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年至1642年,清军与明军在松山、锦州一带进行了一次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松锦之战”。这次战役持续了两年多,最终还是清军取得了决战胜利。1642年3月,松山城被攻破,作为明朝蓟辽总督的洪承畴被俘。
洪承畴
皇太极很欣赏洪承畴是一个人才,认为他是明朝的一员猛将,抵得上千军万马。如果能把他招降,清军将如虎添翼,灭掉明朝,入主中原将指日可待。于是便把洪承畴押解到沈阳,规劝他投降大清。
爱才心切的皇太极想尽办法要收服洪承畴,洪承畴却是以每日绝食相抵制,始终不肯屈服,并对劝说他的人坚定地说:“我洪承畴只求一死明志”。明朝崇祯皇帝听说洪承畴绝食后,认为他必定死了,就提前给洪承畴发了丧,隆重悼念他为国捐躯。
看到多次劝降都没有成功,皇太极有点恼怒了,决定将洪承畴杀掉。这时,大清朝第一谋士吏部尚书范文程劝说皇太极先不要杀,自己再去劝说一下。
范文程
范文程来到监牢,洪承畴则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当时,洪承畴所住的监牢比较昏暗,而且房间特别破旧。正当两人说话时,从房外刮进了风,从房梁上掉下来一块灰尘,正好落到了洪承畴的肩上。洪承畴拍了又拍,一看不干净,索性脱下衣服继续拍。正是这样一个无意之举,范文程发现洪承畴是一个爱惜衣服之人,由此可见,洪承畴更爱惜生命。当时的范文程看到这一幕场景后,不动声色,没有再劝降洪承畴。范文程回去之后向皇太极汇报了当时的情况,劝说皇太极亲自去招降洪承畴。
皇太极进了监牢以后,洪承畴立而不跪。皇太极嘘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并心疼地说:“洪将军,您受委屈了!” 洪承畴感激地看着皇太极,双膝跪倒在地,叹息说:“真命世之主也。”随后便归顺了大清。
皇太极
其实,洪承畴不是不想投降大清王朝,他是不能投降大清王朝!明朝已经告诉世人,他已经为国捐躯了!如果这个时候洪承畴要投降大清王朝,大清王朝就必须得给他一个很好的说法,得让他向天下人有一个交代,也就是要为投降找个借口。这个时候,皇太极亲自来招降,并把自己的貂裘披到他身上,这说明皇太极爱惜人才,是个明主,遇到了明主和真命天子,就可以向天下人有个交代了,洪承畴就可以降清了。洪承畴投降以后,隶属于汉军镶黄旗。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极为器重,封他为大学士,负责南方战事。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代价平定了江南。顺治十年(1653年),洪承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顺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病逝,康熙帝颁布御诏,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立御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