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赵、魏、韩三家分晋,魏国河东地区就与秦国西河接壤,战国初期,作为霸主的魏国想要向外扩展领土,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与秦国争夺河西,占领河西高地这块肥沃的土地,不但在地势上能威压、封锁秦国,同时避免了秦国对魏国都城安邑的威胁;二是以中原大梁为中心,向宋国及淮泗方向发展。
魏国要稳固中原霸权,向中原扩张势力,后面的秦国就是如芒在背的心腹大患,既如此,魏国实力明明远超秦国,为何不先灭了秦国以免除后顾之忧?其实,不是魏国不为,而是做不到,魏国几代君主曾前赴后继想彻底灭亡了秦国,可惜因各种缘故,最终未能实现。
第一次河西之战,魏国占领秦国西河大片领土,秦国被压制封锁战国初期,魏文侯魏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是战国七雄中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魏国经过变革,逐渐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变得强大起来,魏国在修炼完了“内功”后,开始积极向外扩展势力、领土。
魏国北边是赵国,东、南边是韩国,韩国以东还有几块飞地与魏国主体相隔,赵、魏、韩三国领土之间犬牙交错,互相防备,复杂的周边环境,使魏国稍有不慎就迎来各国的围攻,从而面临亡国的危险。
针对这一情况,魏文侯为了避免在对外扩张中进行两线作战,决定与赵、韩两家联合发展,但由于战后利益分配等问题未能达成共识,虽然如此,赵、魏、韩三家通过会谈加深了彼此的信任,最终一致同意暂时放弃内斗,各自走上向外扩展的道路。
经过一番军事准备,魏国把对外扩张的方向放在了西面的秦国。公元前419年,魏文侯二十七年,魏国军队西渡黄河构筑少梁城,作为进攻秦国的军事据点,面对魏国的入侵,秦国率军进行了反击,双方相互僵持着,魏国也在少梁城站稳了脚跟。
不久,魏文侯任命卫国人吴起担任魏军主将,吴起不愧为战国初期名将,刚一上任就接连打败秦军,魏、秦在西河的僵持局面被彻底打破了。
公元前413年,吴起率领魏军战胜秦国军队,并突破秦国的西河防线,直扑秦东进入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郑城,得到消息的秦国举国震动。因为一旦郑地失守,吴起的军队进占渭河平原,就等于控制了秦国的粮仓和兵员基地,且渭河平原无险可守,如果魏军继续长驱而入兵临秦都雍城,秦国就有亡国的危险,很明显吴起攻秦的目的不仅仅是占领西河而是灭秦,这使很多秦国人感到恐惧。
面对秦国的危局,秦国的国君秦简公一方面派重兵防守郑城,另一方面派遣使者请齐、楚两国出兵攻击魏国,逼攻秦的魏军回救,以减轻秦国的压力。齐宣公和楚简王早就对魏国在中原的几块飞地垂涎三尺,现在见魏国的主力都集中在西线攻秦,立马答应了秦国的请求,向魏国的飞地发动进攻,一路攻城略地。秦简公见齐、楚得手压力大减,于是命令西河防线的秦军切断吴起军队的退路,然后与守郑的秦军准备前后夹击吴起。
就目前来说,秦简公的应对策略还是很及时和有效的,可是魏文侯不愧是一流的战略大师,对于齐、楚攻击魏国飞地完全不予理睬,而是全力督促吴起继续攻秦,最终吴起率领的军队与秦军在郑地展开决战,魏军大败秦军。同时魏国太子击率领另一支魏军,趁秦国西河守军主力围攻吴起而防守空虚之时,迅速渡过黄河攻破了秦国西河防线的军事重镇繁庞,继吴起之后秦国的西河防线彻底被突破,大批的魏军进入了秦国。
之后,两支魏军汇合在吴起的统一指挥下,不但将秦国在河西的军事据点一一清除,接着横扫河西,陆续占领了西河的临晋、王城、元里、洛阴、合阳、阴晋等城。
秦国自秦穆公称霸以来,就逐渐衰落下去,其后诸君不贤,到了此时的秦简公执政时期,秦国积弊已深,政治腐败,西河的百姓对秦君很是失望。随着吴起的到来,军队纪律严明,再加上魏国一些利民、便民政策的颁行,魏军很快受到了西河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就这样吴起以最短的时间在西河站住了脚。
到了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年),魏国完全占据了秦国的西河地区,并在洛水以东华山、阴晋以北修筑魏长城,吴起向北还夺取了戎狄少数民族的大片土地,为了方便治理该地魏文侯设置了上郡,至此魏国的领土大大扩张,不仅解除了秦国对魏国都城安邑的威胁,还得到一大片产粮地,为魏国提供了大量的兵员和粮食;同时领土扩大,使魏国与赵、韩之间有了战略上的回旋余地,而不是被压迫在河东一角。
由于齐、楚攻打魏国飞地正急,且占领的河西大片领土需要慢慢消化,所以魏国在占领了秦国的函谷关之后就停了下来,没有再继续进攻秦国。函谷关是秦国与中原沟通的黄金通道,魏国控制了函谷关这个重要关隘,不但将秦国压制、封锁在洛水以西,还掐断了秦国直接与中原各国的交流、贸易,此后长达八十年,魏国独擅关东之利,利用地理上的垄断地位,从中攫取暴利,使秦国受到了很大的削弱,而魏国却越来越富。面对魏国的步步紧逼,秦简公为了安抚民心,被迫实行初租禾改革。
“阴晋之战”秦国惨败,吴起被疑投楚秦国幸存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魏击继位,靠着父亲魏文侯留下的强大家底子,魏武侯意气风发,下定决心一展宏图、征战天下,将魏国的霸业推向新的高峰。
公元前391年,魏武侯五年,魏国联合赵、韩结成三晋同盟,三晋联军攻打楚国,大败楚军主力,不久就攻占了楚国的军事重镇大梁,接着轻取襄陵,一路向楚国的腹地挺进。面对三晋联军的攻势,楚国朝堂一片震恐,楚悼王急忙派遣使臣向三晋求和,但三晋联军攻城略地正欢着呢,拒绝了楚国的求和拒不退兵。
楚国没有办法,于是派人带着财物、珍宝前往秦国,贿赂秦惠公,请求秦国出面为楚国与三晋斡旋谋和,秦惠公很高兴地收下了贿赂,不但如此,他见三晋联军的主力都在攻打南边的楚国,后方空虚,于是贪婪之心大起,决定派兵攻打三晋之中最弱的韩国,攻取了宜阳等六座城池。
魏武侯作为三晋联军的盟主,见到后院失火,当然要为韩国做主,马上下令放缓了对楚国的攻势,转头协助韩军直扑秦军主力,就这样秦、魏之间的战争爆发了。本来是应楚国的请求调和三晋与楚国之间的战争,没想到秦惠公占便宜没够,引火烧身把原本烧向楚国的大火转移到自己身上,反而间接救了楚国,只能说秦惠公目光短浅,自作孽不可活,同时得罪三晋,而且是三晋联军横扫列国,军力最强大之时。
公元前389年,魏武侯七年,秦国调集五十万大军大举进攻魏国西河郡的重镇阴晋,魏军在阴晋城外排兵布阵,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此战魏国的主将依然是河西将军吴起,面对秦国数十万大军,他率领亲自训练的五万魏武卒精锐,包括战车500乘、骑兵3000骑反击秦军,由于战前魏武侯亲自到前线犒劳将士,因此魏军上下士气高昂、作战勇猛,再加上吴起指挥得当,一时间魏军个个以一当十,最终在阴晋城外大败秦军,以少胜多取得辉煌的战果,这就是战国历史上著名的“阴晋之战”。
此战过后,吴起率军势如破竹攻入关中平原,横扫关中,公元前387年,吴起再次攻打秦军,秦军好不容易集结残余军队仓促应战,结果被吴起大败,魏军乘胜向秦国腹地雍都推进,大有不灭秦国誓不罢休的架势。
就在秦国处于大厦将倾、随时灭亡的关键时刻,一直对吴起抱有敌意并将他视作政治竞争对手的公叔痤,向魏武侯进谗言,魏武侯本来对功高盖主的吴起有猜忌,于是听信了公叔痤的谗言,怀疑排挤吴起,吴起惊惧莫名,再也没有心思灭亡秦国了,匆忙逃往楚国。
就这样,秦国在生死关头幸运地躲过了亡国的危险,得以幸存下来,也是在这一年,饱受亡国之危煎熬的秦惠公死去。年仅两岁的公子昌继位,是为秦出公,由其母亲当政,主少国疑,再加上女人主政,秦国因此更加混乱不堪,内乱不断,而长年流亡魏国的秦公子连,就是在这样的机遇下成为秦国新的国君,他就是秦献公嬴师隰。
秦献公收复河西之战,秦国惨胜魏国抗秦吃力魏国自立国以来数代国君都积极向外扩张,西边的秦国一直被魏国君主视为威胁,虽然占据了秦国的西河郡,但仍不放松警惕,时时都想灭亡了秦国,既可以拓展领土又能以绝后患。
魏武侯执政时期,魏国知道短时间内无法完全灭亡秦国,于是在武力攻打秦国的同时,扶持亲魏的秦国政权使其成为魏国的附庸国。恰巧秦国公子连流亡魏国,魏武侯认为公子连在魏国生活多年,对魏国应该比较亲近,所以决定趁着秦国内乱,护送公子连回国成为秦国新的国君(如果此时趁秦国内乱之机攻打秦国,秦国有可能会亡国)。
没想到公子连拒绝了魏武侯的好意,公子连虽然有归国执政的愿望,但明白秦、魏两国是死敌,如果接受了魏国护送他回国,将来必然受到魏国的制约,从而损害秦国的利益,这是公子连万万不愿意做的事情。魏武侯实在是一厢情愿,人家秦公子连虽然客居魏国,但心中只有秦国,并没有任何亲近魏国的想法,反而在平时注意考察魏国,为以后对付魏国做准备。
在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划,公子连认为回归秦国的时机已经成熟(秦国国内有重臣支持),决定主动向魏武侯辞行,为了取得他的信任,与其盟誓如果自己成功夺回君位,秦国保证在魏武侯在世之时不与魏国为敌,魏武侯虽然对这个誓言很不舒服,但并没有阻拦公子连回国。
公元前385年,秦公子连在西县被秦国庶长迎立为秦国国君,是为秦献公。由于秦国百姓受够了内乱的苦,对秦出公母子非常不满和痛恨,秦献公回归秦国一路受到军民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很快进入秦国都城雍城,杀死了秦出公嬴昌和其母亲,夺回了本该属于公子连的君位。
秦简公、秦惠公在位的三十年间,秦国丢掉了西河以及函谷关在内的五百多里土地,被压缩到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再往后退就只能退往陇西大山了,所以秦国已无路可退,只能拼死一搏。
秦献公即位以后就一直想收复河西,既是雪耻也是拓展生存空间进而为东进中原做准备。然而,就像魏文侯刚立国时苦练内功那样,刚即位的秦献公并没有急匆匆地对魏国发动战争,而是针对秦国多年形成的积弊,学习、借鉴魏国进行封建改革,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
通过一系列有效改革,秦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大大增强,秦国的国库收入也不断提高,同时为了方便对魏国作战,秦献公将都城雍城向东迁至栎阳,而秦献公编制什伍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不但没有耽搁农业生产,还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二十一年,经过长时间的国力恢复和军事准备,秦国决定攻打魏国(魏惠王在位),收复丢失多年的河西故地,此次作战秦国养精蓄锐,因此军队作战勇猛,长驱直入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国境内直达石门,之后石门大战秦军斩首魏军六万,这是秦国数十年来对魏作战的首次大捷。此战胜利后,周显王向秦献公表示祝贺,并赐予他与秦穆公嬴任好一样的伯的称号,秦国在诸侯间的地位明显提高,正式进入战国七雄的行列。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二十三年),秦献公乘魏国与韩国、赵国作战之机,率领数十万军队攻打魏国在河西的军事重镇少梁,少梁之战秦国大败魏军,俘虏魏军统帅公叔痤,并占领繁庞。此战秦国虽胜了却是惨胜,军队死伤无数,且秦国国内经济面临崩溃边缘,所占领的河西城池也在不久魏、赵联盟中撤出了,而魏国毕竟底子厚,少梁一役虽然战败却并没有伤筋动骨,河西失地又很快收回,但面对秦国发动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挑战,魏国抵抗已经越来越吃力,更别奢望灭亡秦国了。
小结战国初期,霸主魏国有三次机会可以灭亡秦国这个后顾之忧,可惜因各种原因都没能实现,尤其是魏武侯目光短浅,将秦献公这样的英明有为之君放归秦国成为国君,自此强大起来的秦国成为魏国最大的威胁。
秦献公之后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迅速崛起,一跃成为战国超级强国,反观魏国,在昏庸的魏惠王执政下,不但霸权地位崩塌,且一步步衰落下去。不久,秦国在魏惠王手中全部收复河西故地,还不断攻打、蚕食魏国河东地区,成为魏国自魏惠王以后历代国君的噩梦,这估计是开创魏国百年霸业的魏文侯和魏武侯未能想到的,也许所有魏国后代子孙都不禁自问:如果当初抓住机会不顾一切、毫不留情地灭掉了秦国,魏国会怎样?
吴起:对手没一个能打的,老板没一个给力的[得瑟]
就一个魏文侯,有远见。到了魏武侯就算了。人家秦国好几代呢
吴起的老板不是短命就是猜忌,要是晚生个二三十年投靠秦献公,秦国早一统天下了
魏国还是君主的问题一手好牌 越打越烂,谁也的阻挡不了内部腐朽。。。
要能灭得了还用你说?就说你恨不得灭了蚊子苍蝇了吧!科技这么发达,你做到了没?[吐舌头眯眼睛笑]
魏没有灭秦,也是综合考虑的后果,执意灭秦会让秦人团结一心,跟魏国死磕,再加上地理优势,最终两败俱伤,他人得利,说来说去还是实力不够,秦最终统一天下,也是将六国削弱到极点,即便联合起来也不敌秦国。
[捂嘴巴]死磕秦国也不至于下场这么惨
魏国真是[横脸笑]帮秦国赶跑吴起,又送商鞅、犀首、张仪、范睢给秦国
魏国君主一代不如一代,而且魏文侯留下的家底确实厚。到魏惠王时期根本就看不上秦国那些蛮荒之地了总想着制霸中原,加上和赵韩关系逐渐交恶兵力已经攻少守多了。文武侯时期能打下来河西跟赵韩盟友关系挺大的,齐楚两国那时候还真拿三晋没什么办法。但是换句话说,就算魏把秦灭了,要是不给足赵韩好处很可能又是一出五国伐齐的剧本。
魏国当时是真的强。吴起组建的强军——魏武卒几乎战无不胜,秦国被打得怀疑人生了,战场上死掉的秦国君主都不止一个,赵国国都邯郸都被攻下了,更是在“围魏救赵”后把参与国都教训了一遍。随着马陵之战魏武卒几乎全军覆没,魏国就一阕不振了,直到被秦所灭
瞧你说的,那明朝为何不把努尔哈赤和李自成的父母杀了?这样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了。
战国初期打的都是贵族战争,一般是不能灭国的!就算是战国末期也没有想过会被灭国的,秦灭六国都是很偶然的事情!电视剧大秦帝国那说秦国很早就想统一天下,那是扯淡!
事后司马懿[笑着哭]
历史就是这么诡异,春秋郑国,武公,庄公打出一把好牌,结果庄公4子打你死我活,30多年不得安宁,就这样毁了。战国魏国,魏文侯局面可以独霸天下,到了魏武侯,一次又一次的用人失误,实在是诡异的离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得瑟]
正因为秦国当时比较弱所以才没当回事。
魏惠王时期重心在中原而非秦国!并不是魏国灭不了秦国、而是魏国的国策发生了改变
猜首先关中当时土地并不肥沃 仅够温饱攻取意义不大 另外关中内斗厉害 如果再攻打反而有可能让他们真正团结在一起 得不偿失 如果不是因为秦偷袭魏取回河西 又攻取巴 蜀 苴等国 实际上他们也成不了事 但谁能想到后面会发生这些事呢?
秦国自秦献公以后,全是明君,国力日益增强,为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吴起带领魏武卒把秦军虐的不要不要的[笑着哭]但是只打到河西就不打了。还是害怕把大量军队拉去攻秦国了,万一背后有人捅刀子怎么办[笑着哭]魏国几代君王心思也没主要放在当时贫瘠的秦国,等到变法后崛起的秦国,再想吞并,已经没机会了。
魏武侯战略差,四面出击,结果越打越弱
魏丶韩都处于四战之地,地盘又犬牙交错,魏首要目标应该内斗灭韩,增加战咯纵深,然后再考虑其他方向。
哪那容易,你去灭秦,周围的国家就有可能偷你的家
金角银边草肚皮[汗]
魏国是战国人才输出地,吴起、商鞅、孙膑、乐毅等等,都是曾经在魏国待过的,结果魏国一个都留不下来
那时谁会想到一个边陲小国能一统天下
魏:很难搞啊[得瑟],四战之地,别说势力不够,就算是够,也不能灭一国,他们一着急都打我,我得守四面[流鼻涕]
文侯死的早,再加上魏国一直有往秦国送人才的传统[笑着哭]
想屁吃呢?灭个中山都被复国 还灭秦呢?秦再弱也有三斤钉 再说了当时秦在外交也只是被三晋打压 只被魏国压着打 又没惹齐楚 魏文候时三晋蜜月期可没少打齐楚
别小看老秦人,而且打的太猛拖住的话,其他国家会趁机攻魏[得瑟]
四战之地,不可能独大。
不是说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就完了吗?地图上那个晋国是怎么回事?
这哪里找的地图,好几个地名都挪位置了[不开心][不开心]
有名的武将很多不得善终
吴起 庞涓 一直主张先灭秦 ,可惜他们的君主没一个听的进去。
魏国国君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如果能像秦国连出六任明君那还有秦国啥事。
魏国虎头蛇尾,秦国中兴垂青[得瑟]
先不考虑有没有那个实力,秦国地处西陲,常有狄戎侵扰,虽然秦穆公灭数十国称霸西戎但狄戎之患其实还是存在,而且秦国地处西方有群山险关易守难攻,举全国之力对方秦国赢了被狄戎侵扰,输了再无中原霸业,而且那个时候所有诸侯都要地域歧视,尤其是中原,什么南蛮西夷,甚至连已经称霸的吴越都被叫吴蛮越夷,人间压根就看不起那些地方的人。
[得瑟]你能知道明天以后的事啊?
我要是魏文侯,拿出全部身家只要能灭掉秦国宁愿放弃东面那大块土地给赵韩拖住齐楚。
就感觉魏武侯是几乎把周围得罪了一遍
说实在的,魏不是不想灭秦国,就是单纯的看不上,魏更想逐鹿中原称霸天下,鸟不拉屎的地方要了干嘛
卫国真是真是个盲人,两大绝世高手全部外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