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汉时猛将多用戟,三国猛将多用矛?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9-24 15:56:45

在小说中,各武将用的武器五花八门,十八般兵器皆有代表。

然而,其中绝大多数是小说家门为剧情和人物刻画而虚构的。

事实上,古代武将,虽然大多是武力值不错的,但是,武将毕竟是领导岗位,主要是靠发挥士卒的战斗力来完成任务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即便是武力值爆表的“猛将”,也不经常亲自冲到前线。

而且史书将漫长的历史浓缩于一本书中,总是要惜字如金,即便一些武将亲自发挥个人勇武的场面,史书也常常不介绍人家拿着什么武器。

所以,大多数猛将,虽然搏杀了一辈子,但咱们都不知道他们拿的是什么兵器。

不过,从史书中“偶尔”透露出的细节来看,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都有一种“主流”武器。

比如,两汉时期,武将大多用的是戟。

而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武将大多用的是矛。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两汉时期(不含东汉末年)的猛将,用的是什么兵器?

两汉时期,猛将最常使用的近战武器是戟。

1、项羽。

楚汉对峙期间,楚军三次派人出来挑战,汉军都让楼烦以箭射杀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项羽亲自披甲持戟出战,楼烦将又要以用箭来射项羽,项羽怒目而视,楼烦将吓得麻溜逃走了!

刘邦见状,跑出来耍嘴皮子,和项羽对话。项羽手持戟喊刘邦下来单挑,刘邦不敢战,项羽以弩射中刘邦···

披甲持戟的项羽,气场就是如此霸道!

2、灌夫。

七国之乱时,灌夫的父亲张孟在与吴军的作战中被杀。

灌夫大呼:愿取无望若将军头以报父仇!

于是,“夫被甲持戟,募军中装饰所善愿从着数十人···”,奋勇向前!

3、吴汉。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吴汉,也用戟。

他与苏茂、周建交战,亲自披上铠甲拿着戟,命令诸将说:“听到鼓声全部大呼前进,后退的斩”!于是,奋勇而前,大破敌军!

4、马武。

刘秀派耿弇、马武等人攻打隗嚣。

交战不利,敌人追击甚急。

马武遂披甲持戟,率领精骑奋力反击,杀退敌追兵,稳住了局势!

从各类史书对两汉时期的作战来看,“披甲持戟”,是猛将最常见的行头。

而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这个情况就完全变了。

汉末三国时期的猛将,用的是什么兵器?

汉末三国时期的武将,大家应该是最熟悉的了。

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大家应该都是如数家珍了。

然而,实际上,矛,才是他们最常用的兵器。

一、主用矛者居多。

1、吕布。

吕布持方天画戟的形象,大家都是很熟悉了的。

何况,由于“辕门射戟”是见诸正史的,因此,更多朋友认为吕布用的真的是戟。

其实不然。

“辕门射戟”时,“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吕布是在军中随便找了一支戟来做靶子的,并不是传说中他自己用的“方天画戟”。

而实际作战中,吕布用的主要兵器,是矛。

刺杀董卓时,“布应声持矛刺卓”,用矛刺董卓。反倒是同样参与刺杀董卓的李肃,用的是戟···

吕布与郭汜单挑(汉末三国时期唯一一场见诸正史的单挑),“布以矛刺中汜”。

约人单挑,当然用自己最趁手的兵器了,由此来看,吕布的主要近战武器就是矛!

2、公孙瓒。

公孙瓒常常率领数十骑外出,遇到十倍之敌,“乃自持矛,两头施刃”,屡屡取胜!

3、张飞。

演义中张飞用的是“丈八蛇矛”,就是矛。

实际上,张飞用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丈八蛇矛”,但用的确实也是矛!

长坂坡,张飞据水断桥,瞋目衡矛曰:“身上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我觉得正史中的这句话比演义中的“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更简单有力,更让人血脉喷张!

4、程普、丁奉、徐盛等东吴将领。

东吴将领,用矛的比例也是很高的。

孙策攻祖朗时,被贼所围困。

程普“以矛突贼,贼被,(孙)策因随出”。

寿春之战,丁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阵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

合肥之战,吴军大败,徐盛“被床失矛”。虽然过程有点丢人,但也说明徐将军用的也是矛···

此外,一般不在武将之列的,以善于耍嘴皮子著称的虞翻也“善用矛”。

5、关羽,“疑似”用矛。

关羽刺颜良于万军之中,斩其首而还。

“刺”这个动作,显然不是“青龙偃月刀”,不是戟就是矛,而用矛的概率相对更大一些。

二、其他兵器者。

当然,汉末三国时期,也有一些将领,主用的装备不是矛。

1、曹操、曹丕。

曹操少年时刺杀张让,被发掘,舞戟自卫。

曹丕也自认为用戟很厉害,他称自己“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

2、典韦。

典韦,则“手提双戟八十斤”。

他战死前,“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

就算是拍电影的话,不用特效,还真没有办法还原这样的神勇!

3、张辽。

合肥之战,张辽就是“披甲持戟”,冲击东吴军队。

当然,汉末三国时期,一种叫“手戟”的兵器十分流行。董卓、孙策、典韦,都是用手戟的高手。不过,手戟主要是一种投掷用的武器,作用与标枪类似,已不算是近战长武器了···

显然,汉末三国时期,戟仍然是比较常见的兵器,仍然是“五兵之雄”,但其地位已经肉眼可见的急剧下降了!

铠甲的进化

戟与矛,都是古老的兵器,早在先秦时期就在“五兵”之列,是常见兵器。

当然,春秋时,他们的地位都不如戈。

只是,随着战争越打越“不讲究”,步战的比重逐渐超过车战,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可钩可劈可刺的戟,从战国中期以后逐渐占据了更优越的地位。

如此,持戟数量与有车多少乘,同时成为衡量一国国力的代表!

而到了秦汉时期 ,戟就成了最好用的近战长兵器,压到了矛。毕竟,两人对打,用矛的只能刺杀敌人,而别人又能劈有能刺,用矛的肯定要吃亏的,所以,有条件的话,武将们当然用戟。

但是,用戟,也是有缺点的。

戟虽然能勾能刺能劈,功能多是多,但是都比较“浅”,穿刺力都不够。

东汉以前,虽然铁甲以出现,但皮甲仍是最常见的护具。

因此,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铠甲也在不断进化。

到东汉时期,铁制的“鱼鳞甲”已在军中普遍使用。

而且,随着炼钢技术的进步,铁铠的质量和数量都持续在提高,铠甲的坚度越来越强,类型增多、防卫性能持续增大。

因此,戟的杀伤力不足的问题也就越发严重了。

相比之下,矛、枪虽然主要只能刺杀,但是,杀伤力能够得到保证。

同样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矛刃的长度和杀伤力进一步提升了!

因此,穿刺时代,即将到来了!

戟的克星的大量使用

而且,由于戟的盛名在外,一种专门克制戟的防卫武器也在东汉时流行了起来——钩镶。

钩镶,是把钩和盾结合在一起的武器。他能够有效地钩束敌方的戟,使其难以迅速抽回,从而为持钩镶者提供攻击机会。

因此,一名左手携钩镶,右手持刀、剑的战士,会让持戟的对手一筹莫展!

如此,由于有了克星的出现,戟的运用也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骑战的发展要求

同时,骑战的发展,也使戟变得力不从心了!

汉武帝的时代以前,骑兵的主要作战方式是骑射。

而汉武帝时代开始,骑兵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冲锋的作战方式。

到了东汉时期,骑兵集团冲锋也越来越流行了。

在骑兵冲刺的战斗中,使用戟的将士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在急速冲刺以戟刺入敌人身体时,不能穿透,被刺者前冲的动能,很自然的通过戟柄传送到刺者身上。当时还没有马镫,足下没有支点,仅凭两腿夹力,很难挡住这种冲力,很可能就被冲下坐骑了!

因此,骑马将领自然很难使用戟来持续杀敌了!

我们前面提到的三国时期仍然用戟的将领中:曹操、典韦,都是在步战中使用戟,曹丕甚至只是在内部演练时用戟,合肥之战中的张辽似乎是在以骑兵冲击东吴步兵的作战中披甲持戟(可见张辽双腿的力量是极为强悍的),没有出现骑对骑作战中仍然使用戟的例子。

何况,如果对手是精锐部队,装备的铠甲必然是精良的,戟穿刺性不足的问题也就更加严重了!

到了后来南北朝时期,随着重甲骑兵的星期,戟在战争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弱,其地位也就越累越被制造简易、穿刺力强悍的矛、枪所取代了,到唐代以后基本就只是仪仗、门卫兵器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类武器的地位也在不断的变化。

在技术进步速度不快的古代尚且如此,在如今更是如此了。

0 阅读:71

喝下历史的鸡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