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过了保修期,开发商“甩锅”,法院一纸判决揭开真相!

冰封北冰洋 2025-03-25 08:49:27

家住北京昌平的小群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住了15年的房子会突然“塌陷”,

厕所排污管断裂、阳台地漏下陷,原本温馨的家成了“危房”。

更让她气愤的是,开发商以“房屋早过保修期”为由拒绝维修。

无奈之下,小群一纸诉状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令人意外的是,法院最终判决开发商全额承担维修费用并赔偿租金损失。

保修期过了,开发商为何还要赔钱?

这背后,藏着每个业主都该知道的“法律底牌”。

(图文无关,图源网络,侵删)

原来,早在2003年收房时,小群家的回填土就因施工偷工减料埋下隐患。

开发商交房时看似“验收合格”,实则暗藏质量缺陷。

法院审理认为,

保修期≠免责金牌!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一十七条,开发商对房屋负有“物之瑕疵担保责任”,即交房时必须保证房屋不存在隐蔽质量问题。

即便保修期已过,只要证明问题在交房时已存在(如施工不达标、材料不合格),开发商依旧难逃责任。

这起案件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

保修期只是开发商免费维修的期限,而非质量问题的“免死金牌”。

就像买手机,保修期内厂家免费修,但若发现是翻新机,哪怕过了保修期也能维权。

房屋同样如此:

若渗漏因防水层偷工减料所致,即便10年后暴露,开发商照样要“买单”;

但若是业主装修不当导致管道破裂,则需自行承担。

现实中,不少开发商用“已过保修期”搪塞业主。

教你三步锁定开发商责任。

第一,固定证据:立即拍照录像,申请专业机构鉴定质量问题根源;

⚠️浙江台州有位业主堪称教科书式操作:发现阳台开裂后立即公证处保全证据,同时调取当年施工图纸,证明钢筋配比偷工减料。

第二,追溯时间:若漏水、裂缝等问题在保修期内已报修却未解决,开发商违约责任不因时间消失;

⚠️上海虹口区业主发现楼板下沉后,赶在开发商注销项目公司前提起诉讼,成功冻结剩余质保金。

第三,区分因果:管道老化属自然损耗,但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则是施工缺陷,后者终身追责。

⚠️郑州某小区聘请建筑结构专家出庭,用BIM模型还原施工过程,直接证明混凝土浇筑未达标,这份可视化证据让开发商当庭认赔。

更值得警惕的是,物业也可能“躺枪”。

若小区管道堵塞因物业未定期清理,或违规装修未及时制止导致损失扩大,业主可要求物业赔偿。

但若纯属开发商“历史遗留问题”,物业只需配合申请维修基金,无需背锅。

小编有话说:

“验收合格不代表质量完美,它只是开发商履行程序义务的证明。”

换言之,哪怕当初验收通过,只要你能证明裂缝、渗漏是施工时“埋雷”所致,法律就会为你撑腰。

就像小群,一份《回填土掺建筑垃圾》的鉴定报告,直接戳破开发商“已过保修期”的挡箭牌。

下次再遇开发商推诿,不妨甩出这句话: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保修期外追责,我要的是真相,不是借口!”

互动话题:

你家房子遇到过“保修期后遗症”吗?

留言区说出你的故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