方面价值观相同,也与你有实践价值观的相同做法,那就要确保与这些人为伍。

4.7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调整和相互间有主要分歧——尤其是价值观层面——要考虑是否值得维持这种关系

这个世界上千人千面,很多人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如果你发现无法与某人就价值观方面达成一致,就应该考虑是否还与此人来往。价值观不同,会导致很多痛苦的经历和不好的结局,最终还是会让你们疏离。一旦你发现这种情形,最好尽快分道扬镳。

5、做决策时要从观点的可信度出发

在一般的公司里,很多决策者或是以独断专行方式,由高层领导自上而下做出,或是以民主协商方式,由每个人分享各自观点,最终实施得到最多支持的观点。这两个决策系统都有缺陷,因为在创意择优中,是按观点的可信度高低来得出的,其中能力强的人努力解决彼此分歧,还有其他能力强的人能够独立思考事实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与能力较弱的决策者相比,要对那些能力更强的决策者的观点赋予更大的权重,给予更多的重视。最具可信度的观点来自于:多次成功解决了相关问题的人;能够有逻辑地解释结论背后因果关系的人。当给予可信度加权的观点能够正确实施并保持下去,那就形成了最公平、最有效的决策系统。

5.1采用创意择优,需要你了解每个人观点的长处

对观点的长处进行分类排序,不仅符合创意择优的需要,而且本身也必不可少。

如果你自己无法成功完成某件事,就不要想着指导别人该如何完成。一些人做事情总是不成功,却对做事的方法抱残守缺,这是一种愚蠢而又傲慢的做法。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通常并不是什么好点子。提出观点是最容易的,每个人脑子里都有成千上万的主意,但很多人还是愿意说出来与人分享,甚至激烈地捍卫自己的观点。但遗憾的是,包括你自己的很多想法在内,很多观点都是一无是处甚至有害的。

5.2关注可信度最高、与你观点不一致的人,尽量理解其推理过程

以开放的心态,与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是具有可信度的人对话,是接受教育、提升决策正确性的最迅速敏捷的方法。

要分析人们的可信度,以评价其正确观点的可能性。开放心态要付出一定代价,因此,你必须加强辨别能力,你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你在追求目标过程中所做决策的质量,做出正确决策的最佳途径,就是与其他更博学的人沟通互动。所以,你要明辨什么人的意见为判断标准,并且不断提升你的辨别能力。

你将要面临的困境在于,你既要找出事实从而有效判断,又要知道你听到的很多建议毫无价值,包括你自己的。

较可信的观点可能出自以下两种人:

至少曾经三次成功解决过相关问题;

对所得结果的因果关系分析很有道理。

做不到上述一点的人,就是不可信的。对于做到其中一点的人,可以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果两点都能做到,那就是最可信的。

若某人并没有经验,但其所讲道理似乎符合逻辑且可经受压力测试,则一定要试一试,你的成功是靠概率的。

要关注发言人的推理过程,而非其结论。在对话中,很常见的情况是,人们会分歧其结论,而非他们所得结论背后的逻辑。所以说,人们对自己的烂主意深信不疑的情形屡见不鲜。

没经验的人也不乏好点子,有时远远胜过有经验的人。这是因为,出主意的人如果经验丰富,就容易被限制在过去的套路里面。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唱出歌谱上的几个小节,你就能知道他唱得怎么样。判断某个人能不能干,不需要用太长时间。

每个人都应在表达观点时信心满满,建议不过是建议,如果你坚信某个观点就应该坚持,特别是此观点来自这方面表现优异的人。

5.3考虑好你要扮演老师、学生、同事中的哪个角色

你应该去说教、提问还是辩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面对分歧时,做事总是毫无章法,或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不去思考该怎么进行得更有效率,他们只是不假思索地表达观点、参与辩论。

要比较一下,与你存在分歧的人是否比你更具有可信度。如果你的可信度较低,你就更要像个学生一样虚心求教,保持开放心态,以问问题为主,以便了解经验更丰富的人所讲的逻辑。如果你的可信度较高,你的角色更像老师,要以阐述观点和回答问题为主。如果你们二者的可信度在伯仲之间,你应当平等、理性地进行交流。

在任何情况下,要能换位思考,通过对方的眼睛看问题,从而了解事实。任何一方都要记住,辩论的目的是找出事实真相,而不是为了证明谁是谁非,每个人都应当有义务基于逻辑和证据而转变想法。

学生理解老师比老师理解学生更重要,尽管二者都重要。当可信度低的人坚持要求可信度高的人去体谅自己的想法,甚至在尚未听到老师表达的意见时,就企图证明为什么老师是错的。这是一种落后的思维,学生要首先做到开放,只有学生先消化理解老师的意见后,学生和老师才能更充分地梳理和研究学生的观点。

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尽力了解重要的事情,还必须保持谦逊和非常开放的心态。如果你的可信度不够高,在师生关系上就应该先体现学生的姿态——保持必要的谦逊和开放。当然并不是说你不了解情况,而是你必须假定是这样的,直到你以他人视角观察了解相关问题之后。

5.4要了解人们提出意见的过程和逻辑

无论你是向谁提问,对方一般都会提供“答案”,所以要仔细考虑向谁提问。经常有人向完全没有准备或缺乏可信度的人问问题,并相信对方的回答。对自己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向你问一个问题,你首先想像你自己是否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确保把你的意见和问题给具有可信度的一方,或者你希望与之讨论的人。

让每个人都可以肆意评论其他人的观点,此举低效且浪费时间。千万不要向无关人员提出问题,更不适合的做法是把问题没有特别指向地散发出去。

提防以“我以为……”为开头的发言,因为如果仅仅是“以为”,就不一定是事实。要警惕那些“我以为……”的表述,因为很多人都不能准确评价自己。

系统梳理员工的工作记录,评估其发言的可信度,不是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随时间推移,就会有证据显示哪些人可以信赖,哪些人不可以。

5.5处理分歧务必高效

解决分歧是要花时间的,你能够想象,一旦管理不善——分歧不仅容许存在,还会被鼓励——创意择优将失效。

要知道适时终结辩论,推进就下一步措施形成共识。人们在大事方面有共识,却浪费很多小事用于细节的辩论,把大事抓好远比把小事做到极致更为重要。但如果人们对辩论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认识,还是值得辩论一番。

可信度加权可以作为工具,但不能取代责任人的决策。可信度加权的决策形成机制对责任人的决策来说,可起到补充和挑战的作用,但不是用来推翻决策的。

如果你自己没有时间全面检视每个人的想法,则要明智选取具有可信度的观点。一般而言,最好找到三个左右具有可信度的人,他们很关心能否获得最佳效果,也愿意彼此之间公开讨论分歧,让自己的分析逻辑接受问责。

若由你负责做决策,要把可信度加权后得出的结论和你自己的想法做比较。如果他们意见不一,你要努力解决分歧。如果你要认定可信度加权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在行动之前要慎之又慎。很可能你是错的,但即便你是对的,也有可能因为否决了整个程序而失去大家的尊重。

5.6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设法了解重要的事情

在各种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情形:你可以选择去要求那些与你观点不一致的人逐渐消除分歧,直到你们达成一致;或者也可以追随对方的观点,即便其想法不合理。

如果存在分歧的问题很重要,就采纳前一种方法;如果不太重要,就采用后一种方法。

每个人都应该随时随地提问,并记住自己有义务在相应讨论中保持开放的心态。把你们辩论记录下来,以便万一你们无法达成共识或弄清情况,可以把意见发给别人供决策参考。

沟通是为了获得最佳回应,故应与最相关的人沟通。与沟通对象的最相关的人是你的经理、顶头上司,以及各方认可的专家。他们受所讨论问题的影响最大,也是最了解情况的人,因此他们是你需要求取共识最重要的人。如果无法达成共识,你应该把分歧教给合适的上级去决策。

以教育或促成共识为目的的沟通,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最佳答案,故应让更多的人参与。缺乏经验、可信度不高的人不必参与决策,但如果问题牵扯他们,而你与他们观点不一致,长期缺乏理解可能影响员工的士气和机构的效率。

要认识到你没有必要凡事都做出判断,考虑以下每个人的职责及其可信度、你对问题的了解,以及你自己的可信度。不要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表态。

5.7要更关注决策机制是否公允,而非是否如你自己所愿

一个机构是一个社区,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对其人员士气高低和运转顺畅与否的考量应优先于你的看法——何况,你还很有可能是错的。当决策机制持续得到妥善管理,且建立在客观标准上,让创意择优发挥作用就比博得任何成员欢心更为重要,即便那个成员是你自己。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在开会的时候我们总要达成共识,这期我们就来说了一下达成共识的重要性以及方法,通过让可信度高的人来促成有效的决策。下期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超越分歧。

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我是南宫敏羚,关注我,和我一起开启阅读之旅,每天进步10%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