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为感情纠结的中年妇女正常吗?
即便是七老八十了,为感情纠结都是正常的。
但整天都在为感情纠结,大概率是自己的情感需求从没有获得别人足够的重视,所以才难以走出当下的情关。
很多人,面对一段失败的关系,或是一段本不应该出现的禁忌关系,其实她头脑清醒的时候非常明白自己应不应该继续投入更多精力。但就是无法自拔,放不下,想不开,理智上不纠结,情感上很纠结,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不是这份感情有多么艰难,你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离不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你对感情如此渴望,与其说是纠结,不如说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自恋崩溃,因为不被爱而产生的自我崩溃。
1
婚姻里,孤独比背叛更令人绝望,
因为它威胁到你的“全能感”
人到中年,危机四伏,看似最无用的就是情感需求。
但是恰恰相反,中年感情危机爆发最容易导致生活、事业、亲子关系等一系列的崩盘。
日复一日的婚姻生活里早没了激情,中年男性不再为追逐妻子而逢迎讨好,有的还开始冷暴力,对妻子的需求视而不见,孤独成了很多中年女人在婚姻中的常态。
孤独比背叛更令人绝望,因为孤独会让人感到自己不值得被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被爱的状态威胁到了一个人的自信、自尊和自恋感。
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恋感,从婴儿时期,你就具备这种自恋,心理学家称之为“全能感”。
这是人类最原始的心理,从初生起,婴儿就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像神一样,只要自己有什么想法,动什么念头,都会被满足,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转,所以婴儿觉得自己是全能的。
随着婴儿长大,他逐渐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主人,养育者也不是跟自己一体的,这是正常的成长发育过程。
但是有一部分“内在小孩”没有长大的人群,他们的骨子里仍然保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全能感”,他们希望自己一发号施令,就立刻得到积极的回应。
孤独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因为孤独意味着必须要面对自己无能的事实,自己不是一个全能的神,甚至很多时候是被爱人厌弃的角色,直面这件事的痛苦无法被消化掉,可能会转化为一种攻击性。
这种攻击性向外表现的形式是跟伴侣吵架,比如别人不能给予他理想回应的时候,他就会产生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
而这种暴怒背后,其实就是他希望自己能掌控一切,希望所有事情都能按照他的标准来的一种婴儿心态。
秉持着这种婴儿般的心态,怎么可能给予婚姻理解和爱呢?
没有理解和爱的婚姻又怎么会不绝望。
这种攻击性向内表现的形式就是无尽的纠结和内耗,不断的索取和追逐,不断在痛苦的深渊里无法自拔,整天为感情纠结,不再有能量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2
纠结的人,要警惕极端的
防御机制——理想化和贬低
为感情过度纠结的人,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防御机制的两极化。
一面是过度理想化伴侣的样子,希望伴侣的一言一行,都符合自己的期待。
如果对方无法满足期待,那么他就忍不住想要控制别人,把对方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伴侣,他们会向伴侣投射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然后要求对方一定要完成,否则就会生气、暴怒、作天作地,再或者就是消极、摆烂,通过冷暴力的方式来逼对方妥协,达到自己的目的。
另一面是通过对他人习惯性的批评,去表达自己对完美的需求,而这种对完美需求的防御表现,就使他很难接受一个人不好的地方。
也就是在亲密关系中,他们会对伴侣十分挑剔,一旦伴侣不符合自己心中的感觉,就会非常愤怒。
因为他们想让伴侣与自己保持一致,追求一体共生的完美,如果对方做不到,他就会极端地认为对方是不好的、坏的,从而就想分开,继续寻找下一个“完美”的人,来跟他维持理想的状态。
这种过于两极化的防御机制,使一个人心态上很难满足于现状,必须要不断的去受感情的刺激,他才有存在感。
根本原因是缺乏安全感,人的内心是空虚无力的,才会一直需要强烈的存在感填补自己,如果感情生活过于平顺,他会觉得食之无味,没有生命力和跳跃性的感情生活,也无法吸引到他,所以他的感情生活注定是充满纠结和拉扯的。
同时那种拉扯的痛苦也会让他进一步加深自己的防御机制,让自己固化在自己的人格特点里难以改变。
正常人对感情的态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豁达,但是拥有这样防御机制的人,反而会随着年龄增长,对待感情的态度越来越内耗,情感认知面也越来越窄。
好的感情状态是双方都变得包容性更强,夫妻日渐趋同,而不是思维和认知越来越两极化,矛盾越来越白热化。
如果你有这种极端化的防御机制,是时候该警惕自己在感情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了。
3
焦虑使人进步,对感情的纠结到
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你的“自我噤声”
纠结并非一定是坏事,纠结产生的痛苦可以促使人思考和改变。
如果你的亲密关系本身就有问题了,你们任何一方的纠结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美国心理治疗师当娜·杰克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自我噤声” ,这个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情绪、真实想法和个性进行隐藏,以此来维持一段关系的稳定和长久。
如果你是一个总在关系里“自我噤声”的人,那么你的亲密关系将很难突破进入下一阶段。
尽管结婚很多年,也不了解自己的伴侣,更不了解自己,在长时间的“自我噤声”当中,已经逐渐分不清自己真实的感受,把自己放在了关系的边缘位置,总是以对方的感受优先,慢慢失去了自我。
可能短时间内,你确实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对方的一些好态度了。但时间久了,你就会感到精神崩溃,因为你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无价值、不值得被爱。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一开始情绪特别稳定,非常的清醒,而一旦在关系里久了,人到中年了,就会开始变得内耗、自我怀疑,精神状态也远远不如之前,其实就在于,她在这段关系中“自我噤声”了。
自我噤声的本质,来源于一种权力的不平等。
在关系中,当你认为对方比自己厉害,比自己有价值,自己高攀了他时,你就会不自觉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认同对方的标准,被要求甚至是“自我要求”去迎合另一半,希望通过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减少对方的反感和嫌弃,来换得关系的稳定和长久。
也就是说,你相信关系中的不稳定都是自己造成的,认为只要自己剥离了情感需求,感情就会长久。
但事实上,这种“自我噤声”并不会让你获得满意的亲密关系,甚至如果你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中,不被对方接纳和鼓励,那你就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哪怕对方打压你、贬低你,你也离不开。
心理治疗师纳撒尼尔·布兰登在《罗曼蒂克心理学》中的论述:永远不要和一个“使你的激动受压抑”的爱人结合。
因为一个真正好的爱人,他绝对不会让你觉得必须压抑自己,才能存活下来,相反,他是能让你感到情绪自由的存在。
如果遇到这样的伴侣,焦虑总比沉默好,起码焦虑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一定会反抗,为了自己从当下的不良处境走出去。
这时候纠结就是一件好事。因为“自我噤声”往往是因为你碰到了坏的伴侣,不管你想说什么,他压根就不关心你情绪、也不在乎你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他对你的爱,只基于你能否满足他所有的幻想和期待。他将你视作是能够满足他某种需求的,带给他某种功能的“角色”。
而如果你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那你可能就会慢慢地“自我去人性化”,让自己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感觉到痛苦。
所以如果你感觉自己在一段关系里,变得越来越麻木,情绪状态也越来越压抑、抑郁,经常会有一种很受伤的感觉,那么你很可能就正处于一段“不被当成完整的人对待”的状态中,而这个人,也不是你应该选择的伴侣,这段关系里你也不应该继续噤声。
4
年龄和人生阶段并不能代表人的成熟度
有的人七老八十了,还是保持着高度的“全能自恋”;
有的人经历过好几次婚姻,仍然会掉入“自我噤声”的陷阱。
人生不是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也不是在一定的年龄一定会成长,而是随着学习和经历,有条件的拓展自我认知,拔高自己的眼界和维度。
所以中年妇女经历大幅度的感情动荡是很正常的,正因为人到中年,一个新的转折点来了,所以人的情感需求才更加的丰沛。
有句话说的好,危机也是转机,感到痛苦的瞬间,都会带给你反思和进步的机会。
每当我们产生负能量的时候,总是会刻意的压抑自己、怀疑自己,认为所有负面的东西都是不好的,不应该出现的,其实不然,这些东西只能证明我们有提升自己的空间。
也许你犯了错需要改,也许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许你“内在的小孩”还有很多的缺失,但是没关系,人内心永远有一个孩子。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没有给予你足够的安全感,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足够的勇气,那么长大后你可以自己给自己,把那些缺失的东西补给自己。
这是一个对自我的接纳过程,没有人是完美的,你有弱点,有瑕疵才是正常的,而且你必须要接受这一点,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接纳自己的缺点的话,别人又怎么可能接受你呢?
你也不要因为年龄而给自己设限,在感情这条路上,人人都是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