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有很多人都听过
“喝粥不健康”的说法?
张文宏教授也曾建议:
“早餐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
不许喝粥”

那么喝粥真的没有营养吗?
其实大家都误解了!
最准确的说法是:
“粥的营养不均衡”
以白米粥为例
大部分的成分是水
其中的米含量比米饭少
再看看粥的成分表
除了水以外
就是碳水化合物了
蛋白质含量很少

但这并不代表“粥最没营养”
我们中国人有喝粥的习惯
是因为粥有利于消化
在一些胃功能脆弱的时期
喝点粥也是不错的选择
能减少胃肠道的消化负担

但是,请注意
粥≠白米粥

五谷粥、八宝粥、肉粥等
含有其他营养物质的粥
可以很好的补充白粥缺少的营养
不仅有营养,而且还能利于消化
一举两得

相比粥而言
有些看似有营养
但实际比粥还没营养的食物
非常多
辨别的方法主要就是
——看配料表
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酸奶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酸奶很多
但其实有很多都不是真正的酸奶
而是调制乳
↓
比如配料表中含有
生牛乳、白砂糖、果酱、蛋白粉……
每一百毫升的碳水含量巨高无比
真正健康的牛奶或酸奶
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
除了酸奶外
燕麦片也是重灾区
你以为它营养丰富能减肥
但实际上添加了很多不健康的糖等物质

这些还都能通过看配料表来避雷
但有一种我们常吃的东西
是没有配料表的
——外卖
至于外卖的辨别那就更麻烦了
想了解的点点赞我们单独出一期讲讲
想要完全躲避外卖的坑
那就学学自己做饭
说到自己做饭
这里又涉及一个
颠覆很多人认知的常识
↓
做菜的案板比马桶还脏

我们的普遍认知中
马桶是家里最脏的地方
但实际上正因为我们知道马桶脏
于是会经常定期清洁马桶
反而就没有那么脏了
但有一些地方
可能因为常常被忽略
反而比马桶更脏
比如你家的案板

这玩意儿每平方厘米的细菌量
可以达到20万,比马桶还多10万
因为理论上除了每天使用后清洗外
还需要每半年换一个新的
但有些人家的案板
一用就是10年……
有些在切肉时产生的缝隙里
隐藏了很多肉眼看不见的肉屑
这些肉屑不断变质
产生了大量的细菌

但你毫不知情的在这脏兮兮的案板上
切开凉菜然后直接送进了嘴里

还有些人懒得清理洗碗槽
导致洗碗槽里的细菌
以50万的数量起跑
在脏乱差这个赛道上遥遥领先
但如果非得评个第一
洗碗槽还得靠边站
这个“荣誉”非抹布莫属

此时,会有爸妈站出来表示
“放心,我们家的案板和抹布一定干净
我每天都用开水烫一遍~”
好,这里又出现一个颠覆认知的常识
——开水并不是万能的消菌杀毒剂

比如我们熟知的黄曲霉素
需要用280度的高温才能消灭
开水最高只有100度
根本没有用
更别说用开水烫餐具了
也是图个心里安慰实际毫无用处
因为很多造成肠道感染的细菌
需要持续高温2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

而且水并不是越烫越好
特别是我们喝进肚子里的水
超过65度以上
就会损伤食道
长此以往会诱发食道癌
不仅是水,一切要入口的食物
都需要注意温度的适宜
不能过烫

说到致癌,我又想到一个
颠覆认知的常识
这次颠覆的应该是父母的认知
↓
手机、电视、路由器等的辐射
对人体没有伤害
首先,辐射分为两种
一种叫“电离辐射”
也就是我们害怕的辐射
最典型的就是核辐射
它会像无数个微型子弹
射穿你全身的DNA链条

这种危险系数很高
但日常生活中基本碰不到
顶多就是照X光会接触一点点
而且其强度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而家用电器的辐射并不是这种
而是另一种叫“非电离辐射”
这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很小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
最强的非电离辐射
其实来源于——太阳
其强度可比手机、电脑大的多
因此不存在电子产品的辐射致癌的情况
最后,既然说到致癌了
我就再纠正大家一个误区
——致癌物的等级划分
说到致癌物
你一定听说过这个等级划分
↓

很多人以为只要是有等级的致癌物
就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甚至等级越高导致癌症程度越严重
比如最近有流言说
“零卡饮料”中的“阿斯巴甜”
被列为2B级致癌物了
于是心惊胆战的转发朋友圈
通知大家千万别喝了
错了错了!
致癌物的等级其实是按照
“致癌性证据”划分的
比如,牛羊肉(红肉)是2A级致癌物
并不代表它多吃会致癌
2A级指的是:
很可能致癌
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对人类证据尚有限
再比如腌菜等属于2B级致癌物
2B级指的是:
可能致癌
但证据不充分
而3级指的是:
疑似致癌
尚无法分类
常见的比如咖啡和茶
4级指的是:
很大可能不致癌
而真正需要被大家关注的
其实只有1级致癌物:
对人类致癌
且有非常靠谱全面的调查实验证实
比如:火腿、腊肉、熏肉、肉脯等
熏、腌、风干或用其他方式处理的加工肉类
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中式咸鱼
发霉的粮食、槟榔、尼古丁……
所以,可别再嘴里叼着一支烟
说着零卡饮料不健康了
那就太讽刺了
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