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日前美国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通过了一份涉台报告,并提出了10条建议,其中包括加快对台军售与武器交付,与盟友制定联合计划,扩大美台军事合作范围,提高美国对台需求的熟悉度等等。
报告妄称,提出建议的原因是台海和平稳定受到了威胁,阻止中国大陆的所谓“军事侵略”符合美国政治与经济利益。
美方报告,在经岛内媒体转载之后,引起了一片嘲讽,有评论称,美国不是在帮助台湾地区,而是想将其送上更危险的境地,所谓的“加快军售”,无非是想骗钱而已。
美台勾结
不光岛内民众感受到了美方报告的用心不良,周边国家也对美方一再升级局势感到担忧,一向对国际形势走向十分敏锐的新加坡政府,再次就亚太前景发出了警告。
据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5月25日报道,在出席第28届日经论坛活动“亚洲的未来“时,新加坡副总理兼财长黄循财评论了当前的亚太局势,表示亚洲已成大国争霸的场合,台海成了最危险的引爆点。
黄循财表示,台海情势正处于动态演化之中,一方基于自身动力和国内政治压力产生的举动,将引起另一方的反击,局势已向危险边缘靠近,尽管各方不想发生冲突,但误判或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黄循财
黄循财再次强调,各国不希望被迫选边站,任何遏制中国崛起或限制美国在亚洲存在的意图,都不受欢迎。
据悉,黄循财目前在新加坡政府内部的职务是副总理兼财长,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规划,黄循财作为接棒李显龙的第四代领导人的身份已经确定,目前正在熟悉并接手相关工作的阶段。
再考虑到黄循财刚刚出访中国,就隐含有以下一代领导人的身份,与中方高层进行对接的意味,所以在这种关键时期,黄循财断然不会随便发声,此次发言无非是想传达出新加坡新一届政府对当前局势的态度。
李显龙
美国在国际上一直非常霸道,很难容忍各国严守中立,新加坡也不想得罪美国,所以在声称遏制中国崛起不受欢迎的同时,也表示各国不接受限制美国在亚洲的存在。
这句话是说给美国听的,希望其能够安心,但只怕美国政府听了之后,心中会不是滋味。
因为各国保持中立,对美国来说就是巨大的战略挫折,在过去一年中,美国已在东南亚地区因为这一原因遭受了三轮重挫。
布林肯
第一轮,是在22年上半年。美国国务院布林肯等一众高官,不断向东南亚施压,要求各国参与遏制中国,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高官,分别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方式,拒绝了美国的提议。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甚至表示,中国是2000年的邻居,我们不怕中国人,但欧洲人在出现2年之后,就征服了我们。
东南亚国家大部分与美国保持了距离,美国的对华包围圈破了一个大洞。
拜登主持美国-东盟峰会
第二轮,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力图抢占舆论道德高位,将这场冲突描述成一场正邪交锋,要求全世界选边站,美国炮火针对的重点就是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的抹黑,一直持续到23年2月,直到欧盟领导人相继宣布访华计划后,布林肯才恍然大悟,赶紧停止散布中国军援俄罗斯之类的不实消息。
美国也对印度施加了极大压力,但考虑了美国“印太战略“中印度的重要性,在22年6月前后,美欧就减弱了对印度的压力。
莫迪和拜登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轮交锋中东南亚国家的表现,和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一样,没有支持美国,东盟国家中只有新加坡对俄采取了措施。
不过此举是因为其与马来西亚存在领土争端,大马海上力量曾直接闯入新加坡海域,新方想借此表明态度,或者说寻求美国的支持。
总之,美国这次没能从东南亚地区得到想要的支持。
去美元化
第三轮,在23年3月,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去美元化“的呼声,在巴西率先采取行动后,极短的时间里,沙特阿拉伯、印度接连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而在此过程中,东南亚国家出人意料的走在了”去美元化“的前列。
3月末,东盟财长和央行会议在印尼召开,讨论的主要议题就是如何减少对美元、欧元、日元的依赖,4月初印度宣布,印度与马来西亚已同意用本币结算。
从以上三件事情可以看出,东南亚国家如今在大部分重要事务上,都不愿选择美国,美国若是在台海地区有什么妄想,不会得到东南亚国家的支持。
拜登
只要东南亚国家不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就始终无法成形,因为从地图上很容易看出,东南亚正处中间位置,将美国主要的对华包围网如美日印澳”四国机制“、”AUKUS联盟“、”五眼联盟“等一一分割开来。
美国的整体战略始终无法发力,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想法因此也难以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