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文汇报《笔会》副刊
作者 | 冯恩昌
上海《文汇报》的《笔会》副刊,在全国大型报刊中是高档次的报刊,专发全国名人的作品。在投稿中,我多年来都望而生畏,不敢投寄。直至1987年6月,《笔会》副刊副主编田永昌先生,来青州市杨家庄探家,我听说了觉得是老乡,便去他家看望他。想不到这位全国著名诗人,大报副刊负责人,对待我非常热情。他问我手下有什么作品,我把带在身边的草稿本给他看了,他说:“你写的诗有些不错的,我回上海给您选发几首。”便把我的草稿本带走了。我们离别之后,我便向笔会副刊投稿,寄去的第一篇散文,是写沂山槐谷的《槐花飘香》,很快就在1987年7月5日,发上了《笔会》副刊头条。破天荒在这张名牌报纸上发稿,而且是头条,在全国影响大了。后此文选入省出版的《散文作品选》。
我在文汇报上发表散文不多,《槐花飘香》是第一篇,主要写了沂山的槐花谷,每年春末夏初绽开的刺槐花五六里路长的峡谷,全国放蜂人的生活,还突出了一个女知青,在林场工作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写出了沂山的瑰丽生态环境。文汇报作为副刊头题发表出来,就成了名家之作,就不是乡土味浓得掉渣的作品了。故而在省以上能列入好散文了。在文汇报上发的第二篇精美散文,是1988年4月5日发表的《山乡新渔歌》,这一篇虽发在二条,却对我来说是散文中的拔尖篇,经推荐1988年10月《散文选刊》转载了。这篇散文在八十年代,写得确实是一件全国的新鲜事,故乡引进虹鳟鱼养殖最早,曾销售到全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最鲜美的待客佳肴。我正好写到了点子上,进行了宣扬,成了宣传故乡的好散文。1987年还有一篇散文《桑园新歌》发表在《笔会》副刊上,对我县养蚕之乡的宣传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我和田永昌交往时间短了些,他调到上海文学报任主编,我不长时间离了岗,未及时联系,友情断了,发表作品机会就少了。
我记得在笔会副刊上,还发表过几首小诗,《进京》《剪枝》,想得比较清楚。
进京
北京,曾是彩色的梦幻
在妻子绣的花枕头上
陪我度过一个个香甜的夜晚
常常黎明醒来
鸟儿高唱在茅屋窗前
我梦中希望的涟漪呵
仍回旋在辉煌的天安门前
今朝真正进北京了
喜悦的泪花溅湿笑脸
我骄傲 一个老农
在京城的大街上流连忘返
这一首诗写得较好,思想性很强。能够在文汇报上发诗,我也感到荣幸,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向这张全国性的大报投稿,发表了这么多作品,作为一个乡土作者就是登上了大雅之堂,心里也就十分欣慰了。

冯恩昌,曾任临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32部,《糖葫芦》《故乡蝉歌》入选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