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零食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原料、口味的都有。
但对于80后、90后来说,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的零食,那时候虽然种类不多,但吃上一次就能开心一整天,承载了我们整个童年。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八九十年代最流行的零食,吃过15种的应该要奔四了。

搅搅糖是一种好吃又好玩的零食,用麦芽糖制作而成,一毛钱一个,用两根高粱杆不停搅动,颜色逐渐由深变浅,每次都要玩半天才舍得吃,那纯正的甜真是沁人心脾。

爆米花是最实惠的童年零食,那时候有走街串巷制作爆米花的商贩,人们提供玉米、大米,他们只收取加工费,一点原料就能崩一袋子。还有五颜六色、形如拐杖的酥棒,那么大一根,一点一点掰着吃。

牛羊配是当时最火的膨化食品之一,不仅名字特殊,还很美味,它以大米、面粉为原料制作而成,吃起来酥脆可口,香辣过瘾,越嚼越香,还有股肉的香味。

小浣熊干脆面是当时方便面中的顶流,小朋友们都爱吃,30多克一小包,里面的面饼炸的酥脆,咬一口就掉渣,还有多种口味可选。每袋里面都有各种动画形象、游戏角色的卡片,更是掀起了集卡的热潮。

小小的包装,黑白相间的配色,无花果丝的包装很简洁,也很经典,远远的就能看清楚。无花果丝并不是用无花果做的,而是用白萝卜做的,酸酸甜甜,非常开胃,筋道耐嚼。

大辣片是很多爱吃辣小朋友的最爱,它没有包装,一张蘸着一张,小心地撕开,红红火火,表面沾满颗粒状的香料和辣椒,一点一点撕着吃,每次都会和朋友们相互分享,满满的幸福。

同样红红火火的,还有酸甜可口的果丹皮。它们是用山楂和白糖制作而成,形状各异,有大片,有小卷,吃起来酸甜适中,口感软糯,又美味又助消化,家长也很支持孩子们吃果丹皮。

大大泡泡糖是八十年代末推出的,伴随着让人难忘的广告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各地孩子们的心头爱。大大泡泡糖有着多种口味,刚入口时可以享受糖的快乐,嚼一会就能吹泡泡了,经常比赛谁吹的泡泡大,还会赠送有趣的贴纸。

哨子糖当时也很热销,圆形的糖果中间有个小洞,五颜六色,酸甜可口,薄荷味最经典。特别是把哨子糖竖起来,用牙顶住,然后均匀吹气,便可像哨子一样发出声响,放学时来上一颗,那叫一个神气。

三鲜伊面是我国第一代方便面,它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淡黄色的包装中间印制着丰盛的泡面,非常醒目。小时候吃一包三鲜伊面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泡好后马上香气弥漫,一会就连汤带面吃个精光。

冰袋是孩子们夏日的解暑神器,一两毛钱一个,五颜六色的包装代表着橙子味、苹果味等多种口味,刚从冰箱拿出来冒着凉气,迫不及待咬开一个小口,吸着里面的水分,有时候撕开大口,大块大块的咀嚼,吃完马上就浑身清爽起来。

大白兔奶糖是我国最早的奶糖,源于1959年,热销60多年,经久不衰,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蓝白相间的包装,极具标志性,奶香味十足,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泡水喝。过年过节时,家里会买上一些,每次吃都舍不得多吃。

酸梅粉也是80后的独家记忆,它装在一个小袋子里,里面是细细的酸梅粉,吃起来酸甜开胃,还可以泡水喝。特别是包装里有一个小勺子,有各种造型,每次用完都舍不得扔。

跳跳糖是一种口感非常奇特的零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总是想买一包尝试一下那种感觉。跳跳糖有各种颜色的小颗粒,只需捏到嘴里一点点,便能感受到口腔里的跳动、爆炸,总是让人兴奋不已。

麦丽素也是孩子们喜欢的糖果,它里面是乳白色的内芯,外面包裹着巧克力粉,吃起来外脆里软,香甜可口。特别是它的外表像是电视里的仙丹一样,玩游戏时总是用它当道具。时至今日,麦丽素依然是热卖的零食之一。
以上15种八九十年代的零食,不仅是味觉的记忆,更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如今我们长大了,可以买到各种零食,却再也找不回来小时候吃零食的幸福感。
声明: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