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目前科技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渐变好,人均寿命也在逐渐延长。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可如今,我国城乡居民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岁。这也正是从侧面证明:生活水平的改善对人体寿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很多人的正常温饱已经得到满足,越来越多人开始考虑“养生”,希望自己能够长寿、颐养天年,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其实,若想长寿,并非难事,但是需要从日常做起,持之以恒。长寿的主要秘诀在于:“管住嘴,迈开腿”。下面,我们就先来详细讲讲,如何“迈开腿”。

首先,迈开腿并非只是常规的跑步、跳绳等运动,一些简单的动作坚持时间长,也能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例如伸懒腰。
很多人在长时间肌肉紧绷、过度劳累的时候会不自觉伸懒腰,其实这是机体在“自我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
在伸懒腰的过程中,人体处于伸展状态,且大部分肌肉会收缩,肌肉在伸缩的过程中可以缓解疲劳感,起到自我放松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人在累的时候会选择伸懒腰的原因。
并且,伸懒腰的过程中,机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有所加快,能将血液快速输送到心脏、大脑等部位,起到提神醒脑的效果。
这一动作不仅有利于体内血液回流,对机体免疫力的提升也有益处,还能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因此,即使伸懒腰只有短短几秒,也属实为一个不错的“长寿动作”。
但是伸懒腰也有动作要领,例如“伸”的过程中手臂要抬高,腰部绷直,四肢尽量向远处伸展,这样可以运动机体的大部分肌肉。

在伸懒腰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状态。例如伸展时深吸气,使全身紧绷;懒腰伸完后身体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此时可以呼气,使更多氧气进入机体,有利于气体交换。随着呼吸,肌肉不断张弛,能使锻炼效果事半功倍。
其实,“深呼吸”也属于一个养生长寿的动作。经常深呼吸,对肺部、呼吸道等部位的健康都有益处。
在深呼吸的过程中,能有效增加人体内氧气含量,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经常深呼吸,不仅能提高肺部功能,还能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例如肺炎、肺气肿等。
经常深呼吸,会使人体内肺泡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心肺功能,对肺活量的提升也有益处。如果长期深呼吸,还能提高肺泡弹性,使人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御能力提升。
若是心肺功能不佳,可能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出现异常,容易诱发哮喘、肺气肿等疾病。因此多进行深呼吸,能有效改善呼吸系统健康,降低此类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如果患有哮喘,也能通过经常深呼吸的方式进行调理。

因此,平时有养生想法的人们可以选择经常进行深呼吸。深呼吸时应用鼻子慢慢吸气,直至感觉腹部慢慢鼓起;之后再进行呼气,呼气时选择慢慢呼气,感觉腹部不断回收,这样可以使体内的浊气缓慢排出。
每次进行深呼吸练习时,建议吸气后停留1~2秒钟,之后再呼气。每天早晚可以各进行一次深呼吸训练,每次训练做5~6组深呼吸即可。长此以往,对健康大有裨益。
此外,“搓脚心”也是一个不错的长寿运动。

为什么人体这么多部位,偏偏选择搓脚心呢?这是因为脚心对于人体来说,类似一个枢纽通道,很多器官的健康都能通过脚心反应出来。
人的脚心共有60多个穴位,而人的五脏六腑在脚心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因此五脏六腑是否健康,都能通过脚心判断一二,而通过“搓脚心”,也能对人体各部位的健康起到一定的调理效果。
经常搓脚心,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加速血液流动,协调各脏腑之间的关系。并且,人体每天站着、运动,脚的活动量很大,经常搓脚心,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的疲劳感。
若是人体长时间劳累,可能导致机体血液循环不佳,影响代谢。此时适当搓脚心,能改善脚部肌肉的疲劳,促进乳酸等有害物质的代谢,加快脚部血液流动,带动全身的新陈代谢,促进排毒。
定期搓脚心还能起到助眠效果。若是失眠、烦躁、睡眠质量不佳,可以通过搓脚心的方式对脚底穴位进行刺激,从而反射到大脑皮层,达到助眠效果,提升睡眠质量。

当然,搓脚心时,也有几点注意事项,例如:搓之前可以将手心搓热,再用手心搓脚心,搓到脚掌发热,效果更为显著。一般每天睡觉之前搓5~10分钟左右即可,长期坚持,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若想养生长寿,“迈开腿”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迈开腿”除了伸懒腰、深呼吸、搓脚心这几个比较轻松的动作以外,跑步、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运动时,也需按照合理的方式运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若想长寿,每天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体需要进行不断的新陈代谢,若是运动量过少,身体血液循环速度过慢,会影响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与“长寿”这一理念只会背道而驰。
因此,在养生的过程中,人们需要进行一定的体力运动。而运动,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科学的时间进行分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曾经针对“最佳运动周期运动”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示:若是进行中等到活跃的休闲活动,则每周运动时间在“7.5-15小时”的人,死亡率比较低。由此,研究院也将此时间范围称为“最佳运动周期”。

研究过程中,团队还发现:若是进行跑步或是羽毛球、网球等球拍运动,对死亡率的降低有明显的益处;其次,打高尔夫、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降低也有一定好处。
因此,建议人们在平时要“迈开腿”,每周可以进行7.5-15小时的运动锻炼,配合进行一些养生动作,如伸懒腰、深呼吸等,对寿命的延长有很大的益处。
讲完“迈开腿”,再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正确、健康的“管住嘴”。

首先,若想长寿,就要多喝水。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体占比中,水分占70%。而人体每天不断的新陈代谢都需要水的支持,因此,人是离不开水的,水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在2023年1月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表示: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肺病等疾病的发病几率,还能延长寿命。

相关数据表示:目前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人每天饮用的水量不符合饮水建议。正常情况下,女性每天需饮用1.5-2.2升水,男性饮用2-3升水,其中包括直接饮水或是进食富含水分的食物。
因此,建议想要养生的人们,每天从多喝水做起。正确饮水能加速体内毒素排出,促进代谢,对长寿有百利而无一害。
除了多喝水以外,平时还需避免错误饮食,例如高盐饮食。

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同,有些地区的人可能吃饭口味比较重,所以做菜时会加很多盐。其实偶尔这样吃对身体的影响不大,但是长期如此,可能会“酿成大祸”。
频繁高盐饮食会导致钠离子摄入过度,造成人体内水钠储留、机体代谢速度减慢。长此以往,体内血容量增加,血压值也会不断增高,对血管健康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引发高血压。
另外,人体内钠离子含量过高,也可能影响骨骼健康。例如在肾小管重吸收的过程中,尿钙排泄量增加,导致钙元素过度流失。这种情况下,可能使人体骨破坏增加,易诱发骨质疏松等疾病。
因此,建议每天摄入的盐含量小于5克,避免高盐饮食。

除此之外,保持合理的碳水摄入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2003~2014年,美国科学家针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质量与人体寿命息息相关。
研究发现:若是晚餐吃精制谷物、土豆等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可能增大糖尿病死亡风险;如果晚餐摄入水果、全谷物等高质量碳水化合物,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有些人在减肥的时候会提倡低碳水饮食,导致很多人误认为:多吃碳水化合物不仅会长胖,对身体健康还有害处,其实并非如此。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为机体提供能量,若是长期保持低碳水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机体无力,出现精神不振、容易疲惫等症状,甚至造成酮症酸中毒。
因此,若想长寿,建议平时保持合理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多吃苹果、梨子等水果;青菜、白菜、西兰花等蔬菜;燕麦、红薯、小米、玉米等全谷类食物。
保持合理的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不仅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对神经系统、心脏等部位的健康也有一定的益处,并且能延年益处,为养生长寿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若想上述,需要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管住嘴、迈开腿,多运动,控制好饮食,从多方面入手,这样才能调理好身体,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黄晶. 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N]. 医师报,2023-05-25(B02).
【2】孙亮,黎健.中国人类健康长寿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基础科学,2021,23(05):1-9.【3】朱德珍.健康长寿应学会算大账[J].江苏卫生保健,202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