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卫戍区政委调二炮当司令,几个月后调回原单位,胜任不了?

从阳化石 2025-01-26 05:04:33

1968年,上级将北京卫戍区政委杨俊生,调去第二炮兵担任司令员。可在几个月后,他从二炮又调回卫戍区政委。是胜任不了,还是另有原因呢?

第二炮兵是1966年成立,司令部由公安部队领导机构与炮兵一部组建而来。1967年,任命向守志为司令,任命李天焕、吴烈为政委。

第二炮兵是导弹战略部队,之所以叫第二炮兵出于保密工作,实际上与苏联的火箭军、美国的战略空军差不多。2015年二炮改为火箭军。

向守志原本是炮兵副司令,在特殊时期受到影响,而没有到职,二炮工作由政委李天焕、吴烈负责。到1968年,李天焕离开岗位后,上级调卫戍区政委杨俊生担任司令,吴烈为政委。

杨俊生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都干过,土地革命时期先干政治工作,抗战时期担任过团长,也干过政委。解放战争时担任过旅长,也干过军参谋长。解放后,从副军长升为军长。

1964年,从军长调任旅大警备区政委,旅大警备区是正兵团级单位,他的职务也成为正兵团职。1968年,北京卫戍区领导班子调整,司令、政委都换人,他被调去北京卫戍区政委。北京卫戍区在当时也是正兵团级单位。

在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卫戍区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位,能与大军区、总部首长一起参加会议,业务上直接由总参下达,军委首长直接负责。在当时,保护中央首长,以及稳定北京地区的安全都是卫戍区。卫戍区的部队在特殊的十年里,兵力一度高达十余万。

杨俊生调任二炮司令后,此时二炮工作初建工作很多,而且任务艰巨。二炮的基本任务是协同其他军兵种或独立地打击敌人重要目标,必须在军委集体领导下,执行命令。二炮的指挥体系为三级制,二炮到导弹基地,再到导弹团,必要时剋一越级到团指挥。

此外,二炮部队新组建需要抓紧导弹建设、党政工作,战备训练、作战指挥等。

但在1969年,他又被调回北京卫戍区担任政委,具体原因不清楚。从他后来到搭档吴忠回忆录得知,因有人对他担任这个职务不是很放心,因此被调回卫戍区工作。

从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再调回来这样的情况多见。

二炮成立之初是什么级别的,是正兵团级,还是大军区级单位?现在我们知道火箭军是大军区级作战单位。

如果在成立之时,就是大军区单位,他等于说从正兵团职一跃提拔为大军区正职。吴烈担任二炮政委九年,后来调任武汉军区政委。从这一点可以得到肯定。

杨俊生等于在担任大军区职务不足一年,恢复正兵团职。他与吴忠搭档时,北京军区司令建议提拔他们分别兼任军区副司令、副政委,级别提拔到大军区副职,没有得到批准。至于为何没有同意,没有人说明原因,吴忠分析,卫戍区隶属于军区领导,或许不希望卫戍区与军区发生工作是的联系,保证卫戍区在军委的领导下吧。

1977年,卫戍区军政主官重新调整,傅崇碧、吴烈担任,吴忠调去广州军区担任副司令。而杨俊生在1980年调去旅大警备区担任政委,这是他第二次担任旅大警备区政委。

说起他的任职也是有意思,两度担任旅大警备区政委,两度担任北京卫戍区政委,职务的调动都要当时的背景由直接的关系。

0 阅读: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