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噱头的快递“保价”,却成为了企业的免死金牌

科技四少 2019-08-21 09:59:03

大家好,我是小柴。

在如今这个社会里,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时不时去与快递小哥打打交道;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在线上买买买而去取快递,偶尔也会过去寄上几次快递。

而在这些由我们交给快递公司寄送的物品,其种类往往千奇百怪,价值也有高有低……这就引发出了一个经常发生,却又总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如果客户的快递在路上被弄丢了,那么快递员和他背后的快递公司,将会怎样对客户进行赔偿呢?

很多人容易想当然的认为,快递公司导致的包裹遗失,那么自然就该由其对丢失物品进行照价赔偿咯~

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可远没有这么简单;近日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小李,就用她自己的亲身遭遇,为广大对此懵懵懂懂的用户们好好上了一课。

8月17日,在知乎这一问答平台上出现了一篇关于包裹丢失的求助文章。

这名用户名为“狼人小姐”的女士,表示自己由于在毕业后准备前往长沙工作,因此通过德邦快递将自己的总价值达到15万元的“全部家当”,从辽宁发往了湖南长沙。

可结果李小姐的这份价值不菲的包裹,却在运送的路上,由于德邦快递方面工作人员的疏忽问题,直接被送去了当地的旧衣回收厂进行分解。

等到李小姐赶到现场的时候,其包裹内的物品也已经接近全部遗失,自己的化妆品、衣服、首饰、生活用品等都无法找回。

在那个旧衣回收厂中唯一能找到的,只剩下了一个价值98元人民币的小台灯。

这,就是这位女士如今在长沙的全部资产了。

(李女士接受长沙本地媒体的采访截图)

而最可气的还在后面,作为这一切始作俑者的德邦快递,却在给这名女士造成极大损失之后,表示自己只能为她这种情况提供三百元的赔偿,且再三强调这个赔偿数目是完全合乎规定的。

在多次交涉无果之下,当事人李女士只好选择一边联系长沙当地的媒体记者,一边在社交网络上向大众舆论进行求助。

幸运的是,古道热肠的网民们没有对此坐视不管,而是用极大的热情把这一事件在多个平台上推成了热点事件,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了关注行列。

顺带还开了一场关于德邦快递的吐槽大会,各路曾经与其“结过梁子”的朋友们都趁此良机开始大倒苦水。

不过随着讨论者人数的急剧壮大,原本一边倒在声讨德邦快递的网民内部,也开始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

一部分网友的关注焦点显然开始有些跑偏,针对李女士的包裹真实价值到底有没有15万这个点,发出了质疑;

更多的人,则开始围绕着“保价”这一关键词开始了一番新的争论。

因为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那些未进行“保价”的邮寄物品,如若造成遗失或损毁的话,快递公司方面只需要承担的最高“所收取快递费用”三倍的赔偿。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李小姐确实未对其包裹进行保价的话,那么德邦方面赔偿其三倍运费,也就是三百来块钱的行为,好像也有些道理?

“保价”,从网络上能够查到关于这一名词的定义,是指“一种加收费用的邮递业务,用于寄递较贵重物品……如有遗失,邮电部门按保价金额负责赔偿”。

这些文字看起来让人很容易往保险,尤其是购买火车票、机票时的那些出行险方面去联想。

但如果你要真的这样错误理解了快递行业中的“保价”,那么很可能就要在未来摔个大跟头。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日前,北京的钟先生曾通过顺丰快递邮寄了一台价值98万元的医疗设备,因为怕运输途中发生意外,特意额外购买了2万元保价,支付了保价费100元。

而在后来签收时发现设备存在损坏,需要大约1万元左右的修复费,钟先生原以为当时自己买的那2万元保价,可以支付掉这笔维修费。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最终快递公司却只向其赔付了250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钟先生搞错了保价的实际计算方式,将保价额度误会成了保险的赔付额度。

事实上,只有当钟先生直接购买与货物实际价值相当的保价额度,也就是98万元的足额保价时,快递公司才会在意外发生时对钟先生进行“照价赔偿”;

而当像钟先生这样货物实际价值高达98万元,而购买的保价额度却只有两万元的情况,行内将其称为不足额保价;如果此时货物发生意外情况,那么快递公司就只会按比例进行赔付。

像钟先生这一案例中,其购买的保价额度只有实际价值的2%,则快递公司也只会对钟先生损失金额的2%进行赔付。

这,也就是那买了2万元保价,却只有250元赔偿的来由。

花了100块钱来以防万一,结果真出事了也就才赔了200多块钱……钟先生这笔买卖显然做的是相当的不划算。

从这个例子里也可以发现,在寄送快递时如果你要对货物进行保价,那么最好就选择按照实际价值进行足额保价……不然还不如不保。

可问题就在这里,我国快递企业现在对足额保价的收费标准,在大多数人看来又实在有些高昂,或者说起码是没什么性价比的。

以德邦快递的保价计费标准为例,其收费为“货物实际价值的千分之六”。

换而言之,像是北京钟先生的那起案例中,其如果要对那笔货物进行足额保价,就需要在原本的快递费之外,再额外支付一笔6千元的保价费……

而再考虑到“保价赔付不超过实际损失”的规定,那么摆在钟先生面前的,就是一道这样的选择题:

1、购买6千元的保价,然后这一路上货物没有出问题,这笔钱就这样没了;(大概率)

2、购买6千元的保价,货物在路上还真出了问题,但只是小损伤,维修费低于6千,于是快递公司赔的钱还没自己之前支付的保价费多;(小概率)

3、购买6千元的保价,货物在路上出现极大损毁,快递公司把这笔损失全额赔付;(极小概率)

很显然,这笔保价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稳赔不赚的生意。

即便说我们普通人日常也没机会寄这样价值百万的快递,但就算是李女士这起案例,她在运送其15万元的行李时,如果要预防万一,依然得在快递费之外再加付900元的保价费,再加上原本的运费,也就是一千多块钱。

平心而论,我们国家似乎也还没富到能让所有老百姓只为寄个行李,就花上这么大一笔钱的程度。

这也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符,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寄快递,要么根本不知道有“保价”这回事,要么知道了也很容易犯侥幸心理想省下这笔钱。

于是,我国的快递公司们成为了这一现状的最大受益者。

用户们买保价服务,那只要不出问题,相当于自己平白多出了好几倍的额外收入;用户们不买保价,那他们也乐得轻松,连快递弄丢了也无所谓。

不就赔个几百块钱嘛,多大点事~

甚至真出事了,还有一大堆网友们自发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当事人自己不买保价,出了问题能怪谁”、“快递公司又不是你妈,自己不买保价丢了能怪谁”之类的论调,这两天估计小李女士可没少听到。

不谈那些所谓的商业逻辑和乱七八糟的规矩,仅凭最朴素的道德观念来看待,这种现象显然也有些不太适宜。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出来如此,便对么?”

而我们今天的有关部门,显然和鲁迅先生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8月19日,人民日报针对此事特别发文,标题点名“保价赔偿规定不能充当企业护身符”!

文中还配了这样一张讽刺意味相当重的漫画。

德邦快递在舆论和官方的双重压力下,也不再提那300元的赔偿,开始改口说要与李女士就赔偿事宜进行进一步商量。

李女士无疑是幸运的,她的这起事件虽然还未尘埃落定,但已经可以确定其结局大概率会较为圆满。

而我们普通消费者也是幸运的,经过此次事件之后,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许很快就将进行完善,现在这种鸡肋一般的快递“保价”,应该能在未来成为真正有效、实用的东西。

0 阅读:46
评论列表
  • ft
    2019-08-21 15:43

    德邦在lol代表勇往直前,现实却是呵呵

科技四少

简介:带你看不一样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