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1622年),努尔哈赤亲率6万大军进攻广宁,明军虽有14万大军,却因经、抚不合、孙得功投敌等多种原因,遭遇惨败,巡抚王化贞与辽东经略熊廷弼退守山海关,辽西土地尽失。此战中,九边重镇甘肃镇总兵祁秉忠奉命援助辽东,也最终战死在广宁防线的西平堡(今盘山县沙岭镇),与辽东总兵刘渠一起,为了保卫辽东而英勇殉国。
祁秉忠,明万历19年(1591年),袭西宁卫指挥同知世职。屡立战功,不断升迁,万历46年(1618年),授凉州副总兵,后升总兵官,加太子少保,驻防九边重镇之甘肃镇。
九边 甘肃镇、辽东镇位置
1、祁秉忠援助辽东、广宁之战捐躯1619年,辽东经略熊廷弼以其为“西陲健将”,因所部士兵能征善战,遂奏请派其援辽,抗击后金兵。但熊廷弼被弹劾罢官,原属下袁应泰代理辽东经略,亦以其“智勇兼资,威名夙著,且多蓄健卒”,令其率军1万防守蒲河要冲(今沈阳东北)。然而,还没等到祁秉忠到达辽东,辽阳、沈阳等城池尽落敌手,辽东几乎都已被后金攻陷,袁应泰也兵败辽阳、自杀殉国。熊廷弼再次被启用、接替辽东经略,祁秉忠被改授为援辽总兵官,率兵万余驻守闾阳(今锦州北镇市闾阳镇)。
广宁城 今锦州北镇市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后金兵渡辽河,大举进攻西平堡,守将罗一贯力战不敌,自杀殉职,巡抚王化贞令祁秉忠前往救援。他率军在平阳桥(今台安县内)与后金军遭遇,但会同增援的孙得功暗地里早已投降了后金,孙得功遇敌首先退却,一下子军心大乱,另一将领祖大寿带几百残兵败走老家觉华岛(今兴城),因此,明军溃败。祁秉忠力战不敌,身受重伤多处,突围后不久即殁于军中。而辽东总兵官刘渠也在此役中捐躯。
觉华岛 (兴城)
可叹一代名将,千里迢迢、从西北边陲来援助辽东的甘肃总兵祁秉忠却因孙得功投敌而命丧辽东。
而辽东经略熊廷弼当时已离开右屯,正驻军闾阳。但熊廷弼只有几千兵力,参议邢慎言劝他火速救援广宁城,却被佥事韩初命阻挠,于是熊廷弼撤往大凌河。后孙得功献广宁城给后金,王化贞仓皇逃出广宁,在大凌河见到熊廷弼,先后退回山海关,致使辽西整片土地尽失,经此一战,大明彻底陷入被动。
明 辽东形势
2、闾阳的历史,为何成为驻军之地?从这里可以看出,广宁之战,闾阳成为驻军重地,而闾阳就是如今的锦州北镇市闾阳镇,那么闾阳有何特殊?为什么大明时,会成为驻军之地?
闾阳,因医巫闾山而得名,山南为阳,闾阳在医巫闾山南麓,故名闾阳。辽代时,因医巫闾山为辽皇陵乾、显陵所在地,因陵而设乾州、显州,因州而建城,即为今日的北镇,闾阳地区当时归属乾州奉陵县,乾州早已毁于战火,遗址在今北镇庙附近。
北镇庙
金灭辽后,废州为县,并更名为闾阳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又因远离驿路(交通要道),将闾阳县从辽时的乾州所在地往南迁,迁到30公里处的南州寨,即今北镇市闾阳镇城址处。
《大明一统志》中记载“辽置奉陵县,金改闾阳县,元置千户所”,《奉天通志》也有文字说明“闾阳驿为辽置奉陵县,金闾阳县故址。明为闾阳驿堡,清置驿铺,今值北镇、锦县(今凌海市)交通要道。”
从以上可以看出,闾阳在辽金时代开始建城,据《北镇县志》载,原城南面及北面各设1门。但如今却早已片瓦无存。但几十年前,当地经常能挖出一些古青砖等,又陆续的树立了一些石碑,写着某某遗址等。
闾阳 吕祖庙
闾阳镇在明朝时又称闾阳驿堡,属广宁卫。明代也有重修的记载, 明《辽东志》 卷2“驿传”中记载:“广宁城南五十里,千户潘英重修”。闾阳属于九边上的古老驿站之一,是陆路进山海关的必经之路。也因此,既有城池、又处于进出山海关的交通要道,且距离广宁城仅仅30公里左右,进可攻、退可守。故此,方有祁秉忠率一万精兵驻守闾阳驿,熊廷弼自辽西走廊赶往广宁,也必经闾阳驿,在此停留也就理所当然了。
3、今日的闾阳驿然而,遗憾的是,闾阳驿城堡却早已不见踪影,但从当地一些地名中仍旧能看出当年的辉煌,闾阳在清代也被视为门户重地。据记载,闾阳清朝曾驻防有八旗兵200人。官长称佐领,负责军事训练。闾阳后城之西曾辟有演武场,当地如今仍有“西箭场”的叫法儿,是驻防八旗兵操练、习武的所在。而如“后城小学、后城村”的名字中,还隐约透露着当年的“闾阳城”的影子。
闾阳镇因古驿站的历史,直至今日,当地老人仍旧称呼闾阳为闾阳驿。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历史上清朝皇帝东巡祭祖,也曾多次在闾阳驻跸。并留下诗篇,更进一步促成了当年闾阳的繁华,然而时至今日,辉煌早已一去不返,不仅城池无存,更因铁路、水运的发达,闾阳古驿站的地位也逐渐丧失。如今也只能抱着曾经的辉煌、沦为一个县级市的农村乡镇。不仅发展几乎停滞,更是被历史所遗忘,变得籍籍无名。
闾阳 五佛寺
然,落架的凤凰虽然不如鸡,但毕竟也是曾经的交通要道,陆路进入山海关的咽喉,也曾商贾云集,一些痕迹还是顽强的保留了下来,比如:锦州地区大名鼎鼎的“闾阳驿大集”依旧默默的延续着往日的繁华,而境内的“吕祖庙、清真寺、五佛寺”等历史古迹也无不诉说着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