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嘴炮,一句话都不能信

晓倩说 2025-04-24 12:32:03

特朗普的嘴,骗人的鬼。

这句话放在特朗普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从格陵兰岛收购闹剧到俄乌停火反转再反转,从对美联储主席的炮轰到认怂,再到对华关税的威胁到让步戏码,这位美国总统的每一次公开表态都像薛定谔的猫非常随机。

当然了,这里面的本质还是短期的利益驱动,看问题想事情做决策不看长远,只是为了应付眼下的困局。

一、自恋型人格的表演型政治

特朗普的每一次发言都是精心设计的真人秀。他觉得越浮夸越安全,他不断用所谓“历史性协议”“24 小时停火” 等空头支票吸引选票支持、流量汇集,堆砌政治资本,满足内心的政治需要。

演的多了,大家就会发现,他的承诺就像过期优惠券,只能用来制造舆论泡沫。

最典型的例子是格陵兰岛收购闹剧。2025 年初,特朗普突然宣称要买下格陵兰岛,威胁丹麦 不交岛就加税,甚至暗示动用武力。这出戏背后的逻辑简单粗暴:用地缘野心转移国内矛盾,同时为军工复合体输送利益。

但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一句 我们不是待售商品,直接戳破了他的画皮。更讽刺的是,丹麦民众发起反向收购加利福尼亚的请愿,用特朗普式幽默狠狠打了他的脸。

这种表演型政治在俄乌问题上同样奏效。当泽连斯基拒绝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时,特朗普立刻翻脸,威胁再打三年亡国。但他的提案本身就是个笑话——要求乌克兰放弃20%领土,却让美国拿走稀土资源,欧洲承担安全责任,俄罗斯巩固战果。这种四输方案连欧洲外交官都看不下去:这不是停火协议,是分赃清单。

二、华尔街的金融缰绳

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本质是被华尔街牵着鼻子走。从这个月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来看,美国国债市场是制约特朗普的命门。

2025年4月,特朗普刚威胁对中国加征关税,华尔街就用国债收益率飙升他做人——日本抛售美债引发连锁反应,36万亿美元国债市场濒临崩盘。在连续威胁鲍威尔几天后,特朗普就改口称无意解除鲍威尔职务,甚至暗示要对华降关税。

这种市场驯化在他执政期间已成常态。每当他释放对华强硬信号,美股就暴跌;一旦松口,市场立刻反弹。

2025 年 4月23日,他刚宣布考虑降低关税,道琼斯指数就暴涨 500 点。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政策调整,暴露了他经济大师人设的虚伪——真正掌控美国经济的不是白宫,而是华尔街的操盘手。

三、盟友的信任破产

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正在透支美国的国际信用。

日本的反水很具标志性,面对美国压过来的关税暴击和各种购买美国产品的压力,石破茂选择了拖延和硬抗,不愿做出重要让步,连最听话的亚洲盟友都开始阳奉阴违,特朗普的外交牌局打得稀烂。

欧洲盟友则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特朗普的大棒,转而和中方进行积极合作和对接,电动车的入欧事宜也基本商定,万斯当初在慕尼黑的痛斥砸碎了盟友们对特朗普的最后一点幻想。

四、国内的反噬倒计时

特朗普的政治生命正在被自己的谎言吞噬。

2025 年4月,美国企业债违约率突破 5%,36 万亿美元国债中有 6 万亿即将到期,养老金亏损引发民众抗议。

他的MAGA口号变成了“Make America Go Bankrupt”的讽刺。更致命的是,团队内部开始分裂:海格塞斯等核心幕僚因贪腐指控被调查,支持者质疑他 “捞钱多于治国”。

这种内忧外患下,特朗普的 “善意” 愈发可疑。2025 年4月23日,他突然放风“考虑对华降关税”,财长和白宫发言人也积极释放缓和信号,但是永远只是嘴炮,你看不到他的实际行动。

这边的表态一直很明确,必须取消不合理的单边关税,其实就是状态要恢复到1月20日之前,这是能证明他诚意的首要条件,不然,任由他虚空造牌,再降低所谓的关税,作为筹码来和中方谈,这反而是纵容他的贪欲。

比如,他现在降到所谓百分之五十六了,那能证明什么?他发善心了,有诚意了?这本来就是他自己单方面发起的不合理关税战,这边如果予以回应,无异于让他得寸进尺。

五、中国的以静制动

面对特朗普的“狼来了”游戏,中国早已练就任他风吹浪打的定力。2025 年1月,特朗普威胁“制裁中国车企”,中国反手宣布新能源车出口增长 300%;4 月他暗示“科技脱钩”,华为却发布全球首款6G原型机。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让特朗普的每一次出招都像打在棉花上。

更聪明的是 “借力打力”。当特朗普在格陵兰岛问题上四面树敌时,中国与丹麦签署北极科研合作协议;当他在俄乌问题上被泽连斯基打脸时,中国推动“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这种错位竞争,让美国的霸权逻辑在现实面前节节败退。

特朗普的政治生涯,正在印证杜牧《阿房宫赋》的预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他的谎言就像堆砌的积木,看似壮观,实则一碰就倒。他的美国优先的闹剧,终将以悲剧收场。

0 阅读:0

晓倩说

简介: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