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已结束,没啥意外的话,未来可能会做如下调整,请做好准备!

盖说社会 2025-03-14 15:04:36

3月11日下午,2025年的两会算是圆满结束了,而会议期间的提案数量,也来到了10711件。

这其中,就有诸多议题,是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接下来的1年内,事关民生保障、市场就业、假期制度以及消费品福利这四个方面,将会出现诸多利好的调整。

民生保障再升级

此次两会上,很多议题都聚焦在了,民生方向。

首先就是,在养老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养老问题愈发严峻。

而全国人大代表张翼,则是直接建议未来十年,逐步提高养老金额度。

至于沈燕芬,则是提出根据务农年限,调整养老金额度。很明显这一提案会影响到,中国的8.7亿农业人口。

要知道,受现实大环境的影响,农民的养老金问题,一直都是个大难题。

尽管新农保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可农民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数额,相较于城里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加之近年来的物价通胀,事实上目前的农村养老金额度,确实有待于改善。

再说了,很多农民也曾在当年缴交过公粮,也算是为国家贡献过力量。按照务农年限调整养老金额度,也确实有提出讨论的价值。

不过,这件事也得考虑到,全国养老的通盘大局。

毕竟当前国家的养老压力是在攀升的,年轻交保人数是呈下降趋势,养老金出现短期缺口,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全面稳定的考量,相信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但这次有代表专门为农民养老金发声,相信也是一个更积极的信号。

当然,如何具体出台政策落实,这事还是有待于时间的。

另外,还有代表提议,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20元。

一旦这些建议被落实,那必将惠及上亿人,也能极大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

此外,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提议,也将让老年人得到更贴心的照顾,得以安享晚年。

与此同时,医疗领域的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也被代表提了出来。

这次两会上,人大代表建议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水平,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从而能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同时,提案还酌情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增加可报销医疗项目,力求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人看得起病。

除此之外,百姓一直关注的焦点住房问题,也被再一次提及。

此次两会提出,将推出一系列购房优惠政策,如降息、减税等,降低购房成本,让更多人有能力购置房产。

同时,还提出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确保房屋质量,让百姓住得安心。

另外对于老旧小区,政府将继续扩大改造规模,加装电梯、增加停车位、完善公共设施,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就业市场新动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次两会针对就业问题,也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诸多有力举措。

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1222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与“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 的结构性矛盾并存。

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将针对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希冀通过精准培训,让求职者具备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实现人才与岗位的高效对接。

另外,国家还将加大对重点就业人群的扶持力度,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都有专门的扶持项目和补贴。

以此同时,国家还鼓励自主创业,提高贷款额度,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激发创业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最后就是,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部分传统岗位可能受到冲击,但同时也将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诸如,当前我国的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如无人驾驶行业就催生了,“无人驾驶监控员” 等新岗位。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将持续涌现,也一定会为就业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假期制度迎曙光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两会代表们也是积极发声,为打工人争取更多休息权益。

而这次两会上,一系列关于假期制度的提议,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假期更加合理、丰富的希望。

在传统节日假期方面,庹庆明代表建议,将元宵节设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感受,这一传统节日。

至于赵皖平代表则提议,取消春节调休,并将法定假期再增加3至5天,改为放假9天。

让人们能更充分地享受,阖家欢聚、走亲访友的时光,不再被短暂假期和疲惫调休折腾。

另外,庞永辉代表提出的设立春秋假制度,令人眼前一亮。

春天和秋天气候宜人,正是出游、放松身心的好时节。

设立春秋假,不仅能让人们避开旅游高峰期,提升旅游体验,还能有效分流旅游人群,促进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代表们还关注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建议,修订《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研究将带薪休假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

对于部分行业双休制落实率低,带薪休假执行率不足,将带薪休假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有助于督促企业保障职工的休假权益。

甚至还有代表建议,由大型企业带头实施强制下班,营造健康的职场氛围,让员工不再被无谓的加班所束缚。

消费领域新福利

两会后,消费领域也传来诸多利好消息,以旧换新政策再度加码,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政府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相比去年1500亿元的资金规模再度增加一倍。

与此同时,政策实施时间从年初启动,较去年大幅延长,补贴品类范围也持续扩大。

这其中,家电补贴从“8+N”增加到“12+N”,新增了电饭煲、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等品类;

至于,手机、平板、智能手表 (手环) 3 类数码产品,也纳入购新补贴范围,最高补贴可达500元。

而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也被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在政策推动下,消费市场一片火热。截至3月5日,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31万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70万份,合计超过100万。

超94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200万台,已有超3400万名消费者申请了,超4200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以旧换新政策不仅让消费者受益,也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生产端到消费端,该政策助力产业链实现优化升级。

消费内容平台的数据显示,自去年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洗衣机、洗碗机、空气净化器等家电产品的消费,同比增长30% - 70%不等。

随着补贴政策扩围,今年1 - 2月,平板电脑、智能手表以及相机的消费,增长均超过50%。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表示,国家大力推动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既能提升整体消费市场的绿色化、智能化,也能够推动产业的自我革新。

后记

这些即将落地的政策调整,将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民生保障到就业创业,从假期安排到消费升级,每一项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我们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提前做好规划,积极适应这些变化。

不知道,这些政策的变化,又对大家有啥切实的帮助么?

参考资料

5 阅读:2559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