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著名美食家蔡澜曾说过:“没吃过猪油的人,不懂人间至味”。在焖好的米饭上,放上一勺雪白柔软的猪油,再淋上拌饭酱油,撒上葱花,那真是千金都不换的一碗完美猪油拌饭。
猪油吃起来很香,但很多人却觉得它会加重心血管疾病,对人体有害。事实真是如此吗?
猪油危害大
是心脑血管“杀手”?
当我们考虑食用油对健康的影响时,主要考虑油的脂肪酸组成。脂肪酸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则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而猪油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达43.2%,远高于玉米油、大豆油。
饱和脂肪酸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是说,摄入过多的猪油,并超过身体所需的脂肪供能,的确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当然,这并不代表猪油就是“心血管杀手”。毕竟,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膳食、运动、环境等等,猪油只是饮食中的其中一个环节。值得一提的是,猪油并非一文不值,它所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7.9%。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又能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对健康有益。
简而言之,猪油中的营养既有好的也有坏的,不能一棍打死。但综合来看,猪油还是偶尔尝尝鲜就好,不要长期、大量地吃。
吃植物油更健康?
有人认为,既然猪油需要严格控制量,那么直接摈弃猪油,改用植物油会不会更好呢?
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植物油中主要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在一定条件下,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会转变成反式脂肪酸:
①植物油在精炼过程中,温度常高达200℃以上,就会产生少量的反式脂肪。
②植物油在长时间高温加热时,如长时间煎、炸等烹调时,可产生大量反式脂肪,增加心脑血管风险。且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越多。
反式脂肪也叫“恶魔脂肪”,它比胆固醇的危害更大,是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调查发现:每天的膳食总热量中,每增加2%的反式脂肪,就会使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5%。也就是说,人体根本不需要它,摄入后反而会损害健康。
所以,简单地用植物油代替猪油,也不可取。
健康吃油,你可以这样做
①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要少吃
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以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少吃椰子油、猪油、黄油、棕榈油。多吃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
②油要换着吃
首先,猪油和植物油要换着吃我们已经了解了。而按照脂肪酸组成不同,植物油也可以分成3类,它们也要换着吃。
第1类富含亚油酸:葵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
第2类富含α-亚麻酸:紫苏油、亚麻籽油。
第3类富含油酸:榛子油、橄榄油、杏仁油、牛油果油、菜籽油、茶籽油、花生油(其中花生油既含有亚油酸,又含有油酸)。
我们第1类油吃得太多,所以要把一部分换成2、3类,3种油换着吃才更健康。
③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的油
不同脂肪酸的耐热能力不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经过高温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还能产生致癌物。凉拌、炖炒、煎炸时,建议使用不同的油。
凉拌:紫苏油、亚麻籽油、芝麻油。
炖炒:茶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
煎炸:椰子油、棕榈油、猪油、黄油。
④油炸还是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
虽然要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但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在高温下形式最稳定,最适合煎炸,不过还是建议大家少油炸。
⑤调和油不一定更健康
调和油会按照脂肪酸的推荐摄入比例调和,但是不同脂肪酸的耐热特性不同,最好炒菜、凉拌、煎炸都有专用油。
⑥建议选小包装的油
买的油的种类越多,每种油吃得也越慢,买大桶油储存过程中容易氧化变质。
⑦买油注意看配料表
在配料表里排名越靠前,含量越多。通过配料表可以知道这款油到底是不是调和油,什么配比,哪种油占比更多。来源:人民网科普、我是大医生官微、上海市消保委、 江苏疾控
责编:芦佳丽
值班编辑:芦佳丽
排版:芦佳丽
图片设计:李少普
审核:兰天航
终审:范永伟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如果是一般自媒体发这样的报道,我就不想说什么了,可是这里是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发布的,那就不得不说几句了,这篇文章里面的观点,很多被证明是错误的,而且是大错特错了,至于错在哪里,反正我说了也没人相信,那就不说了吧。