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迂直”,不要“愚直”
——谈兵法“慧”处世(7)
文/路秀儒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①“后人发,先人至”②。在孙子看来,选择迂远曲折的途径,往往能达到近直的目的。因为战场上最短的路线往往是敌方反制最多的路线,而迂回的路线往往比较隐蔽,虽远但容易到达。
公元前354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国以精锐力量攻打邯郸,国内空虚,没有直接去邯郸解围,而率军围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设伏,一举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邯郸之围遂破,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法。这一战法,正是孙膑运用了他的祖先孙子的“以迂为直”的智慧。
“以迂为直”,不仅是孙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用兵思想,而且揭示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是有别于直线思维的“迂直思维”。
人们出行,无论采取哪种机动方式,大都喜欢直达目的地,很少有人愿意绕来绕去的。思维活动也是这样,人们习惯直奔主题,乐意直达目的。从几何概念上来看,直线无疑是最短的路线,在相同的速度下,循着直线前行应该是最早到达的。这就是人们常用的“直线思维”。但现实中,有时由于受某些特殊因素、突发情况的影响,往往最短的路线恰恰是耗时最多,也就是最“长”的路线;而“最长”的路线则变成了用时最少,也就是最“短”的路线。
出行中会用到“迂直思维”,解决其他问题往往也需要从“迂直思维”中找到答案。孙子的思维方法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什么工作、解决什么问题,要善于“直”中思“迂”、“迂”中求“直”,不要一味地走直近路线,也就是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仍不回头。
当直路走不通的时候,就要想想还有没有间接的、迂回的路可走;即便是直路可行,也应在直近、迂远、直近与迂远结合这三者中,选择最好的达成目的的路线与方法。要坚信,多一份选择,就多一条路,也就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注释:①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把迂远转化为直近,把不利转化为有利。②后人发,先人至:我方比敌人后出发而先到达。
【作者简介】路秀儒,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综合训练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大校。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学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