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孩子因为心爱的玩具丢了而嚎啕大哭;
或者因为和朋友闹别扭而闷闷不乐。
孩子因为作业太多而满脸愁容,甚至哭闹不止;
或者因与小伙伴发生争执,气得小脸通红,怎么也不肯去上学。
……
这些闹情绪的现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遇到这种情形,亲爱的朋友您是怎么看的呢?
有的朋友可能心一软,好吧,有求必应。
有的朋友可能相反,你闹情绪,我还有脾气呢,转身不理他,走了。
从教育的角度,孩子闹情绪可以理解,但产生情绪的根源——问题还得解决。
二
我们先来看情绪。
《黄帝内经》中提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但如果这些情绪过度或持久,就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黄帝内经》中还提到解决的办法: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让淤滞发泄出去,打开通道,情绪就能疏解了。
所以,闹情绪可以,但要找到正确的宣泄途径,要告诉孩子:
哭哭鼻子,发发脾气,都是可以的,但不允许伤害他人和自己,也不能摔东西、破坏公物。
三
那么,大人可以如何科学地指导孩子宣泄情绪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哭哭鼻子,发发脾气。
可以试试运动法。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不妨带他们去户外跑跑步、打打球、打打儿童沙袋,让汗水带走烦恼。
或者试试画画法。
让孩子拿起画笔,在画纸上自由地挥洒,把心中的情绪都画出来。
还有音乐法(现在流行音乐疗法)。
听一首喜欢的歌,或者自己唱出来,都能让心情得到舒缓。
深呼吸与冥想。
教孩子学会深呼吸,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让心灵平静下来。
这种方法在《父母的觉醒》里有推荐,我自己也一直用来调心,简单有效,适合在家随时练习。
当然,也可以试试写日记,把心里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情绪宣泄方式。
四
此外,还可以教孩子学会用ABC理论自我疏导。
A代表事件,B代表对事件的看法,C代表由此产生的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并不是由事件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决定的。
所以,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引导他们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也许就能找到不一样的答案和心情。
五
情绪调整好了之后,我们更重要的是直面产生情绪的背后问题,去解决问题。
情绪是情绪,问题是问题,一码归一码。
闹完情绪后,仍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是因为和朋友吵架而闹情绪,等心情平复后,就要思考如何与朋友沟通和解,修复关系;
若是因为学习上的困难而情绪低落,那就要制定计划,攻克难题。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一次次情绪的起伏中学会成长,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不断进步。
六
教育就是,闹情绪可以理解,但问题还得解决。
当我们遇到孩子闹情绪时,请先收起你的不耐烦和批评,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感受,找到正确的宣泄途径,然后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宣泄途径,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我们才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