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本科生与教授母亲同发论文,压力给到了两所大学

细心爱娱乐 2024-11-19 19:04:52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该校环境与资源学院21级本科生宋某某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她本人是第一作者,她母亲李某某是第三作者。李某某是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而论文第二作者系李某某指导的研究生。

该网友质疑母女联合发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中间是否有猫腻。媒体介入报道后,浙大表示暂不了解情况,已反馈给领导;鲁东大学则回应称,学院已经关注到此事,将会进行调查,肯定会客观公正对待。

压力给到了两所大学。现在很多人问,母女合作发表论文,到底合不合规?

有人说,两届诺奖得主居里夫人和女儿伊蕾娜,曾被当做母女合作研究的典范,两人曾在1925年合作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研究内容与发射性有关。既然她俩可以合作发论文,宋某某和李某某为啥不可以?

的确,包括母女关系在内的直系亲属,是否可以合作发表论文,目前并无明确规定。

除毕业论文外,浙江大学并没有针对本科生论文具体怎么发的学术规范;针对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学术规范,在“论文署名规范”中也只是提到,不得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署名、共同署名论文不得未经合作者同意单独署名等。

鲁东大学在该校学术行为规范中明确,合作成果应按贡献大小原则确定署名先后、合作成果出版应注明各自承担的内容等。

理论上,宋某某和李某某母女合作发表论文,并没有违背各自所在学校的学术规范,但不代表这里面就没问题。

按照一般的学术论文发表流程,从投稿到发表,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撰写论文前还得进行各种反复的试验。

这篇论文发表于2022年4月,也就是说,相关实验可能在2021年甚至更早时间进行。

然而宋某某是浙大2021届本科生,她上半年得参加高考,下半年刚进入大学,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繁杂的实验和论文写作中吗?

更何况,这篇论文是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要求肯定比一般论文更高。

如果宋某某确实参与了大量实验研究,主导了论文的写作方向,配得上第一作者的署名,我只能夸她一句“学术天才”了。

可惜我上知网查了下,以她名字署名的论文,仅有这一篇。刚进大学就有大作,如今快毕业的她,就没别的学术成果了?

反正不太合常理。尤其考虑到,论文的二作还是其母亲的研究生。一个研究生在本次科研中的贡献,不如刚上大学的本科生,可能性有多高呢?

而对“学二代”裙带关系的质疑,舆论从来就没间断过。在2022年年初,我国知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的女儿,被曝在美国上高中期间,和在美国西北大学当教授的母亲合作发表了数篇论文。

虽说他女儿只是三作、四作和七作,但部分论文发在《自然》等顶级期刊上,当时也是引发了不少质疑。

饶毅教授回应说,论文是在她女儿进入耶鲁之后一年才发表的。很多网友并不买账,因为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时,只要提供实际参与课题研究的证明,就是个很大的加分项。随着时间流逝,有关争议也就不了了之了。

从表面上看,母女、父子等直系亲属合作发论文,没什么不可以。国际上也没有类似回避规定,但有一些通行原则,比如在投稿和论文发表时,声明作者之间的亲属关系,各自主导的内容等,方便期刊进行审查等。

国内在这些通行原则上,做得本来就不够好。再加上论文背后还隐含着很多上升路径,比如可以通过论文,获得自主招生的保送名额;然后再获得名校的保研名额、奖学金名额或者申请国外大学的敲门砖等。

有巨大利益,监督又不够充分,难免让人怀疑背后藏污纳垢。

高校师生权力之间的不对等,也让这种操作显得过于容易。之前就有大学教授说过一些“内幕”,导师手握“生杀”大权,论文“一作”该给谁,常常是他们说了算。

论文真正的贡献者,被迫为他人作嫁衣裳——只要他或她还想毕业,还想待在学术圈里,就不敢轻易得罪导师,只能接受这种不公正。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大学本科生和她的教授母亲合作发表论文,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是货真价实的“学术天才”,还是名不副实的“学二代”?但愿浙大和鲁东大学两所高校给出的答案,不会让人失望。

0 阅读:5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