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与王崇秋旧影
很难想象86版《西游记》拍摄时,竟然只有一台摄影机。摄像师王崇秋用这台摄像机拍出了经典。
另外王崇秋与导演杨洁是夫妻,他竟然比杨洁小了14岁,两人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呢?
01王崇秋的成长历程1943年,王崇秋生于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
他家里兄妹四人。母亲因为有大骨节病丧失劳动能力,50年代他父亲又因病去世,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姐姐身上。
因此,少年时的王崇秋很懂事,受家庭条件的限制,15岁那年他就退学了,后来进入宋埠镇一家国营汽修厂当学徒工,每个月挣十七八块钱,对于王崇秋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最起码能够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在工厂里工作一年后,部队来厂里征兵,王崇秋报了名,这改变了他的命运。
王崇秋参军时
那时候王崇秋是十分幸运的,厂里只有一个征兵名额,由于技术员工资不低,所以没有人报名。王崇秋抓住了这次机会,给厂里说:“别人不报名我就报吧!”结果厂里很欢迎他去当兵,当王崇秋离开后,厂里还给他评了个“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把奖品和奖状送到了他家里。
1960年,王崇秋光荣入伍了,他被分配在空军后勤,从此后由宋埠镇来到了北京,负责管理航空器材。部队的生活很不容易,而管理航空器材更加不容易,有时候王崇秋要一个人出差,押送航空器材,这时候就得小心翼翼,确保航空器材的安全。正是在部队期间,暴露了王崇秋对文艺的喜爱。
他当时是部队宣传队的主力,排练个话剧,组织和合唱队,王崇秋都积极跑在前面。那时候部队离天桥很近,每逢星期天的时候,王崇秋就喜欢到天桥转悠,看杂耍的,演曲艺的,他都很感兴趣。
在北京当兵期间,培养起了王崇秋对文艺的热爱。那时候王崇秋看了很多电影,秦怡、王晓棠、祝希娟等演员都是他喜欢的。除了喜欢看电影外,王崇秋还格外喜欢看电视,部队食堂里有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机,第一次看到时王崇秋很惊讶,心想,这个小盒子怎么能演出图像来?
正是从这台小电视里,让王崇秋了解了电视台。也许是巧合,在部队工作四年后王崇秋面临转业,他当然不想走,痛哭流涕的,鉴于他在部队工作可圈可点,因此领导商议后把他分配到了中央广播事业局。应该说,这是王崇秋命运的的另一次转折,他做梦也没想到能进电视台工作。于是在1965年,王崇秋脱下军装,正式成为北京电视台(后来的央视)的一名员工。
02与电视艺术结缘初次进入电视台一切都是新鲜的。王崇秋有管理航空器材的经验,因此对于电视器械并不感到陌生。他抱着进入一行热爱一行的目的,准备在电视台好好工作。后来他被分配在摄像科当摄像。
青年时期的王崇秋在电视台做摄像
对于这个安排,王崇秋很满意,摄像是一门艺术,电视台播放的画面都是摄像机拍摄的,这个工作很有趣。面对机会,王崇秋决定紧紧抓住,但他对摄像技术毫无经验,也不懂理论知识,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去学习专业技术和知识,没有专门教授摄像的专业,王崇秋只能自学。
由于摄像科的人少,还要经常进行大型节目的转播,因此他必须尽快熟悉业务,独当一面。王崇秋每天七点半前就去上班,一边学习一边熟悉机器。镜头的推动依靠摄像机底下的云台,掌握好镜头运动的节奏,才算摄像的基本功,因此他每天第一件事要的就是连推云台的基本功。
60年代的时候,电视节目还没有录像一说,都是排练一下就直播,很紧张,因为一旦出错就会让观众看到。
渐渐的,在别的技术人员帮助和他刻苦的自学下,王崇秋对摄像工具的运用逐渐变得熟练了。
那时候摄像科的业务繁忙,体育节目、少儿节目、文艺节目等等,工作量相当大。由于王崇秋反应快,几乎拍过了全部节目类型。尤其是反应快,比如一个现场镜头,哪个市民的情绪好,导演一声令下,摄像就得给出画面来,抢拍、抓拍,必须到位。王崇秋渐渐成了业务骨干。
多年以后王崇秋说;
正是因为这些难得的过往经历,才让我后来具备了拍摄《西游记》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摄像,让王崇秋认识了杨洁。
03结缘杨洁1966年春天,王崇秋第一次见到杨洁。
青年时期的杨洁(右)
那天他从走廊经过,看到一位烫着短发的女同志快步从身边走过。
那时候烫头发的人还很少,这给王崇秋留下了深刻印象。
渐渐地两人有了合作机会。
那时候王崇秋的设想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出去录制节目的时候,杨洁给了他不少指导。
青年时期的王崇秋与杨洁
与杨洁熟悉后,王崇秋渐渐认识到杨洁是个敢说敢做,敢于承担责任的人。这对于王崇秋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总觉得她与别人不一样。这让他渐渐对杨洁有了好感。也许是缘分,有一次王崇秋到绒线胡同的四川饭店吃饭,点的是麻婆豆腐和夫妻肺片,谁想杨洁也在那里,点的是一样的菜。第一次在电视台意外的地方遇见,两人都赶到很亲切,就合在一起吃饭。
与杨洁接触多了之后,王崇秋渐渐发现,他们两人对各种事务的看法经常保持一致,这是很难得的。
那时候王崇秋住在宿舍里,吃食堂。也经常到别人家蹭饭吃。有一次他去杨洁家吃饭,杨洁把家里最好的一双筷子给王崇秋用,谁想他说:“这样滑的筷子能夹东西吃吗?”王崇秋性格直来直去,令杨洁无语。但她也了解了王崇秋,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有一次还给他打了毛衣。
杨洁出生于1929年,比王崇秋大了14岁。两人的交往几乎遭到身边所有人的反对,理由是两人在一起不合适。领导们三番五次地找他们谈话。对于王崇秋来说,那种阻力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这却坚定了王崇秋与杨洁交往的心,只要两人真心相爱,一切都不成问题。
04合作拍摄《西游记》在王崇秋和杨洁的一生中,拍摄《西游记》是两人最重要的合作。
1981年的11月份,央视副台长洪民生对杨洁说:“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
杨洁当即回答:“有钱就敢,有什么不敢的?”
洪民生决定让杨洁拍摄《西游记》。
对于杨洁和王崇秋来说,这次合作就开始了。
那时候有人说王崇秋是“妇唱夫随”,他一笑了之罢了。
拍摄任务下来后,杨洁和王崇秋每天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西游记》。
拍摄《西游记》是很不容易的,80年代不像今天,影视业十分发达,那时候电视剧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拍摄这样的古典名著,更是需要慎之又慎,因为没有经验。《红楼梦》已经由王扶林负责拍摄,剧组有强大的红学家顾问班底。但是《西游记》剧组没有这样的顾问团。
一是《西游记》的故事没有太大争议。二是专家们在学术上专业,在拍摄电视剧上确实给不出什么意见。一切都需要杨洁自己取摸索。虽然她很有自信。但进入拍摄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是演员怎么找?其次是外景地怎么选?另外《西游记》需要大量的特技镜头,在当时技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这些特技怎么制作?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幸运的是,夫妻二人一个是导演,一个是摄像师,两人无论在家庭中和工作中都可以随时探讨。这是杨洁热爱的事业,也是王崇秋热爱的事业,正是因为二人的兴趣一致,所以才能走到一起,并一起拍摄《西游记》。
杨洁与王崇秋在《西游记》片场
《西游记》的拍摄工作千头万绪。一旦进入工作,杨洁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作为剧组的摄像师,同时也作为杨洁的丈夫,除了本职工作外,他还要处处为杨洁考虑问题,当好她的“贤内助”。
杨洁的身体不好,因此家务活都是王崇秋承包的,不让杨洁操心。每次出发到外地去拍摄,王崇秋总是安排好家庭琐事,打包好行李,准备好杨洁吃的药。在王崇秋看来,杨洁是个“大事不糊涂,小事糊涂”的人,假如你不给她准备好,她可能就忘记了。
有一次剧组在外地拍摄,转场时王崇秋一再嘱咐杨洁,不要把包忘了,杨洁一再表示忘不了。可等到了地方后,王崇秋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包,结果还是被杨洁给忘了。那时候长途跋涉不容易,没法回去找,也只能这样了。久而久之,王崇秋知道杨洁的心思不在这些杂事上,也就不再摆脱她管理这些琐事了,而是自己亲力亲为,在后面为杨洁打点好,时间长了,剧组的人给王崇秋起了个“大衣柜”、“护理工”的外号,每次听到别人的调侃王崇秋只是一笑,在他看来:
照顾她,就是我应该做的事。
05一台摄像机拍出《西游记》那时候,拍摄《西游记》的技术条件很简陋。为了追求真实感,剧组提前到各地采景,因此拍摄时,剧组人员要抬着行李翻山越岭,非常辛苦。更为关键的是,当时剧组只有一台摄像机。
很难想象那么多镜头都是用一台摄像机拍摄出来的。摄像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一个人物的表演和形成画面,经常需要从各个角度来拍摄,现在的技术条件先进,因此可以用多台摄像机进行拍摄,但在80年代不行,《西游记》剧组的那台摄像机,需要变换着花样拍摄。
因此剧组想了各种办法。比如遇到拍摄角度问题,剧组就登梯子、爬房顶,或者自制升降机、跷跷板,甚至用人抬着梯子拍摄,总而言之,为了拍摄出优美的画面,剧组可谓想尽了办法。
拍摄《智激美猴王》那一集时,有一个公主骑马追兔子的镜头,王崇秋扛着摄像机在前面跑,后面有两个技术员抬着录像机在后面跑,摄像助理也抱着监视器跟着跑,杨洁追着监视器跑,中间还有一群人拉着电线。
那时候的机器都是分体的,许多机器组合在一起才能拍摄,因此遇上这种奔跑镜头时,就只能让分体的各个机器都跟着跑。
因此,那时候的摄像不仅是个技术活、艺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另外还有,在摄像的过程中要随时聚焦、变焦、跟焦,有时候掌握不好技术,就得重新拍摄。技术条件的简陋,也是导致《西游记》拍摄好几年的原因。但《西游记》剧组的人员硬是用这些简陋的技术拍出了经典。
总结对于杨洁、王崇秋夫妇来说,《西游记》是二人和剧组共同努力的结果。拍摄前25集时,杨洁50多岁,拍摄续集时杨洁已经70岁。在某种程度上说,杨洁这个名字已经与《西游记》紧密联系在一起。
王崇秋比杨洁年龄小,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王崇秋和杨洁都是相互配合,杨洁的事情多,王崇秋就主动承担起家务活,令杨洁专心工作。杨洁感激王崇秋对她工作上的包容和生活上的照顾,而王崇秋也敬佩杨洁的敬业精神,心疼她,珍惜与她生活的那些岁月。可以说,正是二人对电视艺术共同的爱好,才让两人走到一起,在生活中成为伴侣,在工作中成为同事。
2017年4月15日,杨洁去世,王崇秋深情地说道:
你走以后,我总是看着你的小桌子,一看就是半天……旁边的小桌子上有瓜子,有茶。可现在,这些东西都摆在这里,你却不在了……要说的太多了……下辈子,我还给你当摄像……
正是在夫妻二人以及剧组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经典的86版《西游记》。
而杨洁和王崇秋二人的忘年恋,也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