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很多国人对其有着复杂的情感,尤其是老一辈的人。
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困难时期,对我们伸出援手,帮助我们更快走出积贫积弱的状态。

即便两国之后关系变得冷淡,很多人还是对苏联报以感恩之心,但苏联的前身沙俄就是不折不扣侵略者了。
沙俄在中华大地上犯下了累累罪行,他们威逼清政府割让了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今这些土地绝大部分还在外漂泊。

这样复杂的关系交织到一起,让很多人对于俄罗斯的称呼不同,有带有贬低意思的“老毛子”,也有表示认可的“战斗民族”。
“战斗民族”是对俄罗斯人性格的总结,是基于俄罗斯所处的位置、历史、宗教等元素,给出最形象表述,那么俄罗斯人对我们又是怎样称呼的呢?

俄罗斯人为什么被我们称为战斗民族呢?俄罗斯人又将被我们称为什么呢?两国现在发展又该走向何方呢?
一、寒冷中孕育出的“战斗民族”一个民族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在潜移默化下往往能够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就和所处的环境离不开关系。
俄罗斯的位置位于北半球高纬度,气温要远低于赤道附近的国家,全年秋冬季节占比更多,只有很短一段时间的春夏季节。

俄罗斯的疆域面积十分广阔,横跨亚欧大陆,与很多国家接壤,也是苏联解体获得疆域最多的国家,领土内自然资源丰富。
因为领土内包含着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地区,这部分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日常生活受到低温空气影响并不便利,直到现在俄罗斯仍没有开发远东地区。
在这样的条件下,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一直比较粗犷,曾经有着许多比较野蛮的生活方式,这也养成了他们豪爽粗犷的性格。

寒冷的天气中,大部分人都会对烈酒产生依赖,这就导致很多俄罗斯人喜爱痛饮烈酒来温暖身子,饮酒也与我们文化中的豪爽产生联系。
而俄罗斯本身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界处,这导致俄罗斯文化本身在受到了中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也自成一派拥有自己的特色。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能够通过本民族的文学著作看出,如果我们去看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就能感到到俄罗斯人对英雄文化的崇拜。

当时许多的俄罗斯文学作品都会塑造出一个英雄式的主角,他们在不同的磨难中,依旧保持着初心,最后成功战胜各种困难。
这样的文化影响之后的俄罗斯,很多人会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投降,而是积极面对,从而战胜困难。
这一点恰恰十分贴合当时的俄罗斯环境,只有保持这样的精神,才能一步步从困境中走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成功生存下来。

而在冷兵器时代,俄罗斯人要比其他人种更加高大,所以认为自己有着更强的战斗力,这也是很多俄罗斯人的内心想法。
能在这样环境中生存下来,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豪爽不羁的同时还有强壮的身体,这就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战斗民族”。
能让“战斗民族”这一词彻底落实也离不开二战时期的苏联,当时在德国的闪电战下,许多国家眼见大势已去,直接举起白旗投降。

但德国军队在苏联这吃了大亏,为了阻挡德国的入侵,苏联人民和军队一起合作,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之后更是全民皆兵,无论男女老幼一起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让苏联军队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而且他们没有坐收渔翁之利,反而成为反法西斯的主力军。
苏联军队的战斗力之强悍,一度让美国感受到巨大压力,作为继承者的俄罗斯,被我们称之为战斗民族实至名归。

我们对俄罗斯的称呼是“战斗民族”,很多人好奇俄罗斯对我们的称呼又是什么呢?其实这一点要追溯到我国宋朝时期。
在古代历史中,很多中国的朝代都是地区的中心,自身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许多国家都会根据第一次接触的朝代,来称呼我们国家。
因为接触时间的不同,每个地区的国家对我们的称呼都不相同。

在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与我们接触的希腊和罗马地区,他们称呼我们为“Sinae”。
这个词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丝绸之路,侧面证明丝绸之路的影响力。
而俄罗斯对我们的称呼则是契丹,这也是中亚各国,对中国的称呼,因为他们与中方接触的时间,是在大约宋朝的时候。

在时间上俄罗斯对中国的认知是比较晚的,早在秦朝和汉朝时期很多地区就对中国有了基本的认识,但这时俄罗斯前身还没出现。
俄罗斯的前身是基辅俄罗斯,后来的俄罗斯大公国,选择从基辅俄罗斯中脱离而出,这就是俄罗斯的雏形,他们对于中国的认知,也来源于基辅俄罗斯。
当时中国内部正处在战乱时期,当时国内的势力都想要成为这片大地的主人,无论哪股势力都认为自己的才是正统,代表了整个中国。

随后俄罗斯向着中亚地区发展,才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当时宋朝只能困居在江南一带,辽在金的压迫下,不得已只能向北迁徙。
辽的主体就是契丹人,在唐末时期辽快速成长起来,在随后的宋朝时期,甚至能问鼎中原,辽国一度以正统自居。
辽虽然在与金的争斗中失败,但凭借自身强大实力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开疆拓土,占据了当时的河西走廊,也是中国通向中亚地区的大门。

当时很多中亚国家都认为契丹是中原大地的统治者,对他们来说“契丹”就是代指中国,俄罗斯也在接触过程中将“契丹”作为中国的代称。
即使这批契丹人随后被蒙古大军踏破,但伴随着蒙古人一路打败了很多中亚国家,再次强化了“契丹”一词,“契丹”这一称呼一直流传到现在。

等到清朝时期,沙俄开始真正接触清政府之后,这样的称呼已经根深蒂固,在这个过程中“天下”还和“契丹”一词有所重合。
在俄语中“天下”也是指代中国的,直到今天还经常会用“天下”指代我们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天下”和“契丹”的意思逐渐重合。
这个转变的原因也和沙俄的扩张有关,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当时的沙俄向着西伯利亚地区进军,一路上的土地都不合适人们居住。

直到来到了中国境内,代表着领土和财富的“天下”,也被用来代指中国,在清政府晚期沙俄出手,使得清政府割让许多土地。
三、中俄今天的发展俄罗斯和中国的历史,已经是一段纠缠不清的关系,两者的称呼也代表着双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认知,这些经历有合作、战争、谈判等。

从很早开始,俄罗斯就与我们保持着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而今在西方的制裁下,俄罗斯在很多领域都陷入了被动,不仅对外贸易受到了影响,就连国内市场都遭到了波及。
在这样的危机关头,我们大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提供了一笔资金缓解了俄罗斯的困境,这样雪中送炭的行为,使得俄罗斯加强了与我们的合作力度。

普京在又一次胜选之后,随后选择访问中国,与我们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就连远东地区的开发都已经提上议程。
未来两国还会在多领域加深合作,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不吹不黑,中俄关系到底怎么样?1个一直在努力,1个一直在犹豫》双马尾班长2023-12-04
中国叫俄罗斯“战斗民族”,那俄罗斯怎么叫我们?俩字听着很耳熟 小天使说剧2023-10-02
普京:俄中两国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2024-12-19·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