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突发!接连10余人确诊!小心被“栓”上

杨明杰医生 2025-02-20 18:03:47

不知道大家看到没有

前几天话题#23岁小伙每天超8小时赶论文血栓了#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

今年1月初,江苏南京某高校23岁小伙因左下肢肿胀、疼痛前往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左侧股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

图源:南京晨报

小伙表示自己临近毕业,连续数周每天久坐超8小时赶论文,缺乏活动且饮水不足,“我平时确实很少运动,尤其是最近,除了睡觉、吃饭、上厕所,几乎都在坐着。”目前,经抗凝治疗和介入手术,小伙病情得以控制。

【这样的案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女子崴脚静养一周后引起肺栓塞

75岁老人心腿动脉多处堵塞命悬一线

男子连续开车10小时差点截肢

尤其是这些人群很容易被“栓”上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增加长时间卧床、久坐不动或缺乏运动肥胖导致血脂异常

__

一不留神坐久了都有可能引发血栓

!可千万不能大意!

1、血栓会出现在哪里?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血栓在静脉和动脉里都可能出现。

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

一般发生在下肢的静脉血管,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沉重、静脉曲张、皮肤瘙痒,甚至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堵在肺部=肺栓塞

下肢的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流移动堵住肺动脉,形成肺栓塞,造成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命。

堵在心脏=心梗

心梗是指心脏血管被血栓阻塞,造成心脏缺血坏死。

堵在大脑 =脑梗

脑梗则是颈动脉或颅内血管堵塞,导致脑缺血,即通常所说的中风现象。

2、血栓哪些人更高发?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8类“易栓体质”人群尤其要注意:

1.静脉曲张患者,血管曲张血流速度缓慢容易瘀滞;

2.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病患者;3.老年人、孕产妇、肥胖人群;4.长期吸烟者;5.经常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或常出差需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者;6.特定家族病史人群(如某些遗传性血液疾病等);7.确诊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8.外伤、手术后卧床,使用特定药物或治疗手段人群(如长期服用雌激素、避孕药或化疗患者等)。

3、哪些信号提醒你有血栓风险?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发展到一定时期就有可能引发血栓。一旦下肢出现毛细血管扩张、青筋明显、血管鼓包、酸胀水肿等症状时,我们就应该引起重视,避免进一步发展为深静脉血栓。

肢体肿胀与疼痛

肢体出现不明原因的肿胀疼痛,尤其是单侧肢体,可能是血栓堵塞血管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所致。我们可用卷尺测量比对两侧肢体大小。

皮肤温度升高/皮肤发红

触摸肢体时,如果感到皮肤温度升高,这是由于血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所致。当血栓导致血液淤积时,皮肤则会发红或发紫。

呼吸困难、胸闷心悸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如呼吸频率加快、喘息等,很有可能是血栓已经堵塞心肺血管。一旦发现这些信号要及时干预。

4、日常如何预防血栓?

想要保护我们的血管,日常可以这样做:1.定时活动:

如果需要长时间坐着工作,建议每坐一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

2.踝泵运动:

踝泵运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方法。平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都可以练习。

3.合理饮食: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坚果等。

4.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血栓的疾病。如果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应与医生密切沟通,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