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还是扛不住了,公开表示想和中国谈谈,此话一出,国内鹰派炸开了锅,毕竟就在半个多月前,他还在信誓旦旦地推行加税政策,声称这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关键一招。
可如今,面对美国国内经济数据的一片惨淡,特朗普似乎开始动摇了,但中国这回还愿意相信他吗?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从2025年1月20日正式开始,而2月作为他任内的首个完整月份,经济数据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月通胀增幅大幅超出预期,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超0.8%,年化通胀率逼近5%,远高于市场预期的3.5%。
这些数字背后,是美国经济在关税政策高压下的真实写照,特朗普团队一再强调,加征关税能刺激国内生产、减少贸易逆差、让制造业岗位回流美国。可现实却是,企业在关税成本的挤压下,要么选择涨价转嫁给消费者,要么削减产量保利润,结果就是通胀高企和需求萎缩的双重打击。

美国不少汽车制造商们就抱怨,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价格因20%的关税大幅上涨,生产成本随之水涨船高,最终只能让消费者为新车多掏腰包,可消费者也不是傻子,钱包瘪了,自然就少买东西,经济循环就这样一步步被拖入泥潭。
更别提就业市场了,特朗普承诺的“制造业复兴”还没看到影子,倒是服务业因为消费疲软裁员不断。2月非农就业数据只新增了8万个岗位,远低于预期的15万,其中不少还是临时工。
讽刺的是,特朗普的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支持者们还在社交媒体上欢呼,说这是“关税大胜”的证据,可除了这些忠实信徒,经济学家、企业家,甚至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都没人相信美国经济能在特朗普的关税牌上翻身。

所以特朗普现在也坐不住了,3月27日,他在白宫记者会上罕见地放低姿态,说“对取消中国商品关税持开放态度”,还愿意和中国谈谈怎么取消3月初的加税命令。此话一出,外界一片哗然,毕竟一上台就喊着要“教训中国”,如今刚过两个月就改口了,难免会被人视为服软。
但特朗普也没办法,通胀高企,民怨四起,企业叫苦不迭,连共和党内部都开始有杂音,前财长姆努钦的顾问公开说:“这关税政策弄得一团糟,比我们想的还严重。”华尔街更不客气,3月中旬道琼斯指数跌了1200点,分析师直呼“特朗普衰退”的风险在逼近,面对国内压力山大,特朗普不得不调整策略,想靠谈判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他急着谈,不是他仁慈,而是他没辙了。

那面对特朗普抛来的谈判橄榄枝,中国要不要接住呢?短期看,取消关税当然能减轻双方压力,尤其是对美国消费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可长远看,中国没理由在这个节骨眼上急着妥协,特朗普越着急,越说明美国的手牌在变少,而中国的选择却在增多。
要知道,美国经济越虚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就越深,20%的关税听着吓人,可美国超市里还是中国货占了大半,这不是中国强迫的,是市场规律,所以中国完全可以稳住,等美国自己扛不住。

更重要的是,如今全球市场格局变了,欧洲、日本、东盟这些地方对中国敞开怀抱,美国的单边主义反而给了中国更多空间,再加上特朗普的政策翻来覆去,今天加税明天谈和,谁知道他下步怎么走?中国没必要跟着他的步子乱跑。
说白了,特朗普急着加税又急着谈和,暴露的不仅是美国经济的短板,还有他自己的底气不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信息来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特朗普:愿讨论取消此前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问题》
财联社:《“特朗普解放日”倒计时!高盛拉响警报:美国经济衰退几率飙升至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