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4年热销盘,看25年刚需选筹逻辑

广州房产张 2025-01-09 11:07:55

2024年销售面积排行二三名的盘都属于万科,一西一东,西边是万科理想花地,东边是万科黄埔新城。

理想花地也就是万科花地湾资产包的住宅,不完全是刚需,因为也有改善组团臻园,但以小面积为主的朗庭还是占据了主力。西边的黄埔新城,听名字就知道是什么定位。刚需非常关注的“学铁商”三要素,起码要占据其中两个。

所以拆开来看看:花地湾配建的省实,地铁站就是1号线花地湾站或者坑口,不管是万科还是中海、保利,都在步行800米范围内。商业依赖万科对花地湾的打造,但起码底商是不会缺的。

东边的黄埔新城也差不多,因为整个旧改占地面积很大,在售的组团离地铁站不算近,但是大盘的教育资源,在新盘中非常能打的,一是有1所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上万个学位供应,二是引进铁英教育集团,起码牌子是没问题的。商业虽然是从0开始,但100万方的规划,即使只兑现部分,吸引力也是足够的。

其他销量好的如亚运城、天悦云湖、云湖花城,和这两个盘整体逻辑都是类似的,好的学校+近地铁,刚需就吃这一套。有些虽然没有地铁,比如汽车小镇、星汇锦城都和地铁毫无关系,但总价不高,上车门槛低,同时教育配套也比较好,对重视教育的刚需家庭而言,地段偏、交通不方便都是可以舍弃的。

还有教育资源一般,但性价比高的,卖的也非常不错,比如白云新城边缘的保利云境,花地湾的保利和颂。主打的是户型好,功能性强,总价低,同时所在位置也不差。虽然没有很强的教育资源,但地段本身不差,离地铁站也近,对很多暂不需要学校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不错的上车盘。

另外年末几个小盘也销量火爆,比如广钢的保利雅郡,3个盘基本清盘,梅花园附近的越秀云悦,开一栋卖一栋,老荔湾中山八附近的珑悦西关,基本上也是一抢而空。

主打的就是高性价比以及相对的稀缺性。虽然只有2-3栋楼,整体面积偏刚需,但是相比周边的二手或者改善新盘,要么单价便宜很多,要么同总价户型利用率高,功能性强很多,而且还有地铁,或者配套很成熟。总结下来,有这样几个思考:

一、小体量盘也受欢迎这两年广州的中小盘登上历史舞台,是有必要因素的。因为大盘开发周期长,下行期刚需观望情绪浓,很容易高开低走,这会导致买家进一步观望,加上开发周期长,会出现一二手挤兑的情况,新盘还在慢慢卖,二手又出来抢一波客户。

小盘的体量小,对开发商来说营销推广也可以高效的完成,一波卖完快速清盘回款,可以进入下一个开发周期,资金压力没那么大。对买家来说,小盘普遍是做小面积降低上车门槛,买入条件比较友好,而且目前的行情倒逼开发商必须在产品上下功夫,让利给买家,相比买那些户型比较旧的二手,或者本身就是老破小扎堆的老城区,买这些户型好的新盘,买家也更受益。

看看广州24年的拍地情况,在郊区或者核心区成熟板块,这些情况比较普遍,多是体量不是很大的中小地块,开发商资金压力可控,买家也不用担心降价背刺。

二,刚需盯紧学铁商刚需的上车逻辑,还是一直强调的“学铁商”三要素。

当然了,三个要素完全满足,价格又便宜的盘基本不存在,或者存在其他硬伤,但抓住这其中的两点,大概率是不会错的。看看刚需交易量比较热门的板块,花地湾、白云湖、创新城、番禺广场、亚运城,都是“名校”打底,加持部分商业规划或者近地铁配套。

从二手市场来看,也能够验证这种逻辑,过去一年,卖得好的二手无非是黄埔区府、东晓南、嘉禾望岗这些板块。

生活配套成熟、近地铁,还有小面积户型、低上车门槛低,虽然楼龄旧了、户型也过时,但地段、配套弥补了很多不足。

刚需要思考清楚的是板块选择问题,是继续期待东进南拓买老黄埔买创新城,还是可以去刚需扎堆的花地湾,或者白云湖也可以考虑?科学城没有新盘,二手是不是也值得研究?

三,板块价值在趋同

以前东进南拓概念很热,这两年老黄埔回调很厉害;

很多人嫌弃白云番禺是郊区,但现在发现,很多郊区的刚需盘比核心区楼龄旧的二手更有市场;荔湾虽然是老城区,但广钢二手和花地湾的新盘内卷了3年,现在单价和郊区差不多。

你说珠城是唯一核心,琶洲的盘也不便宜,网红盘一年也要跌个大几百万。大家慢慢发现,珠金琶为王的逻辑好像也不完全正确。

其实珠江新城核心地位依旧不变,琶洲和金融城在兑现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很多刚需板块的价值逐渐在趋同。

一是随着地铁的开通或者即将开通,大家去到核心cbd的距离都差不多,特别是11号线和18号线的开通,加强了荔湾、番禺到天河海珠的联系,少了很多割裂感。

二是前几年概念很热的板块,随着各种利好的尽出,可讲的故事不多,导致热门板块挤水分也比较厉害,反倒是那些前两年涨幅不高的板块,因为生活配套的成熟,反倒没那么多的泡沫,相对稳定的表现,也赢得了刚需的青睐。

以前是几个热点板块看起来很有潜力,现在开始有点四处开花的感觉,从豪宅到改善再到刚需市场,都有这样的趋势。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