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两个月,军校还热不热!

三剑客 2025-04-08 20:51:19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记得二十几年前,笔者考军校的时候,那个时候竞争真是激烈。光体检面试的人,都是乌央乌央的。当时家人就感慨,这军校咋这么热呢?为啥大家都愿意报考军校呢?

说起这份热爱,笔者记起了另外一件事。说的是这两年某家庭三个兄弟高考成绩都很牛,高考分数最低都在670以上。这些分数,国内任何一所985大学都可以选。

而报考志愿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安排三个孩子都报考了军校。录取结果,老大以697分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军事类专业;老二以715分上了国防科技大学;老三以679分考上了陆军工程大学。

一时间,网上对于这个母亲的选择和安排,争吵了起来。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而反对的理由,就是觉得妈妈太过自私,为了给家里省几个学费,断送了三个儿子的前程,是一个失败的选择,选了一个不太热门而且逐步变冷的职业。

如何去看孩子和母亲的选择,我想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思考和评判,毕竟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这个事情引起的原因,其实也是人们对军校的认识发生了改变的原因所致。

而这个选择如果放在十几年前,相信绝对会得到一片的支持和点赞。但是现在,这个本应得到支持的选择,却收获了这样褒贬不一的评价,也着实让人唏嘘。

所以网上有一种观点,说以往军校很热,热了几十年,但是这些年军校遇冷了,似乎不是很热门了,而他们的依据就是录取分数线。

以江西为例,国防科技大学2020年的录取分数为632分,2021年为613分,2022年为593分,2023年的投档线为595分。2024年历史类最低分为579分,物理类最低分为554分。

仅从分数来看,这整个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于是有人就说,录取分数线的下降,其实就是因为报考人数少了,不热门所致,就是变冷的最直接的证据。

与所谓的军校变冷相对应的,或者说很多文章标题里都会说的,就是警校变热。很多媒体在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把两个事情合并在一起说,用警校的热,对比军校的热,其用意和落脚点不言而喻。

而他们说警校变热,主要依据还是录取分数线问题。网上资料显示,2024年江苏警校的录取分数线普遍较高。例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历史类专业组最低录取分数为608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为577分,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为572分,郑州警察学院为611分,江苏警官学院为606分。

2024年四川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显示出显著提高。理科方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男生调档线为638分,女生调档线为652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男生调档线为621分,女生调档线为631分。文科方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男生调档线为592分,女生调档线为614分。

一个分数线在下降,一个分数线在提高,一高一低就让人觉得警校热军校冷,觉得似乎现在的考生更喜欢警校而不是军校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

资料显示,2024年北京军校招生分数范围在525分-642分之间。其中男生录取分数范围在525-642分,女生录取分数范围在528-637分。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4本科提前批分数文件显示,警校男生录取分数范围在460分-607分之间,警校女生录取分数范围在558分-637分之间。

如果单从录取分数线讲,北京地区男生录取分数线无论是低分还是高分,都高于警校;而女生的录取分数线,高分和低分军校和警校持平。考虑到军校和警校中,男生数量占比,到底谁热谁冷,恐怕一个简单的录取分数线是无法确定的。

至于所谓的降分和涨分,笔者认为仅凭一两年、某个地方的变化就断定冷热,显然也不科学。毕竟会有学科、需求等方面的调整,都会影响录取分数的分值。这往往也是一个学校根据国家和职业建设需要做出的调整,和冷热无关,是正常的调整和完善,更不应该赋予其他的含义。

所以网上的所谓军校冷、警校热的说法,只是一种个人的观点和判断而已,并不代表国家的指向和导向,更不代表大部分家长和考生的想法。换句话说,这只是一种临时、偶然的现象,绝不是持续的、长期的措施。也许,明年军校的录取分数线就上去了,难道我们就说警校不热了,军校变热了吗?未来无论分数线是高还是低,是增还是降,该报考什么就会报考什么,影响不大。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和以往的热度相比,军校的热度的确无法和以往相提并论,军校也不是很多学生的头号选择。究其原因,无非这样一个理由。

一是随着国家建设的调整,在高考时可供大家选择的方向、学校、职业等都更多更丰富了。可选的学校增多,学生也就那样多,自然不可能一直保持以往的热度。

二是符合军人职业化建设需要。目前,军人职业化建设逐步深入,军官队伍逐步稳定发展,每年退役的人数相对减少,自然需要招收的人数也就减少。而且直招军官、文职人员的出现,也让大家的从军梦有了新的选择,军校也不是唯一的途径。

三是选择更趋理性。笔者报考军校,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军校在费用、就业方面的优势。而这些优势,随着社会发展,随着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还有免费定向生等的出现,考生可选择的太多了,显得不是很重要。此外随着家庭收入增加,家长不再看重免费不免费,看重的是专业和就业,考生和家长的价值观变了。而与其他院校相比,军校这方面的劣势被凸显了。

四是观念更加现实。比如同样是就业,军校毕业后是需要二次就业的,未来到底去哪也不宜硬。但是上警校,就没有这样的担忧。虽然毕业生进入公安系统是“逢进必考”,但是各地警校的入警率高达95%,基本上还属于“包分配”。从就业成功率角度讲,从就业的稳定性讲,警校更实惠。

再比如工作环境,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军人可能要被分配到边远地区,条件艰苦,管理也很严格。而警校毕业的话,大多能回到家乡工作,生活更稳定些,下班后生活也更自由。这么一对比,也许热度降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等等吧。

原因都很现实,也都能理解。毕竟一考定终身,一次选择就决定未来一辈子的命运,所以慎重理性也是必然的。

对于报考人数、分数线方面的变化,对于所谓的冷热现象,笔者认为不用过度担心,也无需焦虑。

一方面,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选项多了,选择就多了。另一方面,这样的冷热现象让选择更趋于理性、自愿,把真正愿意从军的人选到军校来,对军人队伍建设是个好事。最后,随着军人职业尊崇氛围的逐步形成,随着军人待遇的逐步丰厚完善,军人职业优势和吸引力并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检验中,也注定会吸引更多考生的目光。热度不会减少,只会保持、延续。

当然,我们不能说选择了警校不选军校,就是如何如何。哪个职业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但是不希望过度解读或者随意解读这些正常现象,不要服赋予正常的选择、调整其他的含义,进而对考生产生误导、误读,让考生和家长可以理性思考、科学选择。

不期待军校或者警校一直大热,也不相信会一直变冷,有热有冷,有冷有热,最终回归的还是一个理性的区间。

当然,以一个考过军校的退役军人角度讲,考军校挺好,欢迎大家来军营。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