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下场如何

奇观史君 2025-01-04 11:01:32

01

“负荆请罪”被选入小学课本教材中,

这让它成为流传度最广的历史故事之一,

而廉颇和蔺相如,

也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

世人都知道廉颇“负荆请罪”得到了蔺相如的谅解,

却很少有人知道,

两个人的关系最后又走向了破裂,

在共同经历了“长平之战”后,

两个人的结局又将如何?

02

在很多历史学家的眼里,

最有能力阻止秦统一六国的当属赵国,

尤其是在赵武灵王时期,

秦昭襄王更是直言:

主父不死,不得伐赵。

意思是只要赵武灵王还活着,

那就不能去攻打赵国。

这句话足以见得当时赵国的强大。

赵武灵王自己非得“花样作死”,

被儿子饿死在沙丘宫里,

次子赵惠文王接替他成为了赵国国君。

赵惠文王同样也是赵国难得的明君,

他在位期间重用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

进一步壮大了赵国的实力,

就连秦国遇到赵国都要避其锋芒。

廉颇之所以可以拜为赵国的大将军,

完全是凭借着自己在战场中厮杀,

不断积累军功才换取了自己的爵位,

蔺相如则凭借着“完璧归赵”一战成名。

这当然让廉颇很不服气,

这并不是因为廉颇嫉贤妒能,

而是在他看来,

蔺相如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嘴皮子,

就能够取得跟自己“平起平坐”的职位,

这换做谁心里都会多多少少的不服气。

毕竟人家大将军的职位是人家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你蔺相如动动嘴皮子就能够取得比大将军还高的官位,

凭什么?

仗着自己取得的军功、赵惠文王对自己的宠信,

廉颇便开始处处为难蔺相如,

后边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

这才引来最后“负荆请罪”的故事。

从这儿以后,

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好的不得了,

赵国也在这一文一武的配合下,

实力愈发强大。

03

国运这个事情说起来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

就拿赵国来说,

好不容易出了两代明君雄主,

在赵国正蒸蒸日上的关键时期,

两代明君却接连去世,

让赵国的崛起之路戛然而止。

赵惠文王去世之后,

赵孝成王接替他的班子成为赵国君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赵孝成王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昏君的典范。

在赵孝成王上台之后,

立马启用自己原来身边信任的人,

对廉颇、蔺相如等老臣的重视程度,

远不如赵惠文王,

任人唯亲的赵孝成王带着赵国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当时赵国的铺开的摊子还是非常大的,

东边联合其他五国攻打齐国,

眼看就要把齐国给打灭国了,

结果自己西边被秦国偷了老家。

当时的赵国完全称得上是“六国之首”。

这里边值得提到的一点是,

六国伐齐的时候是乐毅担任大将军,

为啥不用廉颇呢?

因为廉颇擅长的是打防守战,

赵惠文王深知这一点,

所以才任用燕国大将乐毅来统领六国联军,

赵孝成王继位后却认不清事实。

他感觉自己的赵国已经这么强大了,

那就应该四处打架,

否则怎么能证明自己的强大呢?

廉颇对此其实并不反对,

毕竟只要有仗打,

他就有军功赚。

虽然自己最擅长的是防守战,

可打阵地战自己也并不差。

但作为外交官出身的蔺相如则是极力反对,

之前通过合纵连横针对秦国,

然后是联合其他国家一起进攻齐国,

眼看赵国的外交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结果“竖子不足与谋”,

赵孝成王刚当上国君就要一通霍霍,

这简直要全盘否定赵惠文王时期的外交成果。

不过蔺相如再怎么反对,

他毕竟只是个文官,

最后热闹了武将和赵孝成王,

只能是让他逐渐远离赵国的决策层。

这也是廉颇和蔺相如晚期关系交恶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们的职位不同,

所以思考问题时所站在的角度也不同,

两个人代表的集团发生了碰撞。

04

韩国在秦国的进攻之中毫无招架之力,

于是便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

与其丢失在秦国的进攻中,

不如来一招“祸水东引”,

让赵国来承受秦国的怒火。

整个赵国几乎全部都反对接手上党郡,

只有赵孝成王一个人乐呵呵的同意,

这也为赵国招来了之后的“长平之战”。

秦国派遣白起带领大军来攻打这片土地,

赵孝成王派出前朝老臣廉颇进行迎战,

要知道廉颇是当时赵国资历最深、功劳最大的将军,

并且他和秦军有着多年的交战经验。

廉颇来到这里之后分析了双方的优势、劣势,

于是采用自己最擅长的防守来应对秦国的进攻,

毕竟秦国白起大军远道而来,

他们的粮草不足以支撑他们打这种持久战。

秦昭襄王听从了相国范雎的建议,

硬生生地将赵孝成王给“忽悠瘸了”,

撤下廉颇、换上赵括,

这才有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将的长平之战。

遭到重创后赵孝成王重新启用了廉颇,

不仅成功抵挡住了秦国的二次进攻,

同时在抵御了北边燕国的进攻,

并且从想要趁火打劫的燕国手中夺取了五座城池,

这也成为了赵国最后的荣光。

05

赵悼襄王登基之后,

因为廉颇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再加上郭开这个“名将终结者”,

最终逼得廉颇逃亡到了魏国。

虽然魏王对廉颇十分的敬重,

可心中的戒备让他不敢重用廉颇,

并且上演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经典典故,

一代名将也最终在他乡郁郁而终。

相比于廉颇最后的境遇,

蔺相如则是更惨,

为表忠心拄着拐杖也要上朝觐见,

只为组织赵王换掉廉颇、换上赵括,

结果赵王直接将蔺相如的奏折扔到了地上,

气的蔺相如当场吐血、倒地不起。

没过数日,

蔺相如便气绝身亡,

事实再次证明,

无论臣子有再大的雄才伟略,

也需要遇到一位开明的君主,

才能够将自己的才华抱负施展出来。

0 阅读:317

奇观史君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