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达人:范蠡在《越王勾践世家》中肩负着司马迁的使命

平民历史 2024-08-26 02:57:07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着一把古剑,至今闪烁着古人的智慧。据说这把古剑成分复杂,由多种金属合成,而且各类金属完美融合,铸造工艺十分罕见。

这就是惊艳世人的越王勾践剑!

历经两千年依然寒光凛冽,寒光折射着科技的光芒。越国能够迅速崛起并称霸诸侯,与先进的冶炼技术有关。除了宝剑,越王勾践还留下了卧薪尝胆的故事。

按照惯例,《越王勾践世家》主角应是越王勾践,然而无论是篇幅,还是内容,范蠡更像是主角。

《越王勾践世家》前半部分勾践忍辱复仇,核心事件的主要推动者是范蠡,而主角勾践只是趴在柴草上舔尝苦胆;后半部分范蠡“辞职”下海,主角越王勾践则隐没不见了。

范蠡的确值得书写,从弃官到经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越王勾践世家》涉嫌“挂羊头卖狗肉”,范蠡成了主要记叙对象,而在《货殖列传》再度出场。

历史简洁——《越世家》仅勾践一王

越王勾践作为夏禹的后代子孙,在《史记》中单独开卷——《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子孙后代),而夏后帝少康子也。”司马迁开篇追溯越王来历,为大禹的后世子孙。至于祖上传承粗略提及,只是说“夏后帝少康之子”。

“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经过二十多代传到了允常(即勾践之父)。“允常之时,与吴王阖闾战而相怨伐”——允常执政时代,吴越之间已结下仇恨,相互攻伐。

《吴世家》与《越世家》基本相似,从吴太伯建吴之后,直接跨越了十九代,传到了吴王寿梦。吴越历史存在较长的空白期。

“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越王允常死后,其子勾践继位。

“元年,吴王阖闾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勾践继位第一年,吴王阖庐听闻允常死去,便发兵攻打越国。岂料,吴国大军被勾践干败了,而吴王阖庐也负伤死去。这一年为吴王阖闾十九年,而越王勾践元年。

于是,吴越之间的仇恨延续到了下一代——勾践和夫差。

勾践继位第三年,刺探到吴王夫差上任后,天天练兵伺机复仇。勾践于是“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趁吴国没有攻打,主动进攻吴国。

也就是说与其被动挨打,不如先下手为强。勾践是这么想的,可惜事与愿违。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吴王夫差得知越兵攻打,派出全部吴国精兵于夫椒大败越军。“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吴世家》夫椒一战发生于夫差继位第二年。

夫椒一战,越军轻敌深入,而吴军以逸待劳,导致越军惨败。“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越军被追着打回了老家会稽,仅剩下残兵败将五千人。越王勾践不得不苟且忍辱,卧薪尝胆,忍受了二十余年,最终得以复仇灭吴……勾践死后直到汉兴恢复越尊号,跨度较大却一笔草草带过。

《越世家》中历代君王的历史“清汤寡水”,直接从勾践之父允常切入,与《燕世家》、《吴世家》笔法类似。而司马迁在编撰《越世家》时一不小心又偏离了主题,范蠡竟成了主角。

跪地求和——忍辱负重才能成大事

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记·越世家》

范蠡曾明确反对勾践主动攻打吴国,毕竟常年用兵于国不利。“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是最下等的选择。”此处,司马迁借用范蠡劝谏勾践应该有所指吧,毕竟汉武帝穷兵黩武连年对外用兵。

勾践并未听从,所以导致失败,而且被吴国打回了会稽。“以不听子故至于此”——因为不听范蠡的劝谏导致如此后果,勾践后悔之后又向范蠡询问对策。

于是范蠡建议“卑辞厚礼”向吴国求和。而代表勾践赴吴跪地求饶的却是文种,勾践“耍大牌”在会稽山上守着仅剩的五千伤残士卒。

文种求和之行并不顺利,第一次遭到了伍子胥的强烈反对;第二次以“美女宝器”贿赂吴太宰嚭,才搞定了吴王夫差。

“女忘会稽之耻邪?”

勾践每天不止一次提醒自己勿忘会稽之耻。自会稽山上下来,勾践铺好了稻草,吊起了一枚猪胆,开始给后人创造文化——“卧薪尝胆”。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史记·越世家》

勾践像老百姓一样劳作,亲自耕种,夫人织布,饭菜无肉,穿着也不华丽。其实,司马迁如此描写完全是美化勾践,越国被吴国虐打之后只剩渣渣了,况且每年还要交贡纳赋,不耕织吃啥穿啥。赈济贫困和慰问死难者,这是战败后安抚人心罢了。

至于“贤人和宾客”,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一个战败的君王,谁还会去投奔呢?纵观勾践一生,依靠的贤臣不过是文种、范蠡、拓稽、逢同,还有一个献计的计然。

文种全权管理越国大小事务,“举国政属大夫种”;“使范蠡与大夫拓稽行成,为质于吴”,范蠡和拓稽被派到吴国作人质了;而逢同则在吴越之间奔跑负责联络信息。

隐忍复仇——忍耐是为了等待时机

居三年,勾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史记·越世家》

向吴国求饶的同时,范蠡已谋划复仇,需要勾践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当伍子胥自杀之后,勾践便迫不及待出击复仇,但范蠡认为时机尚不成熟。

“勾践自会稽归七年”,这是越国恢复农耕的阶段;“居二年,吴将伐齐”,吴国征伐消耗实力,也是越国进攻机会;又过了三年,伍子胥自杀,勾践认为这又是一次攻打吴国的机会。

虽然司马迁并未明确时间,根据推算此为夫椒之战后十二年内的三个时间节点。虽然三次时机均为进攻吴国的良机,但范蠡却并不急于出手。

次年春,吴王夫差带着所有精锐跑到黄池搞诸侯派对。在《吴世家》中记叙为,“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

“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吴王夫差率领吴国精锐参加诸侯派对,只剩下老弱病残与太子留守。

“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

一个“复”字表明机会再次来临,又表示勾践迫不及待地想要复仇。而范蠡回答“可矣”,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司马迁故意为之。毕竟,越国经过十多年积累已足够强大,而吴国则连年征伐国力疲惫。

当然,如此重大的决策,由范蠡拍板决定!司马迁如此记叙再次引起关注。

“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史记·越世家》

勾践遭遇惨败,准备将国事委托给范蠡,范蠡如此要求。所以,勾践安排范蠡负责军事,而文种治国理政,那么勾践干啥去了呢,继续文化创造——“卧薪尝胆”。

勾践从谏如流,激发臣子的干劲,这是人君驾驭臣子的权术。也就是说越国复仇一切都是范蠡的谋划!

主角懂得让位,配角才会抢眼。

范蠡蛰伏十多年隐忍不发,只为了等待最佳时机。如同猎豹伺机捕捉猎物,潜伏等待才是最煎熬。范蠡终于等来了机会,也抓住了时机,一击即中,成就了越王勾践的霸业,也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根除后患——范蠡灭吴拒绝和谈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疲敝,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史记·越世家》

“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习流”、“教士”、“君子”、“御”均为兵种,经过十多年积累,范蠡训练一支强大的队伍,是会稽所剩人马的十倍。

越军入吴境如同秋风扫落叶,仅用五千就大败吴军,吴太子也被俘虏。

吴王到处树敌,精锐士兵与齐、晋争战中损失殆尽,所以才给了勾践机会。越兵攻破吴国,又围困了三年。

历史上最具讽刺的一幕上演了:夫差退守姑苏山,派遣“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

曾几何时,勾践也是如此!

而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勾践不忍,欲许之”——勾践大概忘记了苦胆的滋味,竟打算应允夫差求饶。

“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

范蠡再次站了出来!“伐柯者其则不远”语出《诗经》,意思是拿着斧头砍伐树木作斧柄,手中就有样子可以借鉴。作为臣子,范蠡此话相当严厉了,或许因为情绪激动。“你难道忘了会稽的遭遇了?”这不是质疑,而是斥责!

勾践还想狡辩,“本来想听你的,但不忍使者可怜兮兮的。”

范蠡倔强起来,违背了勾践的旨意。“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击鼓进军,并说大王已把军政之事交给我处理,使者赶紧回吧,否则可要掉脑袋了。

夫差得知后自杀了,并让人遮挡着脸,“吾无面以见子胥也!”

其实,早在伐齐时,伍子胥曾警告过,越国才是吴国最大的隐患——“腹心之疾”。

勾践埋葬了夫差,又顺便杀了太宰嚭。而后,勾践称霸江淮地区。

司马迁用字传神准确、生动形象,读罢如亲临现场。过瘾,过瘾。

司马迁对细节的处理,感觉像是有人在讲故事。至于故事背后的意义,需要个人去体悟,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徙荣名——范蠡散尽家财又暴富

勾践之后,子孙相继为王,无事可叙。直到越王无强时,竟萌生称霸中原的野心,试图北伐齐、西伐楚,无奈碰上了楚威王、齐威王,不仅败了军,人也被杀。后来越国一直卑微臣服于楚。

记叙完越王司马迁并未就此搁笔,而是另起炉灶讲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的故事。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名言最早出自范蠡,而非韩信。帮助勾践复仇平吴,并将越国推上霸主地位。勾践称范蠡为“上将军”。

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于是给勾践留下一纸辞职信,乘舟渡海到了齐国,改名换姓做了商人。

“鸱夷子皮”即范蠡在齐国的姓名。“鸱夷”是指牛皮袋子,吴王夫差杀害伍子胥,装入“鸱夷”沉江。范蠡用“鸱夷子皮”为名,或许表示以伍子胥为戒,激流勇退。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史记·越世家》

范蠡能干会赚,不久家产积累数十万,因此被推举为齐国国相。据《韩非子》记载“鸱夷子皮事田成子”,范蠡的生意跟田常有关联。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史记·越世家》

做平常人能赚很多钱,做官能官至国相,这都是人生的巅峰。正所谓“物极必反”,盛名之下并非好事。

范蠡既能赚钱又会做官,关键是头脑始终保持清醒。这一点值得学习,钱财再多也不能昏了头脑,权力再大也不能肆意妄为!

于是,范蠡再次散发家产,归还相印再度辞官,悄悄地离开了。

离开齐都之后路过陶(今山东定陶),范蠡认为陶是天下中心,便于做生意交通四方,于是又在陶定居。

“居无何,则致资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范蠡的确是商业奇才,不多久再次登上富豪榜,这就是被后世敬仰的商业始祖——陶朱公。

“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计然七条策略,勾践用其五条就能强越平吴,而范蠡用来发家致富,才能“三徙而皆致荣名”。

那么,计然又是谁呢?计策只有范蠡会用?这些司马迁似乎并不关心。

救子失败——别人得好处你才能得益

范蠡的商业传奇经历并未就此结束,司马迁紧随其后又补充了一个故事。

范蠡二儿子,在楚国杀人被打入死牢。范蠡打算派小儿子带上千溢金,以及给楚国好友庄生的书信一封前往搭救。

岂料,范蠡长子以死威胁非要前往搭救二弟。范夫人(有人说是西施女士)在一旁劝说,“小儿子去未必能救老二,要是老大真自杀,岂不是又搭上一条性命。”

范蠡无奈派大儿子前往,并再三叮嘱,到楚国找庄生,交钱后听从庄生安排。大儿子应允后出发了,并另外携带了自己的私房钱。

大儿子找到庄家,按范蠡交代把钱和信交给庄生。

庄生听明来意,便说:“可疾去,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

然而,大儿子并未按照庄生所说立马离开楚国,而是从其他门路结交楚国权贵。

庄生借机劝说楚王,灾难即将降临,需要大赦才能免灾。

“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大赦之前封闭钱库,避免有人趁大赦前抢劫。于是,权贵将大赦消息透露给大儿子。大儿子认为楚国大赦弟弟自然会赦免,所以不能便宜了庄生。于是,大儿子重返庄生家将钱讨要了回来。

大儿子所作所为让庄生很生气,于是又跟楚王说:“现在街头议论纷纷,说陶朱公的儿子杀人被囚,是他花钱造谣要求大王大赦修德。”

楚王一听怒了。“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先下令判决处死了朱公子,第二天再下令大赦天下。

“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大儿子最终带回了老二的尸体。家人均沉浸在悲伤中,唯独范蠡一脸轻松。

范蠡解释道:“我知道老大会害死老二。老大不是不爱老二,只是舍不得花钱呀!老大年少时跟我一起经营,知道钱来之不易。至于老三,在陶地出生,从小泡在蜜罐中,不知赚钱辛苦,所以不会吝惜。”

如果说范蠡用一个儿子之死教育两个儿子,这代价有点大。但要说司马迁籍此告诫世人:舍得才能获得,放下才能拥有。这样解释或许更恰当一些。

范蠡能够成为《越世家》的主角,其实肩负着司马迁的使命——人生哲学的思考,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抑或是为人处世。

0 阅读:22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