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一位来自湖南邵阳的网民“无助的百姓”在中国政府网发帖求助说,他们隆回县北山镇石矿村村民,现在还无法享受快递进村的服务,村里年轻人大多不在家里,老人领快递需要来回走6公里的路,极不便利。去代收点取快递,一个快递还要付费3元,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这一类问题。
湖南邵阳这位网民说出了很多农村老人的心声。快递不进村,老人不会骑电动车,也没有年轻人可以求助的话,只能自己走着去拿快递,确实很不方便。
从根本上说,这就是一个经济成本的问题。相比城市人员密集,快递量大,现在很多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严重,本身就没有稳定的客源,有上网购物习惯的老人也是少数,快递件少利薄,再加上农村的人住得比较分散,派送成本高,体量小的快递企业自然没有动力布局到农村。目前能进村的,除了中国邮政这样的国企,也就是顺丰、京东这样的大企业。
此前青岛也有村民反映类似问题,媒体在采访时,平度有个快递网点的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如果有一个快递从广东发到平度某村庄,快递到达青岛市分拨中心后,再派送到乡镇网点,最后到收件人手中,全部流程下来,一件快递的派费在1元左右。如果这件快递只配送到乡镇,约有两毛钱的利润,如果送到村里,不仅不赚钱还要亏钱。
赔钱的买卖,自然没人愿意干,也就造成了不进村的困境。也有人说了,如果每单多加点运费,你看给不给你送。
但问题是,人们上网购物,图的就是价廉物美,如果运费贵了,网购性价比减弱,村民肯定不愿多掏钱。
关键是看成本谁来承担。如果快递企业不肯让利给派送链条的末端,这笔钱势必会转嫁到村民身上。政策上可以统一严禁快递二次收费,但无利可图的代收点也可以撂挑子走人,村民的选择会更受限。
现实中,不少地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有了一些解决方案。
比如很多地方会设置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由村里设置公益岗,或者网格员帮忙把快递送到家;
村里小卖部小商店成为代收点,老板隔段时间就去镇上统一拿快递,然后收取一点费用,虽然违规,但村民们也认了;
还有的地方探索把乡镇客运站改造成“共配驿站”,由公交车辆配送快递;或者购物时直接选择顺丰、京东或者邮政这几个能送到村里的快递公司。
经常听各地政府部门表态,要尽快突破快递进村的现实瓶颈,打通最后一公里。
资料图。图文无关。
这种表态,是将快递送到家门口,视为跟修路通水通电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理应提供的公共服务。
然而,如果没有公共投入,只停留在对企业的督促和喊话上,就很难推进。上文提到的专门为收快递设置“农村公益岗”,是个不错的解决思路,但也只有经济比较富裕的农村才做得到。进村公交车兼职送快递,大都也需要政府在场地、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如果财政投入有限或者没有,“不进村”局面的改善,可能得看农村的消费潜力有多大。
在企业经营者看来,老人便利不便利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而是快件的量能不能上去,派送成本能不能下来。
如果有很多年轻人回到农村生活和创业,将网购的习惯带到村里,最后一公里的快递服务很快会跟上。但这个可能性,比政府加大投入要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