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首元宵节古诗词: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平原诗词 2025-02-07 20:28:38

2025年的元宵佳节是2月11日,乙巳年元宵佳节来临之际,给大家提前奉上元宵节的古诗词,从唐朝到清朝,一共8首古诗词,让今天的我们一起感受这不一样的元宵佳节,赏灯猜谜,共品古诗词中的节日氛围。

1、唐朝古诗词2首

《正月十五夜》

唐朝·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朝时期,人们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是远远超过除夕的,元宵节在唐朝时期被称为上元佳节,由政府主导的上元佳节,灯火通明,照亮整个夜空,也让老百姓感受到不一样的节日气氛。火树银花:形容元宵节灯火辉煌的景象。星桥:指护城河上的桥。铁锁开:指城门大开,解除宵禁。游伎:指游玩的歌伎。秾李:形容女子打扮艳丽。行歌:边走边唱。落梅:指《梅花落》曲调。金吾:指京城禁卫军。玉漏:古代计时器。

《上元夜》

唐朝·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玉漏银壶:古代计时器。铁关金锁:指城门。彻明:通宵达旦。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2、宋朝古诗词2首

《青玉案·元夕》

宋朝·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花千树:形容灯火繁多。星如雨:形容烟花灿烂。宝马雕车:指装饰华丽的车马。凤箫:指箫声优美。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各种彩灯。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女子头上的饰物。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暗香:指女子身上的香气。阑珊:零落稀疏。

这首词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和主人公的寻人经历,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和期待,以及对于意中人的思念和追寻。其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成为了经典的爱情诗句,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夜:元宵节之夜。花市:指繁华的街市。灯如昼:形容灯火通明。月上柳梢头:指月亮升起。人约黄昏后:指情人相约在黄昏之后见面。

3、元朝元曲1首

《折桂令·元宵》 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注释: 三五:指正月十五。婵娟:形容月色美好。陆海:指陆地与海洋,形容灯火繁多。春阳:指春天的阳光。三美事:指赏月、观灯、踏青。四无情:指时间流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离别之苦。角品:指欣赏。南楼:泛指楼阁。西厢:指情人约会的地方。

4、明朝古诗词1首

《元宵》

明朝·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注释: 娱人:使人快乐。算春:算作春天。人似玉:形容人美丽。月如银:形容月光皎洁。珠翠:指女子头上的饰物。赛社神:指祭祀社神的活动。芳尊:指美酒。消得:消受,享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灯火、月光、人群和音乐等元素,展现了古代中国节日的繁华和欢乐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5、清朝古诗词2首

《上元竹枝词》

清朝·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注释: 桂花香馅:指元宵的馅料。胡桃:核桃。江米:糯米。井水淘:用井水淘洗。马家:指制作元宵的店家。滴粉:指元宵粉。试灯:指元宵节前试挂花灯。

《元夕影永冰灯》

清朝·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注释: 火树:指元宵节的灯火。千春妍:形容灯火美丽。清辉:指月光。月阑:月亮。鲛珠:指珍珠。罗袖:指女子的衣袖。烛花:指蜡烛的火焰。晕气:指月光的光晕。为语:对……说。东风:指春风。来宵:指第二天晚上。余欢:指剩余的欢乐。

提前祝愿大家元宵节快乐!

蛇年的元宵节马上要到了。这里整理了不同朝代8首古诗,也是不同朝代诗人们在当年的元宵节所作。诗中或说心情,或品时事,或讲实景。都是当下诗人们真情实感的流露,一起欣赏吧,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更多好作品。

1 阅读:23

平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