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唯一拥有多重国籍的开国上将。新中国是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但是菲律宾方面没有取消他的菲律宾籍,而且菲方一直保留他的出生证和洗礼证。
与国籍同样复杂的,还有叶飞的家庭。叶飞的父亲是福建南安县一贫农,新婚数月后,飘洋过海到菲律宾谋求生计。
在当时南洋华侨中,有在家乡娶妻生子,又在侨居国结婚生子的普遍情况。这是想方设法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别样体现。
不过叶父的情况不太一样,他的孩子全部是菲律宾妻子生的,并没有跟家乡的妻子生育。
叶飞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亲生母亲,母子间一起生活了5年;5岁那年,他被父亲送回福建老家南安,由养母(也就是叶父的第一任妻子)抚养长大。
5岁之后,叶飞就再也没见过生母,但养母同样给了他生母般的关爱,将他抚养成人。他们养母、养子之间感情非常好。叶飞对养母十分孝顺。
叶飞参加革命、转战南北后,因担心连累养母,就跟养母一直没有联系。直到1949年,叶飞率领三野10兵团,南下解放福建。
养母是家庭妇女,并不懂这些,因此表现得有些惊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不知道南下的解放军首长叶飞,就是她牵肠挂肚了二十多年、成天向妈祖保佑的儿子叶启亨(参加革命后改了名字)。
1949年9月,叶飞率军进驻泉州后,立即派人把养母接来。过去二十多年时间,养母不敢相信昔日年轻机智的养子,已经变成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直到叶飞亲口说出:“我就是启亨。”养母惊喜交加。之后,叶飞到福州工作,也把养母带着,生活在一块。
后来叶飞也有养子了,既是战友又是烈士的阮英平之子阮朝阳。
阮朝阳回忆起叶飞的养母,说那是一个全身黑且瘦小的老太太。
阮朝阳是1962年,15岁的时候被叶飞收养的。叶飞是个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人,阮朝阳也说他是个慈祥的人。
但是有一次,阮朝阳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叶飞。
叶飞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养母的房间。养母的房间很安静,独立于其他房间,一年四季都有帘子罩着,给人一种不见光的黑暗感觉。
有时叶飞下基层或去哪出差了,养母就会每天站门外看太阳,一天天数着日子过,想叶飞大概什么时候会回来。叶飞回来后,母子俩就会表现出久别重逢的亲热样子,一连说上好久的话。
养母是1963年去世的。对于养母的永远离开,叶飞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安慰自己:没有跟我一起遭十年动乱的罪。
是啊,要是这位老太太活到那10年,一定会为叶飞的遭遇无比伤心难过。这不是叶飞想看到的。
养母去世后的一天晚上,大家戴孝(戴黑纱)吃饭,孩子们还不懂生离死别,更不知道这对叶飞有多么大的影响,不经意间说出“戴那个东西多难看”的话。
本来饭桌上有说有笑的,叶飞没开口所有人也没在意——他吃饭从不说话。突然,叶飞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碗筷都飞起来了,然后非常生气地大声吼道:“你们懂什么!你知道国民党曾经说什么吗?就说我们不孝,给我好好戴上,不许再胡说了!”
孩子们被吓了一大跳,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父亲叶飞发火,太可怕了。
等到他们长大,步入工作、为人父母、了解到革命战争的残酷,才明白父亲为什么那么大的火:养母虽被接到身边照顾,但叶飞觉得自己长期忙工作,陪伴不够,对战争年代的缺憾弥补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