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陈先生,今年32岁,因为平时工作压力太大,所以很喜欢吃一些辛辣刺激、口味重的食物来缓解压力,平时也不怎么运动,上班在公司坐着、下班在家坐着。
他的妻子比较注重养生,提醒他清淡饮食、多出去走走,但是他没当回事,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每次上大号都很困难,在厕所腿都蹲麻了都没有用,仔细想想,好像平均10天才大便1次。
其实这种情况多半是便秘了,因为长期不运动、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肠道蠕动减慢、体内津液缺失,所以导致排便困难、大便又干又硬。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便秘的类型有很多种,有些朋友在不清楚自己便秘所属类型的情况下,就去吃一些能够帮助通便的药。
比如,有的朋友属于冷秘,却一直在吃大黄、番泻叶等具有泻热通腑功效的药物,然后就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你可别觉得这是“好事儿”,这样可能会导致便秘进一步加重。
为什么呢?
虽然中医上有个说法是“非寒不泻”,但是寒凉类的泻药用的太久了,会让肠道过寒。就拿冬天的水会凝冰来打比方,寒重后肠道里的水液就会凝结成冰块,流动的津液变少,冰块越来越多,肠道越来越窄,最后堵死,进而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弄清自己的便秘类型是很重要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医便秘类型中,常见的热秘,这是因为热气聚积在大肠导致的便秘。
那么,热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1.大便又干又硬,难以排出;
2.小便时间短、颜色深;
3.身体发热、面红耳赤,常有心烦的感觉;
4.总是口干舌燥,想喝水,伴有口臭的现象;
5.有时会有腹胀、腹痛的感觉;
6.舌体偏红色,舌苔黄腻等。
如果我们便秘的时候有这些表现,就有可能是属于热秘。
针对热秘,今天给大家解读一张古方子——调胃承气汤。它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主要药物组成也很简单,只有3味药:大黄、炙甘草、芒硝。
调胃承气汤的服用方法,是要先煎煮大黄和炙甘草,煎煮完毕后去掉药渣,然后才放芒硝,再用小火慢慢烧开趁热喝下就可以了。
这张方子里,大黄是主力军,它是泻下通便的一把好手,就像一个发起进攻的将军一样,走而不守,一路攻城略地、披荆斩棘,把肠胃里残存的糟粕和宿食清出体外;
但是只有将军没有士兵也难以赢得战役,因为肠道里的大便太硬了,大黄一个人攻不进去,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能够软坚散结的芒硝出场了,它能帮助我们把坚硬的大便软化,大便变软后,大黄紧跟其后开始发挥作用,把胃肠里的积滞涤荡干净。
其实,这方子本来有大黄和芒硝这两味药就能够帮助排便了,但是医圣张仲景用药很谨慎,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因为大黄是一味泻下的猛药,冲得又快又猛,可能会伤到人体正气,就加一味慢性子的甘草来保护脾胃,能够拉住大黄,不让大黄走得太快,能够慢慢的把胃肠的糟粕清理干净。
这三味药搭配在一起,能很好的帮助我们改善便秘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泻下的方子,大便通畅了就不要再喝了,以免损伤人体的正气,一切以健康为重。
关于便秘、肥胖问题,我总结了一套方法,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来帮助你,看舌苔、分析体质。
[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