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网友举报信息发布举报答复书。答复书中称,9月27日收到关于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的举报。经核查,因举报内容基本属实,决定立案调查。
百雀羚作为老牌国货品牌,一直深受很多消费者信赖。如今,却被曝出化妆品添加禁用原料的丑闻。
此事迅速登上热搜,引发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强烈质疑,这无疑是对品牌声誉的严峻考验。
然而,来自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基本属实”的通报,却并没有让此事盖棺定论。
百雀羚很快也发声回应,称被指违法添加的禁用原料为“圆叶牵牛提取物”,但该原料在2021年5月26日才列入禁用目录,而在加入禁用目录后,百雀羚的相关产品就调整了配方,从此并未添加,所以被举报的违法添加事实并不成立。
如果企业的说法属实,被举报的只是一款产品,而且这款产品还是2021年之前的,那么拿后来的标准去追究之前的产品,就有些冤枉。
不过这是一方说辞,未必就是真相。比较来看,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的答复文件,比较笼统,给人的感觉是该公司生产的所有化妆品都涉嫌添加禁用原料。
那到底是百雀羚在狡辩,还是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的答复太过简单,引起了误解?
按照通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9月27日就收到了举报,到11月14日确认举报基本属实,决定立案调查。
那么值得追问的是,对举报线索的核查,为何长达接近两个月时间,到今天才正式立案调查?对举报内容的调查,为何反馈的是“基本属实”的模糊结论?
事实上,违法添加涉及的是具体哪款产品,添加了哪种禁用原料,有何危害,这些关键性的信息,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其举报答复并未公开回应,相关信息还是由百雀羚主动提及。
企业的针对性回应,难免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本着对消费者负责考虑,相关信息理应由更具权威性的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公开。
从这点来看,有关部门的舆情应对工作,明显还有提升的余地。
因为如果真的只是一款产品存在争议,那目前的回应,会引发对企业品牌的整体质疑,可能令企业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百雀羚的最新辩解,不少网友基于其国货品牌的身份而力挺,甚至有网友质疑,这是针对民族企业的一次别有用心的恶意抹黑。
优秀的国货品牌,当然值得大家珍惜。但需要指出的是,化妆品直接和消费者的皮肤接触,如果存在违法添加,就不只是简单的虚假宣传问题了,它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实质性的健康伤害。
事关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管是国货还是外来品牌,都应该一视同仁地严格对待。在查清真相之前,上升到民族企业的高度讨论,甚至动辄祭出阴谋论,这只会让问题失焦。
总之,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不管是不是国货品牌,都应该一以贯之地严查严惩。
同时,互联网时代,网络的放大镜效应,会让企业陷入被动局面,市场监管部门面对举报线索,更应该审慎调查,加强和企业的沟通,避免冤枉任何一个企业,别让合法经营的品牌蒙受不必要的舆论危机。
当务之急,是尽快查清真相,及时回应消费者的关切和疑虑,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企业经营和市场秩序负责。
唯有如此,才能巩固市场监管体系的公信力,并促使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