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学习历程中,恩师曾着重强调,中医方剂蕴含着独特的灵性。学习方剂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药物记忆,而要深入领悟其核心精髓,如此才算真正学透。
今日便来介绍一剂经典名方 —— 镇肝熄风汤,它在小儿抽动症的治疗中颇具成效,犹如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其基本组成为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此方能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治小儿抽动症之阴虚阳亢症。
案例
曾有一位11岁的小男孩,近段时间频繁出现摇头、耸肩、甩手等抽动表现,且伴有烦躁易怒、面色红赤、口唇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经仔细查看,患儿舌红少苔,脉象弦细数。
依据其症状体征,开具了镇肝熄风汤加减方:在原方基础上加麦冬、石斛。

患儿服用三剂后,抽动症状有所缓解,烦躁情绪也减轻了些。三次诊断后,家长反馈改善明显。持续服用一个月,患儿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学习生活,后续应家长要求调理脾胃与身高。
这其中的医理值得深入探究。
舌红少苔提示阴虚内热,脉象弦细数表明阴虚阳亢。抽动症状正是邪热的外在体现,因阴虚阳亢致肝风内动,故而出现这些表现。而邪热根源主要在肝脏,肝主风,肝阳上亢则易引发肝风内动。同时,阴虚致使津液不足,从而出现口唇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再看方剂配伍,怀牛膝引血下行、滋补肝肾;生赭石镇肝降逆;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滋阴潜阳、镇肝熄风;生杭芍、玄参、天冬滋阴清热;川楝子疏肝理气;生麦芽、茵陈、甘草调和脾胃。

这十二味药构成治疗的基本架构。加入麦冬、石斛后,进一步强化了滋阴的功效。
诸药相互协作,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共同发力,逐步消除肝脏的阳亢之火与阴虚之热,有效治疗患儿的抽动症状,镇肝熄风汤也因此在小儿抽动症阴虚阳亢症的治疗领域熠熠生辉,为患儿的健康带来希望与曙光。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