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谈“孔乙己的长衫”,认为不用脱下长衫能成功,只有1个办法

盛朋评社会 2023-04-23 23:42:04

余华是中国先锋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早期的作品比如《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唤》、《世事如烟》等,以其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不同主人公的境遇,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他后来创作的长篇小说《活着》、《兄弟》等,也以精炼幽默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成为当代文学精品。

作为余华的好友,莫言曾给他一个准确的评价:

余华是一个具有很强理性思维能力的人。他清晰的思想脉络借助着有条不紊的逻辑转换词,曲折但是并不隐晦地表达出来。

这是余华思维能力的特点,也是他作品的一个特点。与莫言长篇大论式的语言和隐喻的表达相比,余华的语言经常是很简洁的。比如他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故事虽然曲折,时间跨度虽然很长,却只有短短的十来万字。甚至有不少章节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可以说达到惜墨如金的程度。文章写得复杂很容易,写得简练却很难。读余华的小说,你感觉不到“废话”,也感觉不到有什么难以理解之处,只觉得痛快淋漓,但读完之后,令人回味无穷。

余华的思维特点,决定他看待问题时很通透,别人通过复杂语言才能解释清楚的事,他往往能给出一个简洁的答案。读者评价他的文风曾开玩笑说:“他把痛苦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

换言之,他的故事看似沉重,却是通过幽默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整体的风格显得轻松明快。

前不久,余华在某大学参加演讲,有同学就“孔乙己没有取得成功,是因为脱不下长衫”这个话题向他请教。

余华的回答同样干脆利落。

01余华谈《孔乙己》,不愧是小说里的经典

余华与鲁迅一样是浙江人。两人的文风有相似之处,第一是关注现实,第二是语言简洁有力。

当有同学向余华提出“孔乙己长衫”的话题时,余华首先认为:这就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孔乙己》是一部伟大小说。这类小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难诠释,不会让人一下明白作品的意涵。往往经过很多阅历之后,读者才能接近鲁迅先生的主旨。鲁迅小说的这个特点很明显。

但余华又认为,鲁迅先生的小说“又是很容易诠释”的。因为他的语言非常简练,往往用寥寥几笔就能把人物刻画出来,这是一种高明的写作手法。以《孔乙己》为例,它的开头不同凡响,写得是鲁镇酒店的格局,直接点明“长衫”与“短衣帮”的区别:穿长衫的人,都是坐在隔壁房间里坐着喝酒,穿短衣服的人,都是站在酒店柜台的旁边喝酒,但是孔乙己呢?

是唯一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

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即便对于余华这样悟性很高的人来说,也需要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余华自称,他30多岁时再次阅读《孔乙己》,对小说的“开头”又有了新理解,感慨万千。

余华说:

鲁迅先生真的是了不起,他一下子把孔乙己那个社会地位,以及当时的等级制表现出来了……

在余华看来,“长衫”与“短衣帮”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层次、文化水平。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他自认为比“短衣帮”的水平、地位高些,但是他能力有限,不允许他坐在隔壁房间里喝酒,而是不得不与穿短衣服的人为伍,这就造成孔乙己的矛盾、困惑。在这里,“长衫”成了一个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事物,穿在身上很别扭,但又脱不下,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

02“孔乙己的长衫”为何成了一个梗?余华的回答干脆利落

经典之所以经典,就在于经典里的主人公属于“典型人物”。别林斯基在论述“典型人物”时有一个著名论断:就是在同一个人身上,能看到多数人的影子。以《红楼梦》为例,林黛玉、薛宝钗等人,之所以成为“典型人物”,就在于生活中有类似性格的人物。

因此,当我们阅读《红楼梦》时,就对林黛玉、薛宝钗等人感到很熟悉,仿佛曾经在我们身边生活过一样。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鲁迅先生的小说也是这样。比如《阿Q正传》里的阿Q,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或多或少带有点“阿Q精神”。经典引人深思,这也是它的艺术魅力。

对于为何“孔乙己的长衫”成了网络上一个梗?

余华并没有从别的方面来分析,而是指明它是一个“就业问题”。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小说作家,余华毫无疑问是关注现实的,他说:今年有1000多万大学生毕业。与过去相比的一个特点是,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很多,这就造成工作岗位方面竞争激烈。

余华举了一个例子。

他给自己的学生召开了一个小说研讨会。有几个文学杂志的主编前来,其中有一位是《当代》杂志社的主编,主编告诉余华,《当代》杂志社今年计划招聘6位编辑,但出人意料的是,前来报名的竟然有6000多人,并且大多数是硕士、博士以上学历的。这让《当代》的主编很惊讶,6000多人竞争6个岗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具有本科学历的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

这个事例令余华很感慨。因为像杂志社这样的单位属于“清水衙门”,以前那些具有高学历的人往往骄傲些,基本上没人去应聘。居然有6000多人竞争6个人的位置,可见竞争多么激烈。

在余华看来,“孔乙己的长衫”成了网络上一个梗、一个热议的话题,其原因就在于此。

03如何让“孔乙己不用脱下长衫”就能成功呢?余华:办法只有一个

高等学历的人相对普及,就势必造成一个现象:竞争激烈!一个学生具有专科文凭,假如录用单位要求本科文凭,专科生就没机会;本科生已经是一个庞大群体,当求职者都是本科生时,本科生也就没有优势;另外诸如硕士生、博士生,在高等学历人群中也是一个庞大群体。换言之,穿着各种“长衫”的人很多,所谓的“长衫”已经不是区分不同学历、水平的标志了。

余华还谈到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在选择职业时,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在有些岗位上,虽然招聘单位要求求职者具有一定学历,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实用不着这样的学历。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有同学是硕士生毕业,他应聘到一个岗位上,忽然发现他的同事竟然是专科生,甚至拿着与他一样的工资。这毫无疑问,就会对他的心理平衡方面造成一定的冲击。

换言之,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是专门、专业的技术岗位,其实大多数岗位并不一定必须是具有高学历的人才能胜任,一个专科生,甚至一个中学生就能胜任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这个状况,也应该是当代大学生们在求职时应该了解的。类似的例子很多,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职业是每一个年轻人走出校园后面临的人生选择。职业选择好了,人生就有基本保障。人人都希望选择一个好职业。在谈到“孔乙己脱下长衫”的话题时,余华讲述了自己的职业历程。

年轻的时候他是牙医,但他不喜欢这个工作,老是想着换工作。他看到文化馆的人很清闲,于是萌发了到文化馆工作的想法。但去文化馆必须有一定文化或文学上的成绩,这促使他开始文学创作。当时余华也没什么经验,写一篇小说寄出去,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杂志社退回来。

余华锲而不舍地写,稿件总算被杂志社看中,有一次接到通知,要他到北京改稿,这令他十分高兴,连忙买火车票北上。编辑给他的意见是,文章的结尾要光明些,不要这么沉郁。余华当即表示,别说结尾了,就算整个小说都是光明的他都能改写好。于是,余华在很短时间内就修改好了小说,令编辑感到很惊讶。因为也有别的作者来改稿,有时候半个月还没改好。

这说明,余华很聪明。

在北京改稿的时间很短,但编辑鉴于他从南方远道而来,建议他去北京的景点到处逛逛,余华当然求之不得,在北京游逛了很长时间才回去。经过山东的时候给他爸爸买了好几只烧鸡。

从那以后,余华的写作水平日渐成熟,稿子也发表地越来越多,他如愿以偿,调进了文化馆里。

文化馆的工作很清闲,有一次他决定晚两个小时去上班,谁想去了后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的。

余华说,那时候物质贫乏,有文化或者有高等学历的人是少数,城市与农村的分野很明显,农村人口虽然多,但都安于耕种。就算城市里的工作和生活也很缓慢,没有什么竞争压力。

但现在不同了,物质的发展,居民普遍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余华说:

让孔乙己不用脱下长衫的话,唯一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经济要处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

在余华看来,过去生活节奏慢,信息不发达,居民都比较安于现状。因此,只要自己有想法,文化水平稍高的人,就比较容易走向成功。就像他自己能从一个牙医调到文化馆工作一样。

而在物质发达,工作和生活节奏快的时代,居民的文化水平和学历普遍得到提高,借用一句流行的话语方式来说就是:大家的学历都高了,就相当于大家的学历都不高。换言之,大家都穿上“长衫”,“长衫”也就没有太多价值了。这决定了,如果你放下面子,脱下“长衫”,放低求职要求,则容易成功;如果大家“不愿意脱下长衫而能成功”,那就是经济更加快速地发展。

结语

对于“孔乙己脱不脱下长衫”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孔乙己应该脱下长衫,有人认为孔乙己不该脱下长衫。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不外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是从自身找原因,比如竞争激烈,如果你的技能足够优秀,还是能够脱颖而出。假如没有脱颖而出,脱下长衫未尝不可,因为现实中有其他收入可观的工作可做,这取决于自我的认知;从“客观”来说,就是余华说的“经济高速发展”,在“不脱长衫”的情况下提供更多与“长衫”相符合的职位。

换言之,“孔乙己脱不脱长衫”成为一个话题,这属于“就业问题”。

要让“孔乙己不用脱长衫而能成功”,解决的办法是:

经济的高速发展。

余华根据自己对鲁迅小说《孔乙己》的认知,以及自身的职业经历和从身边朋友获知的信息,谈了对“孔乙己脱下长衫”这个话题的理解。他没有很深入地谈下去,但给出的答案清楚明了。

作为一个作家,余华既有感性思维也有理性思维,在这一点上莫言的评价很准:他有很清晰的思维脉络!

0 阅读:72

盛朋评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