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也不会就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弃市?

围炉观史 2021-10-21 00:19:06

作为大一统王朝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的创造者汉景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也有人说他残酷无情、刻薄寡恩,但总的来说正面大于负面,这其中汉景帝诛杀恩师晁错,是他皇帝生涯中的一个巨大污点。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王,虽假借“清君侧、诛晁错”为借口发动叛乱,但明眼人都知道其本质就是造反,更何况身为大汉皇帝的汉景帝,可明知诛杀恩师晁错叛乱的七国也不会罢兵,为何还是将其处以腰斩酷刑?

削藩猝然引发“七国之乱”,年轻的汉景帝面临危局

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三年的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登基后一方面沿袭文帝时的国策,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进一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同时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对日益尾大不掉的诸侯王实行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

自汉初刘邦分封刘姓诸侯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分封和发展壮大,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开始压倒中央,当时受中央直接管辖的郡仅为15个,占全国所有郡县的三分之一,而刘姓诸侯王加在一起控制的郡县达到三分之二。

汉文帝时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先后谋反,虽然被文帝严厉制裁,一个身死国除,一个死后封国一分为三,但此后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的矛盾越来越深,而另一件事的发生则加剧了这种矛盾。

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时,曾与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一起下棋,刘贤性格剽悍、轻佻,又仗着自己是财雄势大的吴国太子,在弈棋时不但对太子刘启态度不恭敬,而且处处争胜。刘启年少气盛哪受过这气,情急之下拿起棋盘就向刘贤脑袋砸去,没想到一下子将刘贤打死了,吴王刘濞自从儿子被太子刘启误杀后,对刘启充满了怨恨,从此称病不朝,也不遵守诸侯对天子的礼节,现在刘启当了皇帝,又要对众诸侯王削藩,吴王刘濞的态度可想而知。

御史大夫晁错在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时就是他的老师,教授刘启儒学和治国理政的学问,再加上晁错本人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所以一直以来深受太子刘启的信任,而刘启也把他当作恩师和“智囊”一般的人物,言听计从。刘启登基成为皇帝后,作为恩师的晁错也水涨船高,一路升迁做到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在朝臣中仅次于丞相、太尉,可由于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对汉景帝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他在朝廷中也有很大的话语权。

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更是忠臣,他早就看出诸侯王愈发尾大不掉,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权的统治,正如其上疏《削藩策》中所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所以他多次向汉景帝上奏各地诸侯王的罪行,请求削减封地,收回中央朝廷直接管辖,其真正目的就是削藩,改变地方势压中央的危险局面。

晁错建议强行削藩,这里面有着极大的风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诸侯王集体反叛、天下大乱,但众大臣因汉景帝宠信晁错的缘故并没有公开反对,只有魏其侯窦婴表示不同意,事后两人也因此事结下怨仇。而晁错的老父亲更因劝解无效,服毒自杀了,想用他的死来警醒儿子不要削藩,不要做断高皇帝子孙根的事,以免全家人跟着遭殃,一心忠于国事的晁错虽然伤心父亲的死去,却并没有因此退缩。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最终采纳了晁错的建议,正式发布诏令,先后削夺了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之所以把吴王放在最后削藩,一是吴王势力最大,不想第一个逼反他,二是不想给天下人留下报私怨的形象,除了削夺土地,晁错针对诸侯王还更改了三十条法令以约束他们的言行。

削藩诏令一出,众诸侯王哗然,都纷纷表示反对,不久,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首先发难联合楚、赵和胶西等七国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一时间叛军势力猖獗,震动天下。汉景帝刘启虽对诸侯王反叛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作了一番安排,但七国同时暴起却让他措手不及,在军队数量上明显处于弱势一方的朝廷陷入危机中。

因各方压力,汉景帝听从袁盎计策腰斩恩师

面对七国军队同时反叛,汉景帝在经历初期的惊慌失措之后,很快冷静下来,任命治军有方的将军周亚夫为太尉,率领三十六名将军和汉军精锐数万人迎击吴楚二十余万叛军主力,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将军栾布进攻齐地诸叛国,同时以大将军窦婴坐镇荥阳,支援和监控赵、齐两地军事。

事后证明,汉景帝先前的军事部署还是很有效的,但当时七国叛军兵精粮足、势力强大,且来势汹汹如惊雷闪电,而朝廷方面准备不足且兵少,完全处于弱势、不利的处境,对于能否战胜七国叛军谁都没有把握,汉景帝虽然人前镇定可心里也完全没有底,毕竟刚即位才三年,对处理如此大的乱事完全没有经验,汉景帝的犹疑让晁错的政敌看到了除掉他的机会。

御史大夫晁错是削藩的坚定支持者和推行者,而吴楚为首的七国叛军也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造反,在晁错的政敌们看来,晁错就是导致诸侯王反叛甚至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

晁错作为汉景帝的老师,深得汉景帝的宠信和重用,在一些国家大政上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朝廷制定的政策和法令无不受到晁错的影响,这必然侵犯了其他公卿大臣的权力和利益,很多大臣都对晁错不满,但出于汉景帝对晁错的信任,他们也无计可施,可现在晁错强行削藩引发了诸侯王叛乱,一些大臣就忍不住了。

与晁错有仇怨的魏其侯窦婴,一直都不满汉景帝对晁错的过分宠信,再加上他本身反对强行削藩,应该缓缓图之。为了除掉晁错,他将吴国前丞相袁盎推荐给汉景帝,汉景帝召见了袁盎并向他询问退七国叛军的计策,袁盎也是对晁错强行削藩不满的大臣之一,他认为吴楚七国之乱不足为患,献策说:“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兵不血刃。”汉景帝听完后默然良久,决定牺牲晁错一人以换取诸侯退兵,于是封袁盎为太常,让他秘密出使吴国。

除了窦婴、袁盎,汉景帝母亲窦太后一直以来信奉黄老之学,对晁错主持改革政令和强行削藩也很不满,逼汉景帝杀晁错,以平息众诸侯王之怨。不久,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又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汉景帝因受各方的压力,同意了陶青等人的联名奏章,此时的晁错大夫还在忙于削藩平叛事务,对此毫不知情。

汉景帝先是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等车马行到了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御史大夫晁错宣读了腰斩的诏书,就这样,汉初著名政治家、一代忠臣晁错,因主张削藩落得被腰斩弃市的可悲下场,晁错死时还穿着准备上朝的朝服。

晁错被杀七国叛军不退反进,汉景帝追悔莫及

主张削藩的晁错虽然死了,但七国叛军并未因此撤军,反而认为汉景帝软弱无能,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吴王刘濞更以为探清了朝廷的虚实,肆无忌惮自称东帝,与西汉长安政权分庭抗礼,拒绝接见朝廷使者袁盎。

朝廷这边,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汇报完之后,汉景帝向他询问晁错大夫被杀,前线将士有什么议论,你是怎么想的?邓公起初不敢言语,汉景帝好像知道他有所顾及,让他直言就行,说错了也不会降罪于他,邓公说:“前线将士对晁错大夫的死大多抱有同情,认为他死得冤。”邓公自己则认为:诸侯叛乱,清君侧只是借口,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平息,汉景帝深以为然,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汉景帝给邓公升职不仅表达了对他秉公直言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汉景帝对杀恩师晁错一事的反思和愧疚之心,甚至追悔莫及。后悔当初没有顶住各方的压力,明知就算杀了晁错七国叛军也不会撤军,但当时袁盎的计策确实给了汉景帝抓住最后一只稻草的希望,万一计策真的奏效了呢,可惜最后还是赌输了,汉景帝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个杀恩师、杀忠臣的恶名。

晁错之死让天下人看清是非对错,叛军败局已定

晁错的死让很多人感到不值,是汉景帝及朝廷下的一招臭棋,不但向七国叛军示弱,而且打击了已方的士气,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汉景帝和朝廷来说,为了平叛大局牺牲晁错一人,这样的选择不难作出,吴楚七国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汉景帝杀了晁错,代表着朝廷有了悔过及和平谈判的诚意,同时也堵住了七国造反的借口。

其实对于大多数汉朝老百姓来说,朝廷削藩也好,吴楚七国叛乱也罢,只是统治高层的政治斗争,只要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们是无所谓的。现在朝廷方面已经杀了主张削藩的晁错大夫,吴楚七国仍然不肯撤军继续反叛,而一旦战争扩大影响最大受害最深的却是老百姓,天下人自然也就看清了谁对谁错,站在了朝廷正义的一方,失去正义性又丢掉民心的七国叛军最终只能以失败收场。

果然,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初期虽然看起来势力强大,但朝廷同仇敌忾以义击暴,先是梁王刘武坚守睢阳,吴军受阻无法西进,接着太尉周亚夫截断吴楚大军粮道,之后坚守数月不出,在吴楚叛军求战受挫且粮草耗尽时,率领大军出击一战大败吴楚叛军,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平定了七国之乱。

小结

汉景帝在位期间无论创造了多少功绩,杀晁错都是他一生无法抹杀掉的污点,晁错忠心皇帝没错,主张削藩也没错,可当他的行为危及到国家稳定的时候,自然而然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然而晁错大夫的死并不是没有价值的,汉景帝明知杀了晁错,七国叛军也不会就此罢兵,仍然腰斩晁错踩着恩师的尸骨收拢了天下万民之心,以义击暴以雷霆万钧之势,仅用三个月平定了吴楚七国叛乱,唯如此,才能告慰晁错大夫的在天之灵,晁错才能真正死得其所。

17 阅读:13704
评论列表
  • 2021-11-05 21:58

    用完了,留着也没有用,不如趁势杀了呗。

    何处寻你 回复:
    这跟惠文王杀商鞅一样 杀了你们老贵族没有骑兵的理由 敢起兵灭了你
  • 2021-10-21 01:23

    师出有名,以有道伐无道,七王成无道无名之师

    青青子衿 回复:
    以君杀臣,从未听说臣子找君主报仇的[得瑟]刘启是君,吴王是臣[笑着哭]
    青青子衿 回复:
    春秋战国那是天下混茫一片礼乐崩坏之世。你可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谓不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谓不孝[得瑟]
  • suzaku 25
    2021-10-22 05:48

    大众即蠢者的集合,历史朝历代,包括现今也是,并非学历高低,而是思考。 高祖定分封,天下从之,景帝削藩,符合朝廷利益,不符合诸侯利益,也让百姓不明,这是当时大势。 七王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借口发布靖难檄文公告天下。要知道,汉初诸侯势力非常庞大,所有诸侯联合在一起甚至比朝廷还要强大,晁错不死,其他诸侯摇摆不定

    心有猛虎 回复:
    诸侯就想说一句老子就不是朝廷一员吗,需要的时候把他们扔出去守土开疆,等人家把矿挖好就来收果子要脸不,如果朝廷利益就是皇帝利益那么就不要怪别人想当皇帝,本质上还是股东分赃不均罢了,真正的大众百姓作为利益本身有什么蠢不蠢的。
    郭大少 回复: 心有猛虎
    本来就是工具人,全天下都得为皇帝服务。
  • 莫忘 24
    2021-11-14 12:26

    古代联军有几个最终胜利的[得瑟]

    纸船 回复:
    孙刘联军
    郭大少 回复: 纸船
    孙刘联军主力很明确,孙是主力挡住,刘是辅助。
  • 2021-10-21 15:42

    农场里面的牛马内心支持谁真的很重要吗?

    不动根本 回复: 静水流深
    牛是主人买卖,放牧的也是主人解雇。你是智商不行,别说话了吧
    静水流深 回复:
    那牛马没办法买卖了,古代的牛市马市都要关门了[呲牙笑]
  • 基连 19
    2021-11-06 15:12

    晁错的步子走的太急,也缺乏谋臣的自保意识,树敌过多。金庸写韦小宝跟康熙在朝堂上就削藩一唱一和写的很好,正确的玩法。

    围炉观史 回复:
    削藩太急,明于大政,昧于人情世故,说的就是晁错
    Wwww 回复:
    康熙也是少年性子,其实他完全可以等吴三桂死了在削,
    Wwww 回复:
    康熙也是少年性子,其实他完全可以等吴三桂死了在削,
  • 2021-11-15 13:34

    马嵬坡兵变不和这异曲同工吗,借口都没了,你不退兵不是清君侧了而是造反。景帝会后悔?

    用户24xxx52 回复:
    袁盎就是这么想的除掉政敌他也就离死不远
  • 2021-11-19 12:44

    本来大家都不站他这边,杀了之后有一半站他这边了

  • 2021-10-21 11:53

    跟民心没太大关系,还是吴王太菜了

    骷髅 回复:
    七国联盟想想,各怀鬼胎,不团结
    win10客户端 回复:
    不菜又能怎么样又不是一条心
  • 葫芦 13
    2021-11-16 20:19

    有没有价值是事后总结,杀了有可能一丝有价值,就做了。

  • 2021-11-18 07:16

    有些人就是要以死来明志明理明礼明义,帝王哪有对错之分?一句平反说的轻巧,人死还能复生?唯有虚名留后人。

    月煷守护 回复:
    人过留名青史了,你还想要什么,真正有权的人就在乎这个了,
  • 2021-10-25 14:42

    开始不该听他的,后来不该杀他

    用户92xxx83 回复:
    削藩是皇帝的意思,发现反弹那么大背锅的是晁错
    月煷守护 回复:
    其实这样也不错的
  • 2021-11-14 23:04

    诛杀晁错,那些观望的诸侯至少是中立

    围炉观史 回复:
    朝廷的态度很重要!
  • 2021-11-28 10:44

    杀完对方就理屈了[呲牙笑]

  • 2021-12-03 16:56

    晁错自寻死路,他首先提出要杀袁盎,犹豫之下,袁盎得知找窦婴让景帝召见他,才招来杀身之祸。如果他不提要杀袁盎,已经罢官在家的袁盎怎么可能反戈一击?[得瑟]

    围炉观史 回复:
    君不密则失臣,袁盎有内部消息
  • 2021-10-21 02:09

    还是推恩令旗高一招

    用户10xxx61 回复:
    主父偃还不是挂了,淮南吴国又反
    郭大少 回复:
    问题是诸侯王嫡长子势力完全盖过其他诸侯王子,要不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诸侯王肯把蛋糕分给其他兄弟??
  • 2021-10-21 16:50

    背锅侠

    围炉观史 回复:
    确实
  • 2021-10-24 01:28

    威胁宗室的和谋反的宗室,我都杀。

    再冲一冲 回复:
    你不就威胁宗室了,自己杀自己?[笑着哭]
    围炉观史 回复:
    狠人
  • 2021-11-12 16:54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围炉观史 回复:
    恩,出师必有名
  • 2021-11-14 18:50

    所以说前期的几位汉家天子,都都薄情寡恩的主

    山大留学生 回复:
    造谣少帝不是惠帝亲儿子才恶劣吧,真是造反的死罪这伙人,杀老婆具体咋回事无法考证了
    郭大少 回复:
    汉文帝其实算二代
    围炉观史 回复:
    对百姓好才是大爱
  • 2021-11-17 17:01

    推恩令做到让西汉以强而亡

  • 2021-11-22 11:09

    为了取得道德制高点,为了团结人心[得瑟]知道吧[得瑟],如果不杀晁错,其他诸侯人人自危,朝中大臣也会人人自危,晁错这个人人缘很差的[得瑟]

  • 2021-11-22 13:01

    嘴炮的“强者”,只会叫嚷削番,对削番后的反叛毫无对策,杀了安抚的那些准备“跟风”的藩王不香么。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1-11-29 16:31

    让其出师无名,古代起兵是需要个正当的理由的[得瑟]

    发明之王 回复:
    士兵想为啥而战,晁错人都死了,还打什么?所以都无心恋战,必败无疑
  • 2021-12-03 01:06

    杀晁错 七国师出无名了

  • 2021-12-13 02:10

    汉景帝就是一个小人,为什么要虐杀!周亚夫无罪也被它冤杀

    爱你一生一世 回复:
    功高震主算不算罪?[吃瓜]
  • 2021-11-15 12:32

    中国古代,联军一般代表着失败。后世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类都是一样的。

  • 2021-12-18 13:51

    汉朝的人,充满活力,思想开放,纳百家学说。

  • 2021-11-18 10:57

    如果实在没办法确实要杀的话,直接斩手嘛,没必要搞腰斩。

    索莱尔 回复:
    为何不是斩脚是斩手,不要别人吃饭吗?
    君子坦荡荡 回复: 索莱尔
    [呲牙笑][呲牙笑][点赞][点赞][点赞]
  • 2021-11-21 06:00

    削藩策其实就汉景帝的意思,只是用了晁错的手!

    翠祥玉苑 回复:
    说对了一半。汉景帝只是削藩,但没考虑清楚用什么方法,怎么削。具体实施是晁错自作主张。
  • 2021-11-27 21:25

    给七国刘姓宗室一次生机,若罢兵,七刘可活;不罢兵,诛,并子孙谪贬。

  • 2021-11-29 11:55

    晁错死的又不冤枉,光会喊口号,叫他办事了说你先上我殿后。

  • 2021-12-02 16:22

    反正没啥用,杀杀开心

  • 2021-12-14 21:37

    梁王刘武将军周亚夫赴汤蹈火[点赞][点赞][点赞]

  • 2021-12-28 18:24

    削藩得慢慢来,汉景帝七国之乱,明朝靖难,清朝三藩之乱,都是太着急了。

  • 2021-12-31 07:52

    要不是梁王刘武,就直接崩了,景帝比他爹差太多了。

  • 2021-12-31 16:58

    他不知道,他傻。杀完后,发现是别人唬他的就气急败坏,后悔不已。

  • 2021-11-28 11:55

    都是刘邦的好儿孙哪!

  • 2021-11-30 14:09

    司马昭也知道杀了成济也不会改变弑君篡臣的名声,那为啥还是要杀成济呢[得瑟]跟晁错都一样

    用户10xxx61 回复:
    成济铁憨憨中了贾充道
  • 2021-12-01 11:19

    让七国没了口实

  • 2021-12-02 08:58

    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

  • 2021-12-09 01:30

    大义啊,诛能还反就用武啊!汉高祖分的天下,到你手上就 收回?

  • 2021-12-18 12:53

    形势所迫不得不杀,但是诛老师家三族就过分了!

  • 2021-10-22 18:44

    还是腰斩

    用户10xxx13 回复: 围炉观史
    如果杀了,刘鼻的行为就是明目张胆的反贼。不杀,刘鼻就是清君侧
    围炉观史 回复:
    离间刘氏宗亲罪名很大的
  • 2021-11-06 20:17

    太强势,各种条条框框

  • 2021-11-26 14:51

    所谓一蟹不如一蟹 井帝的水平,跟他爹比就太逊了。

  • 2021-12-12 11:19

    生性薄恩寡义

  • 2021-12-13 18:54

    西汉前几个皇帝一个赛一个凉薄寡恩

  • 清君侧,君侧以除,你在打,道义就在皇帝这边了

  • 2021-12-23 18:17

    说白了臣子都是皇帝的工具而已。

  • 2021-12-30 12:45

    要是朱允文也学一下景帝,还有他四叔什么事?

  • 2021-12-30 19:50

    占领道德高地[横脸笑][横脸笑]

  • 2021-11-29 13:48

    诸侯王打的旗帜就是杀晁错清君侧,汉景帝杀了晁错等于砍掉了诸侯王们的旗帜,堵死了诸侯王们的借口,让他们变成彻彻底底的造反,这样汉景帝就站在了道义的高处。

    刘强 回复:
    [点赞][点赞][点赞]
  • 2021-12-01 16:59

    慌了而已,希望安抚叛军,至少也可以缓和攻势

  • 2021-12-07 23:49

    反正是背锅的,还能让领导出事?

  • 2021-12-11 05:07

    杀了晁错,收拾诸侯就是平叛,不杀没有借口削弱诸侯。。

  • 2021-12-15 22:07

    汉景帝杀了晁错天下没丢,明惠文帝不杀齐泰黄子澄给了朱棣清君侧的借口丢了天下!杀是为了堵反王悠悠之口,占领法制道德高地,坐实反王谋逆叛乱之罪!

  • 2021-12-16 04:01

    恩将仇报说的就是他这种人,周亚夫最后也莫须有的给杀了,刘启就这德性

  • 2021-12-16 01:00

    断其后路,为国而杀。

  • 2021-12-16 00:14

    重点不是要不要杀,而是杀的意义。杀晁错是大势所趋。朝廷内外都把叛乱的原因归到晁错身上,汉景帝再强硬也不能顶着全国的压力保晁错,即使刘邦在世也不行。晁错必死。晁错死了才能稳定全国人的心,让他们看清楚藩王叛乱为的不是清君侧,而是要夺皇位。你可以说汉景帝刻薄寡恩,但他的政治手腕不比刘邦差多少,为后继之君扫平障碍这点来看,汉景帝的政治能力比汉武帝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