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常住人口减少23万,上海这是怎么了?

安安小小姐姐说啊 2025-03-27 10:46:33

作为全国经济规模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2024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网友们关注这份公报的原因之一,与人口有关。

这份公报显示: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80.26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96.7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3.49万人。

结合前一年的数据: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87.45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80.1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007.28万人。

我们可以得到三个结论:一,上海常住人口减少了7.29万人;二,上海户籍常住人口增加了16.6万人;三,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了23.79万人。

减少的7.29万人,有一部分是人口自然增长的结果(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另一部分则是外来人口流出到其他省份了。

以前我们总说,人口外流的地方,不太适合长期发展,没想到这种局面,现在已经轮到魔都了。

户籍常住人口增加,而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考虑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稳定,有没有可能是一部分常住人口的户籍从市外变成上海户口了呢?

扣除掉这种可能,剩下的才是外来常住人口的流出,所以并不是全部的23万人都离开了上海,情况并没有部分网友所说的那么严重。

在上海打拼的人,为什么要离开上海?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来自其他地区、又没能在上海定居的人,离开上海,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称其为落叶归根。

跟古代官员的落叶归根相比,大龄劳动力离开上海,有更多无奈的成分。在城镇化大趋势的变革之下,总会有一部分人主动或被动牺牲了自己的利益。

离开不是问题,有多少更年轻的流入,才是一 个区域人口变化的核心。如你所知,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的深圳,目前新增人口接近20万,在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为什么年轻人要来深圳,而不是上海?因为深圳机会多。为什么深圳机会多?

这是第二层的为什么?每个人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在作者看来,这与人口年龄结构有关。

在一个更加封闭、守旧、变化缓慢的环境中,年轻人的机会是更少的,相信这是有一个更多人共鸣的通识。

跟深圳相比,上海就是这样一个更加封闭、守旧、变化缓慢的环境。这种环境的背后,与人口结构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由于男性就业的比例更高,而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绝对中坚力量,我们在分析这种人口金字塔图时,更多倾向于分析男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海这样发达的城市中,女性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但生育让女性分了心,生育之后的女性,很难像男性一样再次开启奋斗模式。

25岁-35岁,是奋斗模式下效率最高、出产最多的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男性,占上海常住男性的20%左右。

同时,从图表中,我们也能看到,上海5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比同样超过了20%。

60岁以上、在当前属于退休年龄的男性人口比例,上海也达到了15%,要知道深圳这一比例不到5%。

如果你去看女性的年龄分布,你会得到一个更加绝望的答案。

外来常住人口减少23万,上海这是怎么了?

或许,这才是更深层的原因:拥有财富、机会和资源的老年人,小心又谨慎地守着上海这座金库,殊不知更年轻的城市,已经悄悄从旁边超越了。

0 阅读:5

安安小小姐姐说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