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如果进攻菲律宾,有多大的胜算?

历史民族 2025-03-12 09:10:18

1574年,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商首领林凤率领62艘战船,载着4000人,向菲律宾的西班牙军队发起进攻。由于武器落后,他们最终被西班牙击败。为了消灭菲律宾一带的华人势力,西班牙于1603年在马尼拉展开了一场大屠杀,2.5万名华人惨遭杀害。1639年,西班牙再次在马尼拉进行了对华人的屠杀,导致吕宋岛上的华人几乎全部消失。作为东南亚海洋贸易势力的代表,郑成功得知此事后感到愤怒异常。然而,当时他尚未确立稳固的根基,因此无法抽身顾及此事。1662年,西班牙再次在菲律宾实施了对华人的屠杀。在此之前一年,郑成功已经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岛。得知华人再次遭受屠杀的消息后,郑成功决定率领远征队前往菲律宾,与西班牙殖民者展开对抗。然而,郑成功未能率军出征便与世长辞。接下来,郑氏政权陷入内乱,陷入自顾不暇之中。

郑成功是否有能力夺取菲律宾呢?我们可以参考他收复台湾的情况。1661年的荷兰,正处在海上霸权即将衰退的时期。当时,日益壮大的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试图限制荷兰的势力。1652年,英荷战争爆发,荷兰遭到重创,被迫承认了《航海条例》。同样是在1661年,法国路易十四亲政,开始在欧洲四处扩张,意图建立大陆霸权。在这种情况下,荷兰在欧洲已经难以自保,对于东方事务也就更加无暇顾及了。濒临崩溃的荷兰在台湾驻扎了多少军队?荷兰在台湾建立了两个据点,一个是热兰遮城(台湾城),另一个是普罗文蒂亚城(赤嵌城)。当时,荷兰总共有2200名士兵驻扎在台湾。开战前夕,他们又增加了600名士兵,使得荷兰在台湾的总兵力达到了2800人。郑成功的军队规模如何呢?郑成功在东征时将军队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由郑成功亲自率领,拥有120艘战舰和2.5万士兵;第二梯队则由黄安指挥,配备20艘战舰和6000名士兵。赤嵌城之战和台湾城之战是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两场战役,都是围城战。其中台湾城的围攻持续了9个月,郑军损失超过9000人,而荷兰军队仅有600多人阵亡。最终,经过谈判,荷兰的900名士兵撤离台湾。由此可见,收复台湾的战斗中,双方的损失差距悬殊。为何双方损失如此惨重?首先,荷兰作为守城方,而郑成功则是攻城方,自古以来守城一方的损失通常小于攻城一方,因为守城方可以依赖坚固的防御工事。荷兰修建的城堡在欧洲颇具盛名,非常难以攻破。其次,双方的武器差距巨大。虽然郑成功也使用了从欧洲人那里购买的大炮等热兵器,但其先进程度和装备水平远不及荷兰。最后,补给问题也是一大难题。郑成功的军队缺乏稳固的后方,粮食短缺,士兵不得不开荒种地以维持围城。

那么,如果郑成功对菲律宾发动进攻,情况会如何呢?虽然在17世纪,西班牙的海上实力已经无法与荷兰、英国、法国相提并论,但它仍然是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在中美洲、南美洲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在菲律宾,西班牙已经经营了很长一段时间,驻扎的军队约为1500人,尽管规模不大,但装备精良,训练水平很高。如果爆发战争,西班牙完全有能力增派军队。如果郑成功计划进攻菲律宾,首先遇到的就是补给难题。当时台湾岛尚未得到广泛开发,大部分地区仍然是“蛮荒之地”。郑军在收复台湾后,仍旧面临饥荒,大部分士兵不得不投入到开荒活动中。如果发动战争,军队将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投入到战斗中,这将导致粮食短缺,极有可能导致政权崩溃。第二个问题是,巴士海峡的宽度过于巨大。相比之下,台湾海峡仅有一百多公里宽,并且中间还有澎湖列岛可以作为跳板。而巴士海峡的长度则达到了370公里,这对古代水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虽然郑成功拥有庞大的水师,但这些船只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帆船,无法与欧洲近代的炮舰相比。因此,如果西班牙舰队在海上进行拦截,郑成功的军队很可能会全军覆没。第三个问题涉及气候情况。相较于台湾,菲律宾的气候更加酷热。由于古代医疗条件的限制,古代中国军队在东南亚作战时,病亡人数往往超过战斗死亡人数。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后,他的军队并不太适应台湾的高温气候。即使成功渡过巴士海峡,若继续进攻菲律宾,面对菲律宾本土的瘴气,将可能导致大量伤亡,无需交战即败。

当然,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所面临的困难也会在菲律宾再次遇到,比如欧洲坚固的城堡和先进的大炮。在收复台湾时,郑军虽然损失惨重,但那是一场背水一战,没有任何退路,所以士兵们没有怨言。然而,收复台湾后,郑军已经有了稳定的基地,人心也安定下来。如果此时对西班牙发动战争,军队必然会产生怨言,甚至可能引发军事政变。

此外,就形势而言,对于郑氏而言,冒然进攻菲律宾并非明智之选。因为当时清军已在中国大陆基本实现统一,并已着手统一台湾。若郑军轻举妄动袭击菲律宾,清军极可能趁机提前发动一场统一战争,令郑军失去最后的根据地。因此,对于郑氏而言,最佳之选乃是继续经营并开发台湾,切勿轻率行事,以免得不偿失。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