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复杂冗余、政治色彩浓郁的移民系统成为了阻碍外国企业创始人定居的路障。眼看着20多个国家用创业签证等福利吸引他们,美国恐会失去全球人才竞争中的优势。”
《福布斯》杂志今年6月刊载文章说,《为什么美国不再是全球创业家首选的移民目的地了?》
“长久以来,美国曾是创业的热土,移民的希望灯塔。如今,美国复杂麻烦、高度政治化的移民政策,阻碍了外国创始人的移民步伐,削弱了灯塔的光芒。本届政府并没有延续前总统特朗普对待移民敌视的态度,然而无论是拜登总统还是新国会都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外来人才所处的环境。”
“关于移民问题的党派之争总是使创业签证陷入困境,遥遥无期。但是,随着美国考虑如何帮助经济在疫情结束后进行反弹,这个问题不应该等得太久。毕竟,其他国家对这些原本想实现美国梦的人倒是很欢迎的。”
文章对美国创业环境的担忧不是我们要关心的。而从硅谷崛起,拜杜法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客空间、加速器等创业孵化形式的创造,不得不说,在支持创新创业方面,美国的创新力是非常强大的,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内容。“科技创新观察”今天要聚焦的是美国专注“硬科技”的众创空间TechStars。
TechStars
位居《福布斯》十大美国创业孵化器与加速器排行榜第二的TechStars,每年一到申请季,就有一大批创业团队蜂拥而至,但是据TechStars官网介绍,申请成功率不足1%。
自成立以来,TechStars已与2000多家初创公司合作。并联手跨国航空航天投资机构和咨询公司Starburst Aerospace在洛杉矶推出了一个专注于太空行业的加速器——“Techstars Starburst太空加速器”,还与美国空军、荷兰国防部、挪威国防部和挪威航天局合作运营“联合太空加速器”。
今年7月,TechStars宣布了一个新的加速器计划,即Filecoin技术之星加速器,意在孵育新一波 Web3.0 初创公司。
为促进科技创新,许多欧美国家十多年前就已经打造了各种形式的众创空间。这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平台,通过向创客提供开放的物理空间和原型加工设备,以及组织相关的聚会和工作坊,从而促进知识分享,跨界协作以及创意的实现以致产品化。
国外的众创空间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提供工具设备为主,二是以提供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为主。前者主要是为创业者们提供各种公共设备或者最新的应用软件等,这类众创空间采用资源共享的方式,为创业者降低成本,提高专业技能;后者则是利用众创空间的人脉资源和资金资源,帮助创业者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美国TechStars就是其中代表。
TechStars办公区
TechStars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目前已经扩张至纽约、西雅图、波士顿、圣安东尼奥等城市。TechStars是美国久负盛名的孵化器之一,也是美国最具竞争力的孵化器之一。TechStars创立时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善创业生态。Techstars专门致力于将公司与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初创公司联系起来,将Techstars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初创企业、导师、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进行联系并帮助他们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TechStars 现已投资了2500 多家公司,总市值超过 2000 亿美元。TechStars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运行机制。
1、关注“天使尚未注意到的项目”
TechStars通过三个月的时间对项目投资和孵化换取孵化公司约6%的股权,每期孵化项目的数量有限、投入的资金不多,但却努力给每家初创公司提供最大的指导和帮助。创始人David Cohen曾表示,“相比于数量,我们更注重质量,我们希望我们资助的所有公司都能成功。”
2、“导师制”驱动
TechStars引入导师帮助它的初创公司,确保每家公司都能获得导师的高度关注。为每家初创企业提供10名优秀的、成功的投资和管理人作为创业导师,确保他们专注于一家、至多两家公司。拒绝挂名、避免肤浅指导是Techstars的发展目标。
导师们对创业团队的产品从战略规划到实际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所有团队要经历一个月的“导师疯狂”时间,和十余位导师泡在一起,随时汇报项目进展。
3、分阶段学习计划
TechStars为创业团队制定了分阶段的学习计划。TechStars的加速器一年两期,一期三个月,由创业导师指导企业加速项目。
第一个月关注目标消费群的培养;第二个月学习完善产品和服务;第三个月练习如何向投资人展示自己的项目以争取投资;最后,在毕业前的“演示日”上,统一亮相,接受天使投资人的检阅。
4、聚焦科技型公司
Techstars资助的企业种类主要是技术型企业,Techstars曾明确表示不会考虑生物科技型、医疗、餐饮、咨询顾问公司或其他面向当地服务的企业申请。公司致力于寻找具备跨国吸引力的科技企业,同时也支持创业者跨项目申请,以便拓展更广阔的业务发展范围。
TechStars的盈利模式:
TechStars主要是用18000美金的投资基金和三个月的孵化服务获取创业公司约6%的股份,在初创企业上市或被并购时退出获利。
TechStars提供6000美金给具有优秀想法的人,在筛选申报团队时,会特别建议创业者寻找合作伙伴,在团队运营、技术支持方面保持均衡水准。每个被选中的企业最多有3个人可获得创业资金,即最多18000美金。
TechStars提供的资金不多,将更多的时间、资金投入到项目的质量和对创业团队的培养上。因此,获准加入孵化器的项目,企业创始人平均能吸引的近100万美金的投资。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成功经验:
1、TechStars最大的成功特点就是以创业导师为主的驱动模式,TechStars的创业导师数量很多,质量也很高,导师与工作人员会对孵化项目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由于拥有在共享空间中面对面工作的机会,创业团队们在进入孵化器的第一个月就可与创业导师们亲密接触,加强孵化器本身与项目之间的联系。因此在项目结束后,导师可能与各家公司紧密合作,结成战略伙伴。
导师制已经成为TechStars的企业文化。这些导师可能是企业高管或是成功的创业者,也可能是早期参加TechStars创业项目的创始人,能为新参与项目的创业者提供针对性很强的指导。
TechStars的导师制度得到了美国白宫支持,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创业美国”合伙人计划,创立“全球加速器网络”。TechStars在与其他创业孵化器交流的导师制经验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创业,吸引更多成功企业家成为创业导师,助力更多孵化器的创办和成长。
2、TechStars对入孵企业的挑选标准十分严苛,只有在全面考量一家初创公司所有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产品及服务的成熟度与发展潜力、商业模式的可行性等诸多因素之后,TechStars才会决定是否接纳这家公司。
“小而精”是TechStars所标榜的理念,只孵化最具潜力的公司、保持尽可能高的初创公司存活率,是创始人David Cohen建立TechStars的初衷。
【栗子敢言】
1、众创空间应当不仅作为一个低成本的办公场所,要增加其自身的“附加价值”,要能够结合初创企业需求提供帮助。
2、众创空间要重视创业导师团队的筛选和建设。创业导师能够帮助很多初创企业打磨产品,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用户需求,同时接触到更丰富的资源,拓宽业务的发展范围。
3、TechStars的分阶段学习计划很聚焦,能够使初创团队更专注适应市场发展,提高项目质量,推进产品完善。
4、在第三个月的学习中,培训创业者向投资人展示推荐自己的项目,这有助于企业日后更好的争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